中職生高就業率、低滿意度,原因說出來讓人很心酸

中職生高就業率、低滿意度,原因說出來讓人很心酸

策劃劉冷絲

欄目絲說教育改革

這段時間是高校招生季,人們把眼光都投向了高考生和大學,初中畢業後入學的中職生未引起人們的關注。

10年來,中職生的就業率都在95%以上,早就超過了本科生和專科生。但是,中職生在所有的畢業生中的就業滿意度是最低的,成為了就業群體中“幸福感”墊底的不受待見特殊人群。

是什麼原因導致中職生就業率和滿意率之間有著如此之大的懸殊?

中職生高就業率、低滿意度,原因說出來讓人很心酸

全國職院校平面模特冠軍夏倪慧

首要的原因,入學的基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職生在未來職業人生中難免會磕磕碰碰。

絕大多數中職生都是未通過普通中等教育篩選的考試失利者,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和方法都需要進一步提高和優化。同時,中職學校原有的基礎建設落後,教學模式陳舊更加大了教學難度,人才培養質量難以達到企業的用人需求。

近年來,隨著中職學校基礎能力建設的加強和教學改革的推進,原有的局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學生普遍能掌握一技之長,為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基礎。

但是,低門檻、低學歷、低能力、低素養等等標籤無情地貼到了中職生的身上。

中職生高就業率、低滿意度,原因說出來讓人很心酸

中職生技能競賽

第二,就業推薦過程不嚴,很多中職生都是匆忙就業。

儘管隨著職業教育發展和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中職生就業率一路攀升、人職匹配的程度日益提高,但在學校就業推薦的實際過程中,為了提高就業率,不規範操作、弄虛作假,或將學生進行一次性簽約出等等去。

這樣就導致學生為籤一紙合約而盲目就業的情況顯得非常普遍,也就造成了中職畢業生對首次就業單位的忠誠度偏低。

第三,匆忙就業導致就業穩定性不高。

當被問到“您期望在目前工作單位的服務年限”時,有超過90%的中職畢業生回答“最多一年”。

從就業結果來看,一些學生到崗後,發現現實與自己對職業的想象差距太大,他們往往會離職、跳槽,甚至脫離本專業轉行進入其他領域。

國內中職生的這一狀況與發達國家恰恰相反。比如,德國、日本、澳大利亞等,職業教育學生就業率高於普通教育已成為常態,就業穩定性和滿意率也保持著較高的水平。

中職生高就業率、低滿意度,原因說出來讓人很心酸

心靈美的中職生為學校義務做清潔

第四,我國社會對技能人才的輕視甚至是歧視一直未有改觀。

發展迅猛的職業教育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中職生的社會歧視。

中職生的社會認可率低。中職生已經在國計民生各個領域都有獨特貢獻,職業教育的整體形象大幅提高,人們的認同感明顯增強。然而,中職生作為產業大軍的生力軍,社會地位仍處於較低層次,受歧視的局面仍未改觀。很多年前,浙江省的中職學校德育工作會議上公佈的一項數據顯示,93.4%的中職生都或多或少覺得自己被人看不起。

如何改變中職生高就業率低滿意率這一困境?

中職生的技能學習、掌握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綜合職業能力。

中職生高就業率、低滿意度,原因說出來讓人很心酸

中職學校舉行應用文大賽

技能學習是中職生培養的第一要務,在培養過程中被過分強調。綜合職業能力則被忽視,綜合職業能力是指人們在從事某種職業過程中所需的多種能力的綜合。主要包括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綜合能力,核心是獨立工作的能力、學習能力、組織能力、溝通能力、合作能力和責任意識。

技能學習只是專業能力的一個方面,代表學習者在技術操作上達到了要求的水平,更好地適應工作的需求和變化,個人的發展職業生涯更有賴於綜合職業能力的提升。

因此,中職教育必須加強對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這是唯一能夠改變中職生被歧視的辦法,也是中職生髮展的未來方向。

中職生高就業率、低滿意度,原因說出來讓人很心酸

敬告

本文如有錯漏,作者將在跟帖中及時更正,也請各位網友批評指正,謝謝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