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主必看 烈日下新能源車是怎麼避暑的

前幾天,一輛比亞迪宋車型在上海自燃的照片刷爆朋友圈,讓新能源車再一次走在了風口浪尖。這對於購買或者想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車主來說,不由的心中一緊。新能源車為什麼頻頻發生自燃事件?

這幾天,全國各地的持續高溫讓人苦不堪言,而對於高溫,不僅僅是人,其實車輛也跟人一樣,都飽受著高溫的困擾。這其中新能源車型更是敏感。前幾天在上海自燃的比亞迪宋就是最好的證明,那對於新能源車主或者有意購買新能源車型的車主來說,什麼樣的車型更值得期待,而已經購買新能源車主應該注意那些問題呢?

新能源車主必看 烈日下新能源車是怎麼避暑的

新能源車型為什麼會自燃?

對於車輛的自燃,其實會有很多誘因,其中部分都原因是受外力導致電池破損的。畢竟大部分新能源車型的電池都會裝在車身地板下方,這個位置雖然能獲得更好的車內空間,但更低的位置確實增大了託底造成的電池損傷,增加了車輛自燃的風險。

新能源車主必看 烈日下新能源車是怎麼避暑的

但隨著車輛的更新迭代,越來越多的新能源車型都配備了更為人性化的配置。例如我們前一段時間我們測試的江淮iEV6E車型,其就在電池前方設計了一根鋁合金防撞槓,以此來降低車輛託底帶來的風險,提高安全性。

除人為駕駛因素引起的自燃情況,其實新能源車自燃絕大多數都是因為線路短路、電池內部故障引起的。這其中,又以電池故障所造成的最為常見。

對於市場上在售的新能源車型來說,大部分都配備鋰電池。而鋰作為世界上最活潑的金屬材質,其極易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激烈的氧化反應,從而釋放出大量的熱,引起車輛燃燒或者更為嚴重的爆炸,所以對於鋰電池的保護是新能源車主一道必修的課題。

新能源車主必看 烈日下新能源車是怎麼避暑的

為了避免因為電池溫度導致的車輛故障,越來越多的廠家都開始為其新車配備更為智能的能量管理系統。配合液冷技術的加入,其能保證車輛在-40°到60°的環境溫度下工作。並且使電池溫度保證在10°-30°之間。

新能源車主必看 烈日下新能源車是怎麼避暑的

就例如我們上回試駕的吉利帝豪的EV450車型,其主動溫控系統能主動干預電池溫度,確保車輛安全。在充電中,帝豪EV450通過充電初期對PTC原件進行加熱,把電池組溫度保持在10°-30°之間,以此提高充電效率,降低電池各個個體之間的溫度差,保證充電過程中不會發生因電池個體溫差帶來的自燃事故。在行駛中,電機會將自身的熱量用於加熱電池組;而當電池組溫度過高時,電池組也會通過強制散熱的方式對電池以及電機進行降溫。

新能源車主必看 烈日下新能源車是怎麼避暑的

其實,不光吉利帝豪EV450,長安逸動EV460。北汽新能源EU5以及江淮iev50都會採用液冷+能量管理系統的“雙保險”。尤其是北汽EU5車型,其為了測試電動車在高溫情況下的耐久性,其特地前往新疆吐魯番地區進行高溫測試,筆者也有幸參觀他們的測試場。搭載e-MotionDrive的試驗車型牽引著另一輛車,通過後車的主動剎車,來模擬出高負荷狀態下電機組迅速升溫的情況,而後直接對車輛進行快充,同時在高溫下進行快放,將e-MotionDrive試驗車性能逼到極限。當然結果也是令人滿意,通過其自身的散熱系統,在吐魯番這樣的高溫環境下,電機溫度有明顯下降,同時電池溫度由於液冷以及能量管理的“雙保險”,並沒有在測試中出現狀況,充電電流也保持在較高水平。

新能源車主必看 烈日下新能源車是怎麼避暑的

距焦觀點

假如新能源汽車在您的購車列表中,那更為靠譜的液冷+更智能的能量管理系統是您不二的選擇。其不僅僅能降低自燃的風險,同時高效的充電效率和出色的續航表現更能拉近新能源車和我們的距離。而對於那些已經購買了新能源車型的車主,您可以查下您愛車是否有液冷系統以及智能的能量管理系統,假如是常規的風冷,那還是儘量避免在高溫環境下,頻繁急加速或者急減速等動作。當然,時刻關注電池溫度也能降低自燃的風險。

雖然各家車企都有自己相對拿手的技術,但液冷+智能能量管理系統才是較為公認的應對電池高溫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