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穀日記:汽車

汽車這個小題,差點讓我寫丟了。天天看汽車,每星期坐汽車,美國被稱為汽車上的國家,竟然忘記寫它。這就是習以為常的可怕。當你對什麼沒有新鮮感的時候,就是最容易遺忘的時候。

硅谷日記:汽車

現在要來寫汽車,心裡卻覺得沒有什麼東西可寫。我背起尼康相機,像小孩子似的,坐到大街上去看汽車。遇到馳過的大汽車就拍下來,過路的人見我的樣子兩眼疑惑,這不是一汽車發燒友就一定是個神經!

硅谷日記:汽車

美國的汽車可謂五花八門,種類繁多,分工細緻,難述其詳。從小到一人坐的豪車、小轎車,到大的有十八個輪子的大貨車巨無霸,各有各的功能用途,誰也代替不了誰。有專門用於搬家的大貨車;有專門運礦泉水的大貨車;有專門運送汽車的汽車;有科技含量很高的消防車;有專門施工,負責維修電力,修剪樹枝的專業車;有郵車、食品車、校車,造型、外觀、質量都不一樣。還有我們介紹過的垃圾車,也有不同樣式,不同功能,各行其便。

硅谷日記:汽車

硅谷的交通不是很便利,出門主要依賴於汽車,因此,這裡是愛車的地方,雖不是人人有車,家家有車則是普遍現象。除非這個家庭都退休了,懶得養車。否則,他們大部分不習慣於沒有車的生活,有的家庭甚至有幾輛車。雖說硅谷人換車不像換衣服那麼簡單輕率,而換車,則是整個家庭中更換最快的物品。由於搬家,更換工作,剛買的新車也會進入二手車市場,或者想開新車,舊車也賣了。二手車市的繁榮,讓硅谷人很容易擁有汽車。哪怕是國內羨慕的奔馳、寶馬、凱迪拉克等。即使不這樣,硅谷車市的各種銷售優惠讓美國人擁有汽車不是難事。因此,你在這兒開奔馳、寶馬,沒人覺得有好不得了。這不會成為一個話題。

硅谷日記:汽車

但是,美國的確有汽車文化。在美國開車很少按喇叭。行車非常禮貌,除非見你不規矩,危險才會“滴”你一聲,一般都會默默地馳過去。對於行人,更是格外尊重,在斑馬線,在路口,車子很遠就會停下,示意你先通過,他才開車過來。在十字路口,即使沒有紅綠燈,行車也會按先來先通過的原則,絕不搶道行駛。不輕易變道,不插隊。見了STOP必須完全停下來,左右環顧,方才行駛。他們開車時的“低調”,體現了一種文明。

硅谷日記:汽車

在本世紀的前十年,美國汽車行業出現了拐點,成為夕陽產業的汽車業好象風光不在。雖然通用汽車公司致力於技術創新,市場份額卻日見減少,日式車韓式車大行其道。2013年10月,有著百年曆史的汽車城底特律,宣告破產。讓逐漸顯露式微的美國又多了一個衰退的話題。結合環保,減少消耗,美國已有了混合動力車,和完全電力車,人們一直在觀望,這樣的車是否可靠,是否強勁,實際上是在想,美國還有沒有能力領跑世界?


2013.12.2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