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設計了我國第一座現代化大橋,之後還起名了「人民大會堂」

1937年,中國橋樑建築史上第一座現代化大橋一錢塘江鐵路公路兩用橋正式建成通車。設計這座大橋的是41歲的中國橋樑專家茅以升。

他设计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之后还起名了“人民大会堂”

茅以升(公元1896- 1989年)是江蘇鎮江人,從小好學上進,善於思考。

茅以升只要看到橋,不管是石橋還是木橋,總是從橋面到橋柱看個夠。他念書時,看到有關橋的文章和段落,都抄在小本子上,還把有關橋的畫剪貼起來。

他设计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之后还起名了“人民大会堂”

1916年,20歲的茅以升以全國第一名的成績,考人清華學堂官費留美研究生,1920年獲得博士學位。

博士論文題目為《橋樑力學第二應力》,在當時具有世界水平,榮獲加利基理工學院頒發的金質獎。

1933年到1937年,茅以升任錢塘江大橋工程處處長,主持修建我國第一座公路鐵路兼用的現代化大橋一錢塘江大橋。

他设计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之后还起名了“人民大会堂”

從此,茅以升的足跡踏遍祖國大江南北。他的名字和新建的大橋一起留在各地。

1954年他主持修建了長江第一座現代化大橋一武漢長江大橋。

1958 年在北京興建人民大會堂時,周恩來總理在審查工程設計時指出:“要以茅以升的簽名來保證。”黨的領導對茅以升非常信任。

他也對黨的工作極端負責,他對人民大會堂的結構設計做了全面審查核算,最後才簽名。

他设计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之后还起名了“人民大会堂”

1959年初秋,首都人民大會堂巍然屹立在天安門廣場。當時人民大會堂稱“萬人禮堂”敬愛的周總理帶領茅以升等專家視察這座壯麗的大廈時,對大家說:“咱們給萬人禮堂起個什麼名字好呢?大家都說:“請總理起個名字吧”。周總理親切地回答:“還是大家起名好,集思廣益嘛!”然後他發給每人一張白紙。

茅以升斟酌良久,在紙上寫了“人民大會堂”幾個字,周總理看後興奮地說:“人民大會堂”,這個名字起得好!就這樣萬人禮堂被起名為“人民大會堂”。

茅以升一生學造橋,造橋,還寫橋。他的《錢塘江大橋》、《武漢長江大橋》、《中國橋樑--古橋和今橋》等著作,為祖國的科學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