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馬鈴薯,以有機肥爲主,做好查苗補苗 、中耕培土 ,想不高產都難!

種馬鈴薯,以有機肥為主,做好查苗補苗 、中耕培土 ,想不高產都難!下面

村小農網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下,馬鈴薯高產的種植栽培方法!

種馬鈴薯,以有機肥為主,做好查苗補苗 、中耕培土 ,想不高產都難!

1、施足基肥

基肥應以有機肥為主,施好施足馬鈴薯專用肥,即在每畝施用優質腐熟有機肥2500-3000kg的基礎上,畝施馬鈴薯專用肥45-50kg。

種馬鈴薯,以有機肥為主,做好查苗補苗 、中耕培土 ,想不高產都難!

2、查苗補苗

馬鈴薯出齊後,要及時進行查苗,有缺苗的及時補苗,以保證全苗。補苗的方法是:播種時鈄多餘的薯塊密植于田間地頭,用來補苗。補苗時,缺穴中如有病爛薯,要先將病薯和其周圍土挖掉再補苗。

種馬鈴薯,以有機肥為主,做好查苗補苗 、中耕培土 ,想不高產都難!

土壤乾旱時,應挖穴澆水且結合施用少量肥料後栽苗,以減少緩苗時間,儘快恢復生長。如果沒有備用苗,可從田間出苗的壟行間,選取多苗的穴,自其母薯塊基部掰下多餘的苗,進行移植補苗。

種馬鈴薯,以有機肥為主,做好查苗補苗 、中耕培土 ,想不高產都難!

3、施肥原則

以有機肥為主,施好馬鈴薯專用肥,以基肥為主,早施提苗肥。

種馬鈴薯,以有機肥為主,做好查苗補苗 、中耕培土 ,想不高產都難!

4、酌情施用種肥

基肥不足或耕地前來不及施肥時,常於播種時,按每畝施馬鈴薯專用肥15-20kg,做為種肥。種肥施用主要以溝施或穴施的方式進行,注意肥料不要與種薯直接接觸,以免酌傷種薯。

種馬鈴薯,以有機肥為主,做好查苗補苗 、中耕培土 ,想不高產都難!

5、中耕培土

中耕鬆土,使結薯層土壤疏鬆通氣,利於根系生長、匍匐莖伸長和塊莖膨大。出苗前如土面板結,應進行鬆土,以利出苗。齊苗後及時進行第一次中耕,深度8-10釐米,並結合除草,第一次中耕後10-15天,進行第二次中耕,宜稍淺。現蕾時,進行第三次中耕,比第二次中耕更淺。並結合培土,培土厚度不超過10釐米,以增厚結薯層,避免薯塊外露,降低品質。

種馬鈴薯,以有機肥為主,做好查苗補苗 、中耕培土 ,想不高產都難!

6、看苗巧施追肥

追肥要早要巧,一般分2次進行,第一次在齊苗時,結合中耕培土,用腐熟人糞尿500-700kg加水澆施;第二次在現蕾期,此時馬鈴薯塊莖開始膨大,需肥量增多,是需肥最多的時期,可畝施馬鈴薯專用肥5-15kg。一般在封壟後可不再追肥。

種馬鈴薯,以有機肥為主,做好查苗補苗 、中耕培土 ,想不高產都難!

馬鈴薯從播種到出苗時間較長,出苗後,要及早用清糞水加少量氮素化肥追施芽苗肥,以促進幼苗迅速生長。現蕾期結合培土追施一次結薯肥,以鉀肥為主,配合氮肥,施肥量視植株長勢長相而定。開花以後,一般不再施肥,若後期表現脫肥早衰現象,可用磷鉀或結合微量元素進行葉面噴施。

種馬鈴薯,以有機肥為主,做好查苗補苗 、中耕培土 ,想不高產都難!

7、防治病蟲害

馬鈴薯的病害較多,常見的病害有病毒病、晚疫病、青枯病、環腐病、瘡痂病、癌腫病等。晚疫病多在雨水較多時節和植株花期前後發生。因此,要注意及早用波爾多液或瑞毒黴進行防治。青枯病目前藥劑防治較難,防治方法主要通過合理輪作、選用抗病品種以及用小整薯作種等措施進行防治。

種馬鈴薯,以有機肥為主,做好查苗補苗 、中耕培土 ,想不高產都難!

以上就是馬鈴薯高產的栽培方法,大家可以收藏試用喲!

村小農網,讓農民這一職業時尚起來!關注三農,就點擊關注村小農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