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這些香港購物陷阱,99%的人都搞錯了!

近年食品安全問題令人關注,地溝油、毒奶粉、農藥蔬菜、有毒大米、巴西黑心肉、美國毒雞蛋等,諸如此類的報道時有所聞。為了吃得安心、吃得健康,必須慎選食物來源,因此不少人對「香港品牌」投下信任的一票。

但要注意的是,即使是「香港品牌」,亦不代表百分百「香港製造」,現在小編今天要帶大家來清楚,什麼才是真正的製造,懂得認清它的“真身”,以免落入消費陷阱,真正的確保到自己和家人舌尖上的安全。

小心這些香港購物陷阱,99%的人都搞錯了!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勿陷消費誤區

香港品牌獨有的代表性和公信力,一直帶給消費者「安全」與「質量保證」的正面形象,可是有不少歷史悠久的香港品牌,其產品原來並非在香港生產,為了降低成本,已把生產線轉移到內地或外地的廠房,香港則只是負責管理和質量控制。

小心這些香港購物陷阱,99%的人都搞錯了!

由於內地或外地的環境汙染情況、技術人手,以至對食物的檢驗與監管,都與香港有所差距,難免會讓人對其他地區生產的食物存有戒心。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比起在其他地區生產的「香港品牌」,真真正正的「香港製造」更值得信賴!

生產商在本地自設廠房製造食品,必須領有由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發出的食物製造廠牌照,以及登記成為食物環境衛生署及食物安全中心所監管的食物進口商/分銷商的名冊內,整個生產過程都受嚴密監管,如此「土生土長」的食物才是實實在在的信心保證。

小心這些香港購物陷阱,99%的人都搞錯了!

拆解障眼法,細閱標籤包裝

想分辨真正香港製造的「香港品牌」,不用苦苦追溯生產來源,其實只要從食物包裝的標籤入手就可以。

不過,要準確找出產品的產地及生產商不如想象般容易,商家往往把這些數據印在包裝的角落,或用其他字眼掩飾,稍有不慎就會「中招」。我們就以食用油為例,為大家盤點常見的包裝標籤障眼法!

陷阱1:刻意修飾卷標數據

商家把卷標文字的字體縮小,令消費者較難查找相關信息,造成困擾。

小心這些香港購物陷阱,99%的人都搞錯了!

陷阱2:產地只寫英文而沒有中文字眼,並且將產地數據置於不當眼處

生產地隱沒在密密麻麻的卷標文字當中,而且只以「Country of Origin:China」表明,並沒有提供中文的產地數據。

小心這些香港購物陷阱,99%的人都搞錯了!

陷阱3:誤導產地資料

包裝卷標沒有顯示生產信息,只有「經銷商/Distributed by」或「包裝商/Packer」等數據。

小心這些香港購物陷阱,99%的人都搞錯了!

真正於香港製造的產品,很多都不會刻意隱藏或掩飾的;像很多產品的包裝都會在產品的正面標明「香港製造」,讓人一目瞭然。

當然,也會存在上述小編所提到的問題,所以不管怎樣,學會看標籤識別還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對於經常赴港買生活用品的小夥伴們,如果買的是香港本土品牌的東西,更需要留意香港製造的問題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