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到哪裡學到哪裡的扶霞

今天分享的音頻,還是來自上海譯文 譯文紀實

系列新作《魚翅與花椒》,本期是最後一期音頻內容。

身為譯者的何雨珈,日常中的愛好是做飯,不只是家常菜,也包括各類甜點,點心,是個不折不扣的烘培高手。

而身為作者的扶霞·鄧洛普,還在英國式就是廚房迷的她,來了中國,不僅把英國胃吃成了中國胃不說,更跑去四川廚藝學院學習中餐料理。

愛吃的最高境界就是親手做出喜歡的佳餚,這一點,不得不說扶霞和何雨珈非常相似了。

在今天的音頻裡,你將聽到當身為吃貨的譯者和身為吃貨的作者的2次約飯記。 當然,講書雖然結束了,但譯者和大家溝通的熱情依然沒有結束,歡迎在本期推送下留言,寫下你想對《魚翅與花椒》作者何雨珈的問題,我們會從中抽取3名讀者,邀請何老師解答,並獲贈3本《魚翅與花椒》哦

譯文紀實系列作品《魚翅與花椒》前幾期音頻回顧可點擊以下標題回聽:

第一期:吃貨裡面“最會翻譯”,翻譯裡面“最會吃”

第二期:這本書能讓所有吃貨惺惺相惜

第三期:她比大多數中國人都懂中餐

第四期:中西餐飲文化夾縫中的扶霞

第五期:爽到飛起的一次翻譯體驗

第六期:兩個“好”吃之徒網絡交流

關圖書推薦

相關圖書推薦

吃到哪里学到哪里的扶霞

今天下單,還可享受京東滿100減50的優惠活動哦

《魚翅與花椒》

[英] 扶霞·鄧洛普

[譯] 何雨珈

“扶霞是我的好友,也是我認識的所有外國人中,非常瞭解中國烹飪的一位。這本屢獲殊榮的《魚翅與花椒》無疑是很多外國人寫中國食物的書籍中極為鮮活有趣和精準的 。”

——陳曉卿(“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

自從一九九四年,英國女孩扶霞·鄧洛普決定前往中國長住後。她就發誓不論人家請她吃什麼,不管那食物有多麼古怪,她一律來者不拒。在這本難得一見的回憶錄中,扶霞追溯自己和中國飲食之間的關係演進。透過扶霞的眼睛,我們得以用全新的角度來了解我們熟悉的中國菜。原來不同地方的食物,都有其獨一無二的氣質。川菜的辣帶著一絲絲的甜味,就像悠閒而迷人的四川人,總是帶著一絲甜甜的體貼;湘菜直接又毫無妥協餘地,就跟那裡培養出來的軍隊領袖一樣;揚州菜則是太平盛世的食物,溫暖而撫慰人心。

從四川熱鬧的市場到甘肅北部荒僻的風景,從福建的深山到迷人的揚州古城,書中呈現了中式料理讓人難忘的美妙滋味,也深刻描繪出中西飲食文化差異,且兼具人文觀察與幽默趣味。

吃到哪里学到哪里的扶霞

海譯文

文學|社科|學術

名家|名作|名譯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或搜索ID“stphbooks”添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