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子图鉴》暴露的潜规则:买包不如买房,靠男人不如靠钱

《北京女子图鉴》这两天正在热播,点小融一口气刷到了第10集。主要讲述了2008年,陈可从四川小城市来到北京,经过了形形色色的经历和男人,最终在职场站稳脚跟的故事。

《北京女子图鉴》暴露的潜规则:买包不如买房,靠男人不如靠钱

虽然有人说,这不过是披着北漂外衣的玛丽苏剧。

这不是真实的北京。

真实的北京不会让你在刚踏进时就接触到大佬的饭局,并获得一份工作;

真实的北京不会让你这么容易打入时尚编辑和国企HR的圈子,还给你“谎报收入”的找工作建议;

真实的北漂没有人敢放着大客户不跟,因为做个微整形而撒谎发烧不上班,客户也不会一个电话随叫随到,因为你的眼泪而把合同交给你;

没有女老板会给你住她的大房子,让你用她的大牌包和墨镜;

真实的北京也没有人敢在职场犯这样的错误,使用竞品的slogan,哪怕一次就足以让你滚蛋;

真实的北京比这残酷地多。

但就算电视剧只是电视剧,但那些电视剧教给我们的投资潜规则,仍然值得一看。

01

你想要的生活,男人给不了

不管是陈可的闺蜜佳佳说的,有的女人靠一张床就能奋斗出一套房,还是陈可靠潜规则上位的女同事姚梅,热衷于整容,最大的梦想就是25岁前嫁给有钱人,都暴露了一个现实,每个女人都想过靠男人给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最终她们都发现,她们想要的生活,男人给不了。

就像陈可,经历了形形色色的男人,吴总能给她买香水带她去吃2000块的日料,带她出席高端饭局,但是已婚;

经济适用男张超,25岁就已经是经理,对她好,计划和她有未来,但却说不喜欢有欲望的女人,生活中最爱精打细算。连和她同居的计划也是基于能省1200元房费,规划好的未来就是过两年回西安安家,过得舒服就行;

富二代于扬,多金大方,送她香奈儿包和卡地亚蓝气球,却只是带她去各种夜总会陪客户朋友喝酒唱歌,不顾她每天晚上应酬白天工作已经疲于应付,在她喝醉时无动于衷,在外人面前介绍她时只说,这是我的朋友。

剧中的每个男人其实都靠不住,但陈可已经发现,真的要想成为成功男人身边的女人,你必须让自己和他一样优秀。不然,你只会成为一个宠物,一个被介绍是朋友时只能微笑却不敢生气的所谓女朋友。

最可怕的是你以为可以依靠别人,因此废弃了自己的努力。比如陈可在和于扬交往后开始膨胀了。在看到女领导购买200块3条的内裤时,摆出一副说教的口吻说,内裤还是要用好的,我让我男朋友从法国给我们带吧。贵是贵了点,但是女人就要对自己好一点。后来女领导一边淡定地叫她加班,一边说,一千多块一条的内裤也救不了你。

还因为不想错过和男朋友的约会,给甲方爸爸黑脸,以至于甲方封杀了他们两年……

这就是现实的投资潜规则,你想要的生活,只有自己给得了自己。

比如生活中许多女人结婚后很快就辞职在家做全职太太,其中很多人在辞职前也拿着高薪,过了十几年后发现,全职太太不好当。世界越来越小,经常埋怨老公不上进,但却只能指望眼前这个根本靠不上的男人。就算是豪门的全职太太王艳,也曾公开被儿子说她“整个浪费我爸的钱”。

你以为你傍上大树走了捷径,但那却是最辛苦的路。

02

买多少个奢侈品包都不如买房

剧中的陈可在25岁的时候,参悟到了一个道理,女人要早点买房。

陈可最初也是对投资一窍不通的傻白甜,而她做房产销售的同学说,房贷并不是每月白交给银行钱,而和买基金股票一样,是一种投资。

因为房子买了就是一种资产,可以坐等升值。当然点小融也忍不住想,要是陈可真的能在那一年在北京买房,那这部剧的名字也要改了,要改成《北京女子买房记》了。

后来陈可果然get到了这一技能,终于想起来一堆奢侈品包包不如一套自己的房,打算买房。

向富二代男友讨起了买房的便宜,虽然最后被男友拒绝了……

这就是第二个投资潜规则:买包不如买房。

当你有一定经济实力时,你要买什么?买几个香奈儿包,卡地亚手表,宝马车,还是付首付买房?

其他的都是消费品,只有一线城市的房子是资产,买消费品不如买资产。

点小融有个朋友,说她刚入职场时,带她的师傅说,咱们这个公司发大财是不可能了,小姑娘家里能帮得上的,早点买房吧。后来她就在家人的帮助下在上海买 了个小二手房,3年升值了150%,几百万已经到手了。她说,这就是我在职场获得的最宝贵的经验。

03

用人脉不可耻

许多人吐槽《北京女子图鉴》,是因为陈可的每一份工作,每一次升职,都是靠的男人。但其实,男人和女人一样,都是为她拓宽命运的一条路,与其说是靠男人,倒不如说陈可能抓住身边的资源,让自己通过这些资源,加上自己能力的加成,来获得成功。

陈可敢回头问意图不轨的哥们给她找的工作还能不能去;

敢问饭局上仅有一面之缘的大佬要一份外企的工作;

随时带创可贴,帮了仅有一面之缘的女高管,并勇于问她要一份新工作;

在和客户的合作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女性优势,买了防水睫毛膏和口红雨衣,哭的楚楚可怜,拿到了合同。

这些举措无关对错,但如果没有这一系列的资源,陈可早就因为在北京找不到好工作回老家嫁人,或者在一个小私企里拿着4000的工资没有出头之日。

别轻易鄙视那些靠资源靠关系而升的比你快的人,善于利用资源,和善于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样,都是一种能力。

点小融有个朋友,在换工作时前领导给他推荐了很适合他的工作,但他因为傲气不想去,想凭自己的能力投简历找工作。后来进了一家人事斗争很复杂的公司,他每天疲于应付,工作也很难开展。而他的另一个同事进了原本推荐给他的公司,做的很好,已经连升了两级。

很多人年轻时觉得凡事都要依靠自己,找工作靠自己,不要同事介绍的好工作。买房靠自己,不要爸妈的钱,但很多年后才发现,自己浪费了很多好机会。其实人脉和金钱一样,都是自己的资源,你自己过好了,那些帮助过你的人也受益。

这就是第三个投资潜规则:投资在人际关系上,和投资在业务能力上,一样重要。

04

清楚投资目标等于少奋斗十年

最后,点小融虽然并不怎么喜欢陈可,觉得她虚荣,心机,甚至有点绿茶,但最佩服她很年轻就清楚自己的目标。

当男友张超在小黑板前规划他们两个今后的人生,说想在北京打拼三年后去西安安家。他算了一笔账,北京付首付的钱足够在西安买大房子,要是在北京生孩子,他们两个都没有户口,孩子只能一路上民办学校,又是一大笔钱。父母来看孩子,还要给他们租房……

不少女孩子在看到这样的规划后觉得有道理,就心动了,稀里糊涂跟随这样一个男人离开北京开始了新的生活,过了几年,发现过得不好,开始后悔了。开始对那个男人说,如果不是为了你,当初我不会放弃自己的梦想,离开北京,我为你做了这么大牺牲,你怎么可以只给10万彩礼/买房不加我的名/和女同事聊微信聊到12点,我当初真是被你骗了……

这也是很多人经常会犯的错误,忘记自己的投资目标。比如明明想5年内买房的,看到同事都背大牌包,手里一有闲钱就买,存款增加缓慢。或者只是对未来有个模糊的规划,大概知道自己未来想买房,但是生活里还是想花钱就花钱,有多的钱攒起来,很明显,这样攒钱的速度等于龟速。

这就是投资的最后一个潜规则,坚定地知道自己的投资目标等于少奋斗10年。因为你就能少走弯路,迅速提升。别小看年轻的这几年,有时候,浪费这几年一辈子都补不回来

最后,点小融觉得,年轻的时候,到大城市闯一闯,是非常值得的。能得到太多展示自己认识有趣的人的机会,努力能一次次得到回报,能见世面,能赚到钱。

这大概是众多年轻人,明知北京的地铁挤死人、雾霾呛死人、交通堵死人、房价吓死人,仍然在这驻守的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