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林:如何扭轉10年股市不漲反跌的局面?

李志林:如何扭轉10年股市不漲反跌的局面?

08.10李志林—忠言周評:如何扭轉10年股市不漲反跌的局面?

本週,當股市再探2691點前底部時,因“特不靠譜”對A股的罕見嘲弄,管理層被逼上梁山、火速推利好,A股才出現反彈。上證50、滬深300、上證綜指、深成指、中小板、創業板分別收出了3.73%、2.71%、2.05%、2.46%、1.8%、2.03%的周陽線。

但是,市場對A股10年不漲反跌,反響強烈、議論紛紛。對股市管理失當,提出了強烈的問責。我認為,這種局面必須扭轉。

一、A股10年不漲反跌背後的賬該怎麼算?

近來,常有人發出2008年的8月的某日,與2018年8月的同日相比較的圖片,得出的結論是:中國股市10年不漲。而我的結論是:中國股市非但10年不漲,反而下跌、大跌!,這是件令A股各方人士都感到羞恥的事情。

論經濟。中國GDP連續40年增長踞世界第一。近10年同樣是世界第一,GDP總量從2008年的31.95萬億——2018年的88.1萬億(按增長6.5%計算),漲幅176%。2008年,中國還是世界第三經濟體,10年後,中國不僅早已是第二大經濟體,而且是世界上僅有的2個GDP超10萬億美元的國家,經濟總量已達到美國的60%以上,並超過日本、德國、英國的GDP之和。

論股指。A股大盤指數在2015年短暫衝高5178點後,發生了股災,又暴跌回到10年前的位置2700點。在美國、歐洲、日報、印度股市,長達5—10年的大牛市、指數漲幾倍,連創歷史新高的情況下,A股卻熊冠全球10年。

論估值。上證指數2700點的平均市盈率只有12.42倍,別說遠低於10年前2700點時的估值,甚至比10年前10月28日1664點時的13.49倍的平均市盈率還要低。

又有人拿市盈率的中位數作比較。當前A股市盈率的中位數29.91倍,為5年來首次跌破30倍。同時,市淨率的中位數也降到2.4倍,為5年來首次跌破2.5倍。甚至向來高高在上的創業板市盈率的中位數,也降到了37.96倍。A股最低估值的上證50指數的中位數,僅9.6倍;滬深300指數的中位數,僅11.44倍。

以創業板為例,2年前2638點時,市盈率是54.86倍,現在2700點時的市盈率驟降到37.86倍,擠泡沫的速度,大大快於指數的下跌速度。

可見,當前A股的估值水平,不僅是28年股市歷史上最低,而且只有美國道瓊斯指數、標普500指數、歐洲各國指數、日本股市指數的一半都不到,為全球股市的估值窪地。

論體量。10年前,兩市有1600多家上市公司,總市值16萬億左右。而10年後,A股發了新股2050家,總數達3650家,總市值激增到40多萬億(最高60多萬億)。

論“破淨”股數量。截止8月8日收盤,A股合計有212家上市公司的股價跌破淨資產,其中,國企佔6成。尤其是26家上市銀行中,有16家破淨,平均破淨程度達30%。5元股佔總數的三分之一,1元股也有24只。均為A股歷次大底所罕見。

這分明是監管層在“中國股市規模沒有理由不是世界第一”、“2020年,上市公司要達到10000家”的“自大論”思想指導下,搞擴容大躍進,導致供求嚴重失衡、新股高開低走、巨量大小非瘋狂套現,所造成的惡果,是股市管理中的嚴重失誤。

但是,本週權威媒體上有重磅文章在為A股下跌進行辯護時,竟然說出了“中國股市本來就不是經濟的晴雨表”這麼沒有常識、離譜的話。

過去2年,為了擴容670家新股,消除IPO“堰塞湖”,監管層竟說:“加快擴容與股市下跌無關”。新股募資只有6000多億,而市值損失達10萬億。分明是自己的數學沒學好,還要批評“特不靠譜把A股今年下跌25%,說成了跌27%是數學沒有學好”。

A股10年股市不漲反跌,這絕不是件小事。記得大領導說過:“事關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這是為中國經濟、政治、國家形象、人民的福祉抹黑,是自我標榜最講政的股市管理層,最嚴重地不講政治的行為。倒是最市場經濟國家的“特不靠譜”總統,卻一再拿自家的股市和別家的股市表現作比較,來論毛衣的人心向背,來論經濟、講政治。這也是對A股管理層的嚴重挑釁,當引起人們的深刻反思。

我認為,美國2008年爆發百年未遇的金融危機後,緊接著歐洲各國爆發債危機後,以及日本經濟陷入“失落的20年”後,他們這10年是如何通過振興本國的股市,使之走長牛,來帶動經濟復甦的?其成功的經驗,很值得A股的管理層(包括高層領導)的認真研究、、思考和借鑑。

李志林:如何扭轉10年股市不漲反跌的局面?

二、如何將A股扭向“正常軌道”發展?

近期人們可以看到,在“他不靠譜”借A股跌跌不休為他打贏毛衣說事後,各監管部門無地自容,開始重視起股市了。五項舉措有值得稱道之處,但我覺得力度還不夠強,操作的見效性還不夠快,改革的力度還不夠大。特再提出若干具體建議。

1、大幅降低供給。包括明顯節制新股擴容,無限期地推遲“獨角獸”發行上市,嚴控並暫停對再融資的審批。

2、對新股上市前的股權結構進行改革。嚴格限定控股股東的持股比例,不得超過三分之一。多餘股份或者縮股,或者按發行價隨新股公開發行。這樣做的好處是:增加新股上市的流通量,既避免上市後因盤小而暴炒、暴漲,然後暴跌,拖累指數,又可基本消除今後大非減持的隱患。

3、糾正併購重組的錯誤政策。鼓勵支持推進上市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

。這既是近日國家5部委聯合發文提出的要求,也是證監會推出穩定市場五舉措的第一項工作。

誰都知道,這三年來,A股之所以節節走低,與監管層推出史上最嚴的“重組新規”,有密切的關係。因為僅靠存量資金博弈,市場是不會有生命力的。國際股市的經驗表明,只有通過大量的併購重組,引入增量資金,優化資源配置,促進上市公司轉型升級,提升質量,市場才能夠被激活。同時有助於去槓桿工作的推進。

4、對“破淨”股,也應採取像對ST股那樣的嚴厲監管舉措。鑑於“破淨”股的數量、體量和所佔的市值權重很大,像瘟疫一樣,嚴重危害了市場的價值中樞的穩定,對股市的打擊,比ST股還大。

故建議,可像美國股市規定股價跌破1美元持續1個月,就勒令退市那樣,擬規定,A股上市公司股價跌破淨資產1年,就戴上PJ(破淨的拼音簡稱)的帽子,“破淨”2年,戴上ST帽子,“破淨”3年,則責令退市。同時,還可規定,“破淨”股的大小非不能減持。

這樣,監管層就不會在不顧一切地擴容,上市公司就不敢亂送股、亂增發,大小非就不敢亂減持。將迫使上市公司加強市值管理,大股東增持股份,管理層增持股份,並動員員工持股,乃至回購股份註銷。與此同時,市場中長線投資者就會購買業績優、成長性好的“破淨”股,抬高大盤的底部。

例如,美國股市因為有跌破1美元將退市的獨有規則,每年上市公司都用幾萬億美元來回購股份。今年上半年,在美股這麼高的估值下,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的資金也超過1萬億美元,市場也會踴躍購買跌破1沒緣故。可以說,回購股份,是美國股市年年漲的重要原因之一。

5、大力引進各類新增資金。如最近證監會已批准14只養老目標基金,人社部已宣佈3700億養老基金已開始投資,證監會已放開對QFII、RQFII的管制,放開外籍個人投資A股上市公司股權的限制,推進滬倫通的開設等。MSCI將於9月3日,開始第二批購買A股等。這些都是為A股引進實實在在的資金舉措,屬於股市的利好,故成為本週股市反彈的主要動力。

但是,我認為,貨幣政策也應有直接利好A股的舉措。雖然根據去槓桿的要求,央行對M2嚴控在8%左右。但是。可否通過增發基礎貨幣的方式,直接為股市的相關方面注資?如08年美聯儲就宣佈無限量地向證券公司注資。

其實,增加基礎貨幣,非但不會加槓桿,反而會起到將槓桿的奇效。這方面,美國和歐洲都已有成功的經驗,可資證明。

6、更重要的是,監管層和政府高層,應高度重視股市的作用。在我看來,股市與實體經濟並不矛盾,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不可割裂。政府加強投資,也不能將加強股市投資排除在外。

恰恰相反,牽住了股市這個“牛鼻子”,把股市振興起來,那麼,1.4億投股民、5億家庭人口的信心,就會被激發起來,就能拉動實體經濟、消費和各項投資(房市除外),就可化解資管項目的不良資產和質押貸款的風險,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並能有效地抵禦毛衣帶來的出口、就業方面的損失。

這樣,“特不靠譜”就無法動搖中國的軍心,中國政府就可依靠人民戰爭,同心同德地通過持久戰,降低損失,最終打贏毛衣!

本週,既有單日漲幅創2年半的新高,也有隔日陰包陽打回老家的劇烈震盪,最終結局尚好,只是成交量未能跟上。

切不可過於樂觀,以為A股就此一路順利向上。市場信心很難短時間恢復,持續上攻的資金缺乏,多數人都是進來撈一把,很少有長線資金介入。因此,當不以大漲而極喜,不宜大跌而極悲;大漲時適當減磅,大跌時堅決買入;創一次新低搶一次反彈;高拋低吸做波段;注意控制倉位。這是熊市操作法的要素。

下週,關注大盤能否連續收盤站在五週均線之上,成交量能否放大。

李志林:如何扭轉10年股市不漲反跌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