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勃倫商品:越貴越買不是傻,而是壕

很多時候,人們購買一件商品,並不完全看中它的使用價值,而是希望在使用這件商品的同時,還能彰顯自己的名望、名望、地位和品味。

名鞋、名包、名錶、名畫……很多東西價格極高但未必真就那麼好,但越是昂貴,越有人執著的要買下它,因為擁有這件商品能讓購買者“自我感覺良好”。由於這一現象最早是由美國經濟學家凡勃倫(T.B.Veblen)提出的,因此被命名為凡勃倫效應。

凡勃倫商品:越貴越買不是傻,而是壕

手機中的凡勃倫商品:沃圖(Vertu)

凡勃倫的觀點,用一句話概括——越貴越買,不是“傻”,而是“壕”。比如我們時刻不能離身的手機。

二十多年前,手機叫“大哥大”,一兩萬一臺,只有大老闆才能用得起;

緊接著,結實耐用、能防身、能砸核桃的諾基亞橫空出世;

十年前,手機已經人手一臺,但那種觸屏智能手機還算“高精尖”,拿著一臺iPhone走上街頭,逼格瞬間暴增;

如今,iPhone已淪為“街機”,但一個叫沃圖(Vertu)的品牌接過了高逼格的旗幟。沃圖手機不僅有著鑲嵌鑽石的外觀,還有一鍵撥號給24小時管家的超尊貴服務,一部手機售價二十萬元以上。這就是典型的凡勃倫商品。

凡勃倫商品:越貴越買不是傻,而是壕

凡勃倫商品的經濟邏輯

一款沃圖的高端機鑲嵌了124顆白鑽,並分別用白金、陶瓷和鱷魚皮來打造揚聲器、聽枕以及後蓋。另外,Vertu的手機鈴聲,由好萊塢配樂大師馬里亞內利,以及知名笛手格里米內利單獨創作演奏而成。

凡勃倫商品的需求,會隨著價格的上升而上升,這看似與經濟學中的供需定理表述不一致,這是因為這種商品有一套獨有的邏輯。

經濟學家認為商品包含兩種價值:一是功能性價值,另一種是炫耀性價值,後者的價值恰恰是由市場價格決定的——價格越高,用來炫耀的效果就越好。

比如,女生愛買名牌包,就是因為可以拿來在姐妹們面前炫耀。但女生又怕撞包,因為一旦撞包,就顯得自己的包不那麼顯眼,不那麼豔壓群芳,那為名牌多花出去的錢,豈不是白白浪費?

凡勃倫商品:越貴越買不是傻,而是壕

如何利用凡勃倫商品取得商業成功?

1、製造品牌獨有的氣質

比如勞斯萊斯的浪漫氣質,18K鍍金、價值24萬的飛天女神車標就是最好的象徵。

2、給品牌加辨識

花200萬買了輛大眾輝騰,結果被認為是20萬的帕薩特。工藝精湛的、技術領先的輝騰,就是因為長得太像帕薩特了,無法滿足車主霸氣側漏、彰顯身份的需求,所以賣的一直不好。

可以學學奧迪,搭載全時四驅技術的奧迪車,車尾會帶有一隻壁虎,這就是獨特的標識,以至於引來很多普通車型跟風,不管是不是四驅,先貼個壁虎再說。

3、給用戶貼標籤

幫助人們證明自己的身份地位、貼上身份卓越、成功、人生贏家、是凡勃倫商品的重中之重。

2000年左右,豐田有款車叫普銳斯,雖然其貌不揚但比同級車貴很多,靠的就是在營銷上給車主打上了獨有的標籤:肩負社會責任、超越世俗享樂、引領進步之道,給用戶帶來了強烈優越感,於是成為暢銷車型,連出席奧斯卡的影星都會特意乘坐豐田普銳斯。如今的新能源車特斯拉,其創始人馬斯克也藉由自己,給車主貼上了敢於挑戰、勇於突破、衝擊夢想的標籤,價格當然也水漲船高了。

凡勃倫商品:越貴越買不是傻,而是壕

回憶一下,你買過哪些凡勃倫商品?為什麼要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