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持有醫藥行業基金,是不是要涼涼了?

A股醫藥板塊一片慘綠

沸沸揚揚的“疫苗造假”事件,刷新了人們對道德底線的認知。事件主角,上市公司“長生生物(002680)”也因涉嫌犯罪被立案調查。

對於股市而言,疫苗事件絕對是隻不折不扣的“黑天鵝”。

截至昨日收盤,A股生物醫藥板塊全線下跌,中證醫藥跌幅3.75%、300醫藥跌幅4.07、申萬醫藥生物指數下跌3.94%,甚至名稱帶“生物”二字的上市公司,超半數以跌停報收。7月24日開盤,長生生物(002680)繼續一字跌停,而且每天只有數百萬承接盤,跌停之路漫漫無期。

當下持有醫藥行業基金,是不是要涼涼了?

包括康泰生物、智飛生物、長春高新等醫療行業上市公司,也紛紛被投資機構下調估值,短期暴跌無懸念。

醫藥行業基金受到多大波及?

受累於疫苗事件的連帶影響,很多投資人的第一反應是,醫藥與醫療領域的公募基金該倒黴了,因為醫藥生物行業,歷來是基金配置的主攻方向。

日前,各大公募基金相繼公佈了二季報。根據東方財富數據統計,從基金持股數量來說,集中度前三行業為醫藥生物、化工、電子,分別為161家、122家、116家。

當下持有醫藥行業基金,是不是要涼涼了?

而從持股市值角度來說,食品飲料、醫藥生物、電子是前三大重倉行業,佔總持股市值比例分別為14.33%、13.85%、11.21%。

當下持有醫藥行業基金,是不是要涼涼了?

二季報基金持有的醫藥生物流通股市值,相較一季度增加了3.11%,是所有行業中增加最多的。

另外,有14只個股的基金持有市值,佔到了該股10%以上的流通股比例,其中受累“問題疫苗”的康泰生物、長春高新分別排在第一與第二位,佔比分別為23.29%和21.11%,公募基金合計持有近一億流通股。

週一率先跌停的四隻“疫苗類”個股——康泰生物、長春高新、智飛生物、沃森生物,基金合計持股市值為150.4億元,佔醫藥生物板塊總市值的12.3%,佔基金持有股票總市值接近1%,扎堆持倉特徵可見一斑。而週一一天,四隻疫苗股就令重倉的基金浮虧約17億元。

東方基金旗下的東方利群混合(A、C)、易方達旗下兩隻分級產品,都重倉了目前已被立案偵查的長生生物,而且東方利群混合甚至在二季度主動大筆加倉長生生物,目前來看確實是“踩雷了”。

當下持有醫藥行業基金,是不是要涼涼了?

持有醫藥基金,下一步該怎麼辦?

雖然疫苗事件還在發酵中,相關生物醫藥個股也出現了不同程度下跌,但具體到基金品種,這種利空傳導的影響會在很大程度上被弱化。

首先要判斷一下,自己手裡的基金是不是純正的醫藥股基金。

舉個例子,上面提到的東方利群混合A基金,目前第二大重倉股就是長生生物,但自從7月16日長生生物出現第一個跌停以來,該基金淨值至今只跌了約1.47%,這是因為其持有的農業股、基建股表現較好,很大程度彌補了長生生物的損失。

當下持有醫藥行業基金,是不是要涼涼了?

東方利群混合A近期走勢

如果你持有的是比較垂直的醫療行業基金,那麼影響肯定會相對大一些。

比如上半年漲的不錯的“匯添富醫療服務混合基金”,最近受疫苗事件影響,開始連續下挫。自7月16日以來,其淨值從1.2120元跌到1.1210元,5個交易日跌幅7.5%。

當下持有醫藥行業基金,是不是要涼涼了?

匯添富醫療服務混合基金近期走勢

雖然匯添富醫療服務混合並未持有長生生物,但由於其垂直於生物醫藥行業,所持有的個股皆為行業相關上市公司,因此無法化解行業的系統性風險,只能被動承受。

如果想規避短期風險,可以考慮減持基金。不過從長遠來看,醫療與大健康產業具有確定性的長期投資機會,不應盲目看空。

另外,每次行業遭遇“黑天鵝”事件,都有優秀的公司慘遭“錯殺”,但這反而是價值投資者逢低介入佈局的機會。當年的三聚氰胺幾乎毀了整個乳製品行業,乳業巨頭伊利股份甚至一度戴上了*ST的帽子。2010年之後行業開始復甦,伊利復權後的股價,也從09年的不足1元,漲到了去年最高的35元。

行業洗牌期與低迷期一旦結束,率先走出陰影的,仍會是那些質地優良、實力雄厚的上市公司,這是他們做大做強的必經之路。

當下持有醫藥行業基金,是不是要涼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