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九旬老兵寫下20萬字回憶錄,鼓勵年輕人應徵入伍!

他親歷解放戰爭的崢嶸歲月

見證新中國誕生

他親歷抗美援朝戰爭的烽火硝煙

義無反顧投身革命鬥爭

他就是陳樓鎮袁灣村村民袁啟樓

一名91歲的老戰士

邳州九旬老兵写下20万字回忆录,鼓励年轻人应征入伍!

(圖左一)

他依靠著中學文化基礎

從8年前開始撰寫自己的軍旅生涯回憶錄

8年時間三易其稿

完成了20多萬字的回憶錄

《回望烽煙路》

90高齡,仍不忘初心

袁老雖已是90歲高齡,但是身體不錯,他會給小朋友們講述自己的軍旅生涯。回憶起戰爭往事,他還經常唱起當年和戰友們一起唱過的革命歌曲。

邳州九旬老兵写下20万字回忆录,鼓励年轻人应征入伍!

除了唱歌,他還喜歡讀書寫作,桌上的這本厚厚的回憶錄,就是他多年耕耘的結晶。老人的回憶錄從少年時代求學寫起,一直寫到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跨越30多年。

刻骨銘心的軍旅生涯

書中著墨最多的是軍旅生活。他在書中寫道:“在餘下不多的時日裡,每當我回首走過的路,幾多艱辛、幾多周折、幾多幸運。其中最使我刻骨銘心的,是那段血雨紛飛、炮火連天的軍旅生涯。幾十年過去了,仍歷歷在目,恍如昨日。夢中常常被那隆隆的炮聲驚醒,那些熟悉的同學或戰友在我眼前晃來晃去,那些溫馨的話語仍然在耳邊縈繞。”

邳州九旬老兵写下20万字回忆录,鼓励年轻人应征入伍!

在近10多年的軍旅生涯中,老人參加過大西南剿匪,至今他對強渡金沙江的情形還記憶猶新。

朝鮮戰爭爆發後,老人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參加過朝鮮戰爭中的突破臨津江戰鬥和著名的松骨峰戰役。

邳州九旬老兵写下20万字回忆录,鼓励年轻人应征入伍!

戰場上究竟有多慘烈有多苦?老人說臨津江戰役發生時,雖然是四月天,但是江水依舊寒冷,為了輕裝過江,他們不得不把棉衣裡的棉花掏空,可是比這更可怕的是敵人的襲擊:“水裡設著鐵絲網,掛著照明彈,把江面照得跟白天一樣,掉一根針都能看見。敵人一個勁的打江面,江水被血染紅了。”袁啟樓說到。

著書,只為當下青年留精神財富

戰爭結束後,袁啟樓隨部隊最後一批離開朝鮮,後來在當時的邳縣京劇團擔任負責人,再後來就到了文化局工作。

邳州九旬老兵写下20万字回忆录,鼓励年轻人应征入伍!

現在老人家中珍藏著很多軍功章、紀念章和紀念品,寫著“贈給最可愛的人”字樣的茶缸已經掉了很多瓷,但他仍然視若珍寶。

邳州九旬老兵写下20万字回忆录,鼓励年轻人应征入伍!

他嘔心瀝血撰寫的回憶錄《回望烽煙路》在朋友的幫助下,以我市出版局的一個內部號進行出版,一共印了1000本,此書不能發行也不能參與評獎,只能在親友間贈閱,但對袁老來說,已經是莫大的慰藉了。“這本書對年輕人是個鼓舞,鼓勵他們今後要當兵,保衛祖國,保衛人民。”袁啟樓表示。

每一位歷經上世紀滄桑鉅變的長者

都有值得被書寫的人生記憶

或顯赫,或平實,或動盪

或壯麗,或動人心魄,或質樸生動

各色人生在歷史的長卷上都是絕無僅有的一筆

如同一滴藍色的墨水

浸染在回憶錄的紙張上

凝結成誰也拭不去的生命的痕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