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家便利店全軍覆沒!供應商不平等壓款何解?

鄰家便利店全軍覆沒!供應商不平等壓款何解?

資本方被調查的鄰家便利店在8月1號凌晨正式宣佈停止一切業務。鄰家便利店是北京本土企業,168家線下門店,將陸續全部關停。

據鄰家便利店發出的供應商告知函,停止運營是因為被部分供應商訴訟至法院進行了財產保全,賬戶資金已被凍結。而鄰家便利店尚處發展階段,並未真正實現盈利,依舊需要投資方注資經營,但其資方早在今年4月已暴雷被調查,賬戶內已無可支配資金。

對於後續面臨的供應商債務問題,鄰家便利店表示,一切等待法律解決。

實訪多家鄰家便利店:

周邊居民感到很突兀

記者3號上午實地探訪了虎坊橋、白雲路、車公莊西等多個鄰家便利店,發現均已閉店,其關店態勢比預想快的多。這些店的玻璃門上都貼上了暫停營業的告示,但店內貨品擺放整齊,而告示的旁邊,還有一張精美的招聘海報。海報上還有鄰家找尋新底商的需求:純一層底商,近高端住宅區或地鐵等,租期8年為佳。

鄰家便利店全軍覆沒!供應商不平等壓款何解?

(記者在虎坊橋店拍下的鄰家便利店招聘要求)

鄰家便利店全軍覆沒!供應商不平等壓款何解?

(倒閉的車公莊西鄰家便利店)

店內貨品擺放整齊,當記者詢問周邊居民是否知曉此事,隔壁農商銀行的一位工作人員顯得有點莫名其妙,他還反問記者,”不是電路修好就好了嗎“?而在7月30號,鄰家便利店的官微還在與網友互動。一切都顯得有點猝不及防,公眾多表示可惜。

不掙錢:

擴張太快、輻射高價地段

在被排起長隊的7-11等夾在中間的鄰家,在夏日中午的陽光下顯得很是落寞。要知道,鄰家便利店的創始人有多位來自7-11。

據瞭解,鄰家便利店是原7-11高管王紫帶著30位管理層集體離職創立,2016年10月王紫又帶著部分員工離開了鄰家,轉投便利蜂。據企查查顯示,成立於2015年7月的鄰家便利店,分支機構目前215個,在北京已經開出168家線下店,其中過去一年開店68家。而對比之下,進入北京14年的7-11,目前不到200家,2013年進入北京的羅森也才70餘家。

記者也留意到這些店多選址街邊拐角,地鐵口等人流聚集的地方,自然租金成本就上去了,且擴張速度明顯高於同行,這些對於資金的需求都是滾雪球式的越來越大。而資金鍊一旦斷裂,會很難再維持下去。或許這也會給其他一味追求規模效應的便利店們一個警醒。

而便利店是個慢生意,在競爭企業選擇不斷優化供應鏈和物流的時候,鄰家一味追速度,戰線拉太長後,導致抵禦風險能力太弱。

p2p平臺被爆後的餘震

當然,壓倒它的不是房租。

此次事件一經報道,多方消息直指一家P2P平臺-善林金融,而今年4月24日,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發佈,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善林金融法定代表人周伯雲等8人被批捕。

隨後,記者查閱企信寶發現,鄰家便利店隸屬於鄰里家(北京)商貿有限公司,其執行董事和股東是賈衛平。其監事項建安,還是高通盛融財富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和北京萬卓智匯商貿有限公司的股東,而高通盛融又是萬卓智匯的大股東。

高通盛融曾經的最大股東、董事長和法人是周伯雲,也就是善林金融的現任法人。而據多家媒體報道,善林金融為鄰家便利店唯一出資人,鄰家的股東是通過向善林金融借款的方式來投資鄰家便利店的。

鄰家便利店全軍覆沒!供應商不平等壓款何解?

(圖片來自企信寶截圖)

除此之外,鄰家便利店的股權多次變更,也給其增添了更多的不穩定因素。目前來看,鄰家的倒閉歸根結底還是善林金融被查的連鎖反應。

採用單一且唯一的股東模式,還與最危險的P2P金融平臺牽扯,鄰家一開始就為自己綁了顆炸彈。

被坑6000多萬的供應商,何去何從?

不止公眾的反應是意外,不少被坑的供應商或許到現在都沒反應過來。

據中國經營報採訪的一位供應商表示:“7月31日(事發前一日)鄰家還在向我們訂貨。”截止目前,鄰家便利店已欠100多家供應商合計6000多萬元,其中百萬元以上的有17家。

目前,鄰家給出的回覆,是建議走法律程序。但如果按照正常的法律程序,鄰家一旦被確認破產,法院強制執行的情況下,欠款追回的可能性也非常小。

雖然鄰家數月前就已不能回款,或許是因為店員也不知道即將倒閉的情況,對供應商的態度比較強硬,多數供應商也未能及時發現問題。

目前積壓貨款等問題在零售行業中比較常見。往往大品牌供應商會更有話語權,但中小供應商則在供應鏈中處於弱勢地位,故而一旦出現類似鄰家倒閉情況,這些供應商往往損失慘重。

此外,記者也注意到雖被稱為中國版的”7-11“,但鄰家便利店並未形成類似”7-11“的供應鏈管理平臺,其對於供應商的管理較為分散。或許是與其專注北京市場,且成立時間短有關。其實,鄰家早前是進軍過上海,但隨著2016年王紫的出走,成立不久的上海鄰家大撤退,5家門店全面關閉。

與此同時,2017年12月,鄰家便利店開了第一家加盟店,採取內部加盟方式為主,即委託給店長進行經營,但這還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掛牌、統一供貨。供應鏈系統整合有限。

目前,除了供應商的賬款,員工工資,以及加盟商的加盟費,鄰家便利店的倒下造成了上千人失業以及千萬乃至上億的債款難償。

掌鏈記者吳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