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成阿里京東PK場 決戰物流配送最後「100米」

618成阿里京東PK場 決戰物流配送最後“100米”

今年的618好不熱鬧,除了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外,另外,網易考拉、唯品會、噹噹網等綜合電商平臺,以及寺庫、洋碼頭等跨境電商平臺紛紛參與其中。

眾多電商平臺的加入,讓原本最初為京東店慶的618,變了味道,成為了電商價格戰的戰場,同時也成了巨頭們驗收新零售成果的好時機。

從今年天貓和京東發佈的數據來看,包裹量的增加無疑是巨大的,以天貓為例,618運輸了超過800萬噸商品。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各家在背後物流技術上面的投入。據悉,天貓讓“分鐘級配送”成為了物流新常態;618當天,京東配送機器人(16.530, 0.00, 0.00%)在北京市海淀區開啟全場景常態化配送運營;蘇寧則推出油電混動的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18期間,騰訊官方低調入駐天貓並開設“tencent騰訊旗艦店”。該店上架了一款人工智能音箱,騰訊想借天貓和淘寶的數億流量,提高智能硬件的銷量。然而,商品上線不到24小時就遭到下線處理。有業內人士分析,此舉或與阿里系和京騰系之間的競爭有關。

“分鐘級配送”成新常態

618源於2010年,最初為京東店慶。2013年天貓加入618大促,蘇寧、國美緊隨其後。此後,618成為電商價格戰的戰場,也成為全網狂歡的節日。

根據菜鳥方面介紹,此次天貓618與往年最大的不同,是當日達和次日達已經成為基礎服務,而線上線下融合、即時物流大量湧現。菜鳥平臺上,“分鐘級配送”的門店發貨受到追捧,業務高峰單量較日常劇增600%。

“此次天貓618,產生的物流包裹總重量超過800萬噸。” 菜鳥方面介紹,其中海外包裹重量超過100萬噸,通過每天的225個航班,在106條國際航線上送往全球各地。

618期間,菜鳥先後在中國香港和迪拜宣佈啟動eHub(數字貿易中樞)的項目,其中與阿聯酋航空公司的合作,使得菜鳥新增了267架飛機的貨運能力。

各大電商物流拼技術

超過800萬噸的包裹重量以及常態化的分鐘級配送,當然離不開技術做保證。

618期間,各大電商紛紛推出了更高效的物流配送服務,包括1小時達、無人配送等。大潤發通過引入盒馬的配送,實現在手淘淘鮮達內購買大潤發商品三公里內1小時送達。在無人配送方面,各大電商也上線了新的服務。618當天,京東配送機器人在北京市海淀區開啟全場景常態化配送運營,蘇寧則推出油電混動的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

同時,包裹與用戶的最後“100米”距離,也不斷湧現出了新物種。例如菜鳥網絡不久前發佈的智能快遞箱菜鳥小盒,用戶可通過淘寶、支付寶等手機客戶端點擊開箱,不用為家裡無人收快遞而苦惱。京東在宣佈啟動618活動時,也展現了科技能力。相比此前的無人機、無人車外,今年還推出了一款無人重型卡車,未來將大面積運用於京東物流。

此外,據瞭解,菜鳥在無錫的“未來園區”裡首次應用了IoT整體解決方案。這是該前沿技術全球範圍內第一次大規模在物流領域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