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贫困之后,一定会想方设法逃离贫困

感谢贫困之后,一定会想方设法逃离贫困

周秋鹏

一个贫困家庭的女孩,考上了北京大学。她写了一篇文章,说感谢贫困。当时看到文章标题产生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女孩,除了贫困,再也找不到可以感谢的事物了。

看这个女孩的文章,想起另一个成功人士写的书,叫《我的成功可以复制》,是一个叫唐骏的人写的。事实上这本书出版之后,并没有复制出第二个唐骏。同样,这个因为贫困而考上北大的女孩,可以把贫困复制到千千万万孩子身上,但是这些孩子同样无法考取北大,很可能连普通大学都考不上,考上了也念不起。

昨天坐顺风车,司机是个50岁的父亲,他的女儿考上了一所外贸外语大学,说学费要三万块,家里实在拿不出这笔钱,就天天从凌晨做到半夜,女儿也懂事,趁着还没开学,出去打工,每天早晨让母亲做好了饭,带到打工的地方做午餐,舍不得花一分钱。说这样也能赚几千块钱,减轻家里的负担。说到这里,那位父亲发出了长长的叹息。

那个感谢贫困的女孩,实际已经站在了另一个极点。这个极点与贫困对立,就是北京大学。因为这是一条可能让她有机会逃离贫困的途径。她是因为有可能逃离贫困,才说要感谢贫困的。要是她真的感谢贫困,喜欢贫困,那应该安然地享受贫困,和贫困在一起。

在她的心目中,贫困一定是她的敌人。她是被敌人逼迫着考取北大的。因为敌人太凶残,太冷酷。没有这个贫困的敌人给她带来身心的痛苦,她没有那个考取北大的动力。而她为何要考取北大呢,因为她想解除身心的痛苦。

而一个生活在幸福中的人,富裕中的人,满足中的人,愉悦中的人,实际并不一定要考上北大。北大就是一个读书的场所。跟所有的大学一样,就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地方。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想上北大。但是很多生活在底层的人、被贫困淹没的人,都很想上北大。原因就是从北大出来后,有可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让人看起来不是贫困人士中的一员。

由此可见,这个女孩在说出感谢贫困的时候,骨子里对贫困没有多少友好感。她应该是用一种特殊的方式,给这个贫困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而考上北大,才让她具有了打出这记耳光的资格。要是她没有考上北大,继续在贫困的家庭里做一个农民,她连感谢贫困的资格都没有。如果她敢在家里、村里大声说感谢贫困,她的父老乡亲会反过来打她的耳光,甚至把她送进精神病医院。

感谢贫困之后,这个女孩一定会想法设法逃离贫困,像逃离瘟疫一样。为了逃离,她甚至可能不择手段,不惜一切代价。感谢贫困,未来的人类会研究这个女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