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張藝謀都落選,華語片的問題到底在哪?

近日,第75屆威尼斯電影節公佈入圍名單,華語片缺席整個主競賽單元。聯想到近年來,中國電影在威尼斯、戛納、柏林電影節上的活躍度急速下降,這不禁讓人思考,到底是因為中國電影的商業過度化趨勢,還是中國影視創作者們的“青黃不接”,還是其他?

連張藝謀都落選,華語片的問題到底在哪?

第75屆威尼斯電影節日前公佈了入圍名單。曾經在各大國際電影節上頗受青睞的張藝謀導演,今年的新片《影》只入選了第75屆威尼斯電影節非競賽展映單元;藏族導演萬瑪才旦的新片《撞死了一隻羊》入圍了地平線單元;青年女導演竹原青自編自導的處女作長片電影《星溪的三次奇遇》,則將角逐未來之獅/最佳處女作長片獎。

主競賽單元的9人評審團名單也於近日公佈,憑藉《水形物語》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出任評委會主席,其他評委包括兩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奧地利男演員克里斯托弗·瓦爾茲(《被解救的姜戈》《無恥混蛋》)、法國女演員妮可·加西亞(《石之痛》)、曾獲封柏林影后的丹麥女演員崔娜·蒂虹(《公社》)、中國著名女導演張艾嘉、英國女演員娜奧米·沃茨(《穆赫蘭道》)、波蘭女導演瑪高扎塔·施莫夫茲卡(《身體》)、新西蘭演員兼導演塔伊加·維迪提(《雷神3》《追捕野蠻人》)和意大利導演保羅·格諾維瑟(《完美陌生人》)。

連張藝謀都落選,華語片的問題到底在哪?

今年共有21部電影入圍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雖然華語片缺席,卻不乏大導之作,包括科恩兄弟、達米恩·查澤雷、阿方索·卡隆、奧利維耶·阿薩亞斯、邁克·李等,其中達米恩·查澤雷執導的《登月第一人》將擔任本屆電影節開幕片。

曾幾何時,威尼斯電影節堪稱是華語電影的福地,《秋菊打官司》、《陽光燦爛的日子》、《一個都不能少》、《三峽好人》等影片備受推崇,也讓世界知道了張藝謀、姜文、賈樟柯等中國導演。然而,近年來,電影票房總額高居世界第二位的中國電影在威尼斯、戛納、柏林電影節上的活躍度急速下降,甚至還沒有中國明星們走紅毯的影響力大。

連張藝謀都落選,華語片的問題到底在哪?

究其原因,中國電影在創作上顯然出現了一些問題。一方面,張藝謀等內地老導演的作品在類型和品質上,都不再符合國際電影節的標準;另一方面,國內電影正在商業之路上肆意狂奔,創作者的藝術水準不斷降低,已經無法在國際電影節上提供新鮮的切入點,講述當代中國的變化,更難以呈現詩意的藝術表達。

戛納電影節藝術總監埃裡·弗雷莫去年在解釋中國電影為何缺席主競賽單元時,就表示,中國的商業電影有過度化的趨勢,這並不是戛納電影節所需要的類型。

當中國內地年輕導演還無法給中國電影在藝術上帶來新的改觀之時,全球範圍內,有才華的新導演卻層出不窮。此次入圍威尼斯的《登月第一人》導演達米恩·查澤雷是1985年出生的,此前拍攝過《爆裂鼓手》、《愛樂之城》,是奧斯卡史上最年輕最佳導演得主,新片將挑戰傳記題材,講述阿姆斯特朗登月的故事。

連張藝謀都落選,華語片的問題到底在哪?

而1988年出身的帥哥導演布拉迪·科貝特憑藉處女作《戰前童年》,奪得威尼斯電影節最佳處女作大獎之後,今年又帶來了《光之聲》,影片講述一個女歌手如何在一場動盪的國家悲劇後成長為超級流行巨星的故事。

相比之下,在威尼斯電影節上沒有上場機會的中國電影,確實應該想一想自己的未來之路到底在哪。

【主競賽單元完整名單】

  • 《登月第一人》(First Man) 達米恩·查澤雷(美國)
  • 《群山》(The Mountain) 瑞克·艾弗森(美國)
  • 《非虛構》(Doubles Vies) 奧利維耶·阿薩亞斯(法國)
  • 《希斯特斯兄弟》(The Sisters Brothers) 雅克·歐迪亞(法國)
  • 《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劇集)(The Ballad of Buster Scruggs) 科恩兄弟(美國)
  • 《羅馬》(Roma) 阿方索·卡隆(墨西哥)
  • 《光之聲》(Vox Lux) 布拉迪·科貝特(美國)
  • 《陰風陣陣》(Suspiria) 盧卡·瓜達尼諾(意大利)
  • 《夜鶯》(The Nightingale) 詹妮弗·肯特(澳大利亞)
  • 《寵兒》(The Favourite) 歐格斯·蘭斯莫斯(希臘)
  • 《彼得盧》(Peterloo) 邁克·李(英國)
  • 《卡普里革命》(Capri-Revolution) 馬里奧·馬爾託內(意大利)
  • 《當世界燃燒時你會做什麼?》(紀錄片)(What You Gonna Do When the World's on Fire?)羅伯託·米勒維尼(意大利)
  • 《日落》(Sunset) 拉斯洛·奈邁施(匈牙利)
  • 《我們的時間》(Nuestro Tiempo) 卡洛斯·雷加達斯(墨西哥)
  • 《永恆之門》(At Eternity’s Gate) 朱利安·施納貝爾(美國)
  • 《被告》(Acusada) 岡薩羅·託瓦爾(阿根廷)
  • 《斬》(Zan) 冢本晉也(日本)
  • 《7月22日》(22 July) 保羅·格林格拉斯(美國)
  • 《無主之作》(Werk Ohne Autor) 弗洛裡安·亨克爾·馮·多納斯馬爾克(德國)
  • 《近敵》(Frères Ennemis) 大衛·奧霍芬(法國)

中國電影導演中心

我們不止提供場地,我們也提供態度

連張藝謀都落選,華語片的問題到底在哪?

微博:@電影導演中心;喜馬拉雅:影享·電影大師課;優酷視頻:電影導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