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回醫療在山西——「要授之以漁」

從2016年開始,山西省衛生計生委組織婦兒巡迴醫療活動,如今已經開展了兩年。據衛生計生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此項活動並沒有財政和衛生計生委的撥款,由參加巡迴醫療的單位自己組織參加,體現出醫生的醫德和愛心。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李風豔大夫參加了2017年的巡迴醫療隊。

“我們這個巡迴醫療隊一共7名醫護人員,在靈丘縣人民醫院進行婦兒巡迴醫療工作。”李風豔大夫告訴記者,巡迴醫療隊的每日工作從晨會交接班開始,而後進行查房、抽查病例、病例討論、接診患者、實際接產、新生兒窒息復甦示教、演練等工作。

“對縣級醫院婦產科和兒科的管理情況進行評估,針對存在的主要問題和薄弱環節提出意見和建議,加強其規範化、精細化管理水平,是巡迴醫療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李風豔說,“在靈丘縣人民醫院開展巡迴醫療工作時,我們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在婦產科方面,產房接產時沒有新生兒復甦的準備,母乳餵養沒有充分宣教等。在兒科方面,沒有專門新生兒病房,只有新生兒觀察室。門診病人基本不寫門診病歷本,只有化驗單和處方,這樣的做法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隱患。在巡迴醫療期間,我們都及時督促指導當地醫院進行改正或完善。”

從上世紀60年代至今,健康宣教一直都是巡迴醫療中的必要工作。

在靈丘縣人民醫院開展巡迴醫療中,李風豔和她的隊友們開展了《陰道鏡的應用》、《宮外孕護理》《產程的過程與護理》《肩難產》《肺炎的分類》《支氣管肺炎》《外周靜脈留置針的應用和維護》等多場專題講座,受到當地醫護人員的歡迎和好評。

“應當地醫護人員要求,我們還留下了自己的婦科、產科、兒科等教學課件,供他們學習交流,提升了當地醫護人員的基礎理論知識及實踐技能水平,便於以後更好地從事臨床工作。我們建議當地醫院開展婦科工作,增加婦科患者的收治,更好地落實分級診療制度。”李風豔說。

採訪中,李風豔給記者講起在靈丘縣參加巡迴醫療時發生的一個特殊病例。

2017年3月的一天晚上,靈丘縣人民醫院來了一位前置胎盤的產婦。送到醫院時,產婦已經很危險,但家屬不同意轉院。在手術中,產婦出現了大出血。接到電話後,李風豔火速趕往醫院。“我的專業領域是宮頸癌,根據多年工作經驗,在各位專家一起配合與努力下,我根據當地醫院現有的條件,對患者做了宮腔填塞,成功保住了大人和小孩。”說起這件事情,李風豔至今心有餘悸。她坦言,當時幸好有各大醫院的專家在,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在李風豔去靈丘之前,靈丘縣人民醫院並沒有開展陰道鏡檢測。為了推廣這項檢查,李風豔和靈丘縣人民醫院的婦產科主任親自打電話聯繫患者,患者來了後,婦產科主任親自操作,李風豔在旁手把手指導。李風豔告訴記者,在他們結束巡迴醫療工作離開時,靈丘縣人民醫院婦產科已經可以獨立操作陰道鏡檢查,來檢查的患者實現了零的突破。

“參加巡迴醫療隊時,最初的想法只是幫助基層醫院進行疑難複雜疾病的診療,指導重症患者的治療,開展複雜手術示範等工作。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實地工作,我想,‘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才能讓巡迴醫療越走越好,越走越遠。”李風豔說道。(本報記者 衛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