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說「貓記千,狗記萬,母雞隻記二里半」,指的是哪方面?

關於“貓記千,狗記萬,母雞隻記二里半”這句話,有些朋友聽過,有些朋友沒聽過,如果明白了裡面的意思,估計大家就都理解了,這句話,主要表達的是貓、夠、雞的記憶能力,千、萬、二里半,是形容詞,可以形容距離,也可以形容事情的數量,一般情況下,這句話簡單說就是,貓能記千里的路,狗能記萬里的路,而雞隻能記二里半的路(當然,千里和萬里有些誇張的成分,目的是為了突出貓狗的記憶力比較好)。

農村老話說“貓記千,狗記萬,母雞隻記二里半”,指的是哪方面?

說一個真實的事,對於現在一些朋友來說,或許有點殘忍,還記得是我的小時候,大概是一九九幾年的時候,家裡餵了2只母狗,恰好這兩隻母狗在同一天生了小狗狗,一個是3只,一個是4只,一下家裡多了7只小狗(餵養的都是柴狗,在農村很普遍),等它們都滿月之後,就想著送給鄰居養,因為那時家裡養不起這麼多狗,由於柴狗很普遍,送也不好送人,過了大概有十天左右,才送出去了4只,還有三隻沒人領養,怎麼辦?一直放在家也不行,殺掉又不忍心,爺爺就想到了一個辦法,把它們扔到離家大概有10公里左右的一個橋上,想著那邊過路的人多,誰要是看到了,能抱回家(這樣的情況,在當時並不稀罕,雖然有些殘忍,但也是沒辦法的事)。

第二天就推著架車子(兩輪的那種),把狗放在上面,走了一兩個小時,到了那個橋上,把3只小狗扔在了橋的邊上,旁邊還放了幾塊饅頭,還有一個破被子,也怕一時半會沒人看到,捱餓之類的,做完這一切後,爺爺就推著車子回來了,早上去的,到家快中午了,剛坐那歇會,飯還沒吃上,就聽到家裡的狼狗開始叫喊(拴著),出去一看,被扔掉的3只小狗,全部跑回來了,看到這,一家人都很震驚,雖然以前也聽過類似的事情,但真正自己遇到後,也會覺得不可思議,如果是人去一個新地方,一時半會還不一定能找到回家的路,而狗狗則不一樣,不得不說,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

事情的最後,這3只小狗沒有再扔掉的想法,也沒有再送人,我們家自己養著了(不過最終的結局並不完美,一年多以後,被偷狗賊偷走了)。

農村老話說“貓記千,狗記萬,母雞隻記二里半”,指的是哪方面?

上面說的這個事情,大家或許經歷過,或許聽說過,不只是狗狗,貓也是一樣的,大家可以想一下,餵養的貓,基本多不會拴著它吧,任它隨便跑,到了晚上,就會回家,狗也一樣,跑的再遠,他也能找到回家的路(再不發生意外的情況下),而雞就不一樣了,有養過雞的朋友都知道,如果在一個院子裡,你還好說,一旦它們外出,不去找的話,它自己回來的可能性,與貓狗相比,少之又少,回想起以前,每次到了晚上,都會有鄰居們串門去尋找,別看就這麼近的距離,雞還真不一定能回到家。

農村老話說“貓記千,狗記萬,母雞隻記二里半”,指的是哪方面?

所以,農村的一些俗語,既然存在就有它存在的道理,“貓記千,狗記萬,母雞隻記二里半”這句話,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現在社會的一些做人方式,懂得觀察,善於觀察,遇到事情多往深處想一些,一些細節問題多思考,最終的結果,可能會達到我們的滿意,千萬不要想雞那樣,什麼都不想,就知道找東西吃,最終,一事無成,失敗都不知道怎麼失敗的,這就很可怕了。

針對此,你是什麼觀點?如果有其他好的建議或看法,可在下面評論中說說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