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逵夫:隴南乞巧文化是早期秦文化的遺留

赵逵夫:陇南乞巧文化是早期秦文化的遗留

赵逵夫:陇南乞巧文化是早期秦文化的遗留
赵逵夫:陇南乞巧文化是早期秦文化的遗留

隴南乞巧文化

蘊含世界婦女事業發展的中國智慧

赵逵夫:陇南乞巧文化是早期秦文化的遗留

乞巧女兒三代人祭拜巧娘娘 攝於禮縣永興鎮龍槐村(劉浪 攝)

多年來,西北師範大學教授趙逵夫一直傾心起源並流傳於隴南市西和、禮縣一帶的乞巧文化,是研究隴南乞巧文化的權威專家。2008年6月,西和乞巧節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趙逵夫是申報專家組組長。

放在更大的背景下去考察,趙逵夫的父親趙子賢先生於1936年組織編著的《西和乞巧歌》,成為隴南乞巧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重要載體。2013年8月,在北京舉行的中國(西和)乞巧文化高峰論壇上,有專家捧讀《西和乞巧歌》慨嘆:“趙子賢先生是中國乞巧文化研究之父”。

8月3日上午,在西北師範大學那座被國槐和綠植掩映的家屬樓裡,在那間散發著古雅書卷氣息的會客廳裡,精神矍鑠的著名學者、西北師大文學院教授、甘肅省先秦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趙逵夫,接受了每日甘肅網記者專訪。

得知第十屆隴南乞巧女兒節即將於8月10日在西和縣拉開帷幕,趙逵夫高興地說,隴南乞巧是祈求技藝、智慧、美德的女兒節,是爭取家庭、社會地位和幸福美滿生活的女兒節,姑娘們通過一年一度的乞巧節,不僅學會了詩歌創作、唱歌跳舞,也提高了生活、生產能力,擴大了知識面,對生活、社會、國家與自身的命運有了越來越深刻的認識。可以說,乞巧節是未婚少女具有傳統性的自修學校,是真正的女兒節。

他指出,現在在中國,女子和男子完全平等。但是,放眼全球,目前還有許多地方存在男女不平等的問題,存在婦女權益受到侵害的問題。因此可以說,中國乞巧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世界意義。中國乞巧文化裡蘊含著推動世界婦女權益保護的中國智慧。

赵逵夫:陇南乞巧文化是早期秦文化的遗留

滷城井水情更濃 攝於禮縣鹽官鎮乞巧節(劉浪 攝)

目前,隴南已經連續舉辦了九屆隴南乞巧女兒節,期間舉辦了三屆高層次的乞巧文化論壇,促進了乞巧文化活態傳承、生產性保護,推動了乞巧文化的融合式發展。同時,把乞巧文化保護傳承和世界婦女事業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邀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大使及夫人參與,不斷將乞巧文化推向世界。

談及西和、禮縣的乞巧節,趙逵夫說,西和、禮縣的乞巧節從農曆六月三十日晚開始到農曆七月初七夜半子時結束,七天八夜,這在全國其他地方再沒有。2014年在廣東召開的一個全國民俗文化會議上,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的專家看到《西和乞巧歌》後說:“全國再沒有第二個地方留下這麼多的乞巧歌。”

他介紹,解放前,在隴南的大戶人家,對姑娘的言行舉止要求是非常嚴格的,姑娘是不能隨便跳著、唱著的,否則是越禮法的。但是,一旦到了乞巧節,姑娘都是穿著新衣服或集中在幾間房的室內或到大巷道上一起載歌載舞。從室內到大巷道也是需要家庭和社會提供空間的,這說明乞巧文化在西和、禮縣一帶是有著深遠而廣泛群眾基礎的。

趙逵夫回憶,1960年夏秋之交,他曾在西和縣城親眼目睹了乞巧節的盛況。在西和縣城的大巷道上、西和縣城的北關附近,有好幾處大的乞巧活動,姑娘們穿著新衣裳,舉行乞巧活動。那時正值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大家在吃不飽飯的時候,依然隆重地開展乞巧節活動。

趙逵夫說,乞巧文化實際上是早期秦文化的遺留。

他給記者說,秦人發祥在今天禮縣的東北部、西和縣北部、天水西南這片地方,後來向東北方向轉移,經過天水(秦州)、秦安、張川進入陝西。這裡要說的是,秦人發源於西漢水上游。最早,西漢水、東漢水本是一條水,後因地震的原因中斷,上游部分流到略陽折而南流,入嘉陵江,流入長江,而作為主要支流的沔水仍東流至湖北入長江,從此才分別叫做“西漢水”“東漢水”。古代稱“天河”為“漢”或作“雲漢”“銀漢”,就是秦人以自己所居之地的漢水來命名天上這個在夜晚看來銀色的雲帶,實際上是很顯明的星球帶,然後將天漢西側那顆最亮的星命名為“織女星”,來紀念自己以“織”而名傳後世的始祖女修。

赵逵夫:陇南乞巧文化是早期秦文化的遗留

《史記·秦本紀》關於秦人發祥地的記述。

《史記·秦本紀》開頭說:“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女修織,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業。”大業為嬴姓第一位男性祖先。女修以“織”而聞名於後世,是秦人的始祖。秦人以其在織布方面對氏族社會生活與經濟發展的巨大貢獻,而稱她為“織女”,以之為銀河西側最亮一顆星的星名。織女星在銀河西側,這同秦人最早發祥於漢水上游的西岸是一致的。甘肅西和、禮縣一帶流傳很久的每年七天八夜的乞巧節是早期秦人祭祖風俗的遺留,是早期秦文化的遺留。

同時,千百年來,它還同古代禮俗之間有著難以割捨的關係。從這些乞巧歌可以看出,姑娘們對當時壓迫婦女的封建禮制表現出強烈的反抗情緒,對社會現實表現出強烈的關心,歌中揭露社會黑暗,歌唱勞動生活。西和縣的乞巧節民俗被一些民俗學家譽為“中國乞巧文化的活化石”。

趙逵夫介紹,1936年夏,家父趙子賢在西和縣鼓樓南學校任教時,組織學生蒐集廣泛流傳於西和縣各鄉鎮的乞巧歌,編為《西和乞巧歌》一書。趙子賢先生之所以在動亂年代於西和閉塞之地,做了一件影響後世的文化事業,源於他不同尋常的經歷和見識。

赵逵夫:陇南乞巧文化是早期秦文化的遗留

趙子賢先生於1936年組織編著的《西和乞巧歌》。

生於1908年的西和才俊趙子賢,1924年赴外求學,1926年參加北伐,之後在河南開封學習無線電,後又到天津學習無線電機械學。1933年夏,趙子賢因祖母去世奔喪回家。他先後兩次任縣民眾講習所(後改為民眾教育館)所長,兼新運會會長,進行破除迷信、反對買賣婚姻、提倡婦女放足、揭露鴉片煙的害處的宣傳活動。1935年秋到鼓樓南學校任教,次年暑假組織學生蒐集廣泛流傳於西和縣各鄉鎮的乞巧歌,編為《西和乞巧歌》一書。2010年4月該書線裝版出版,2014年漢英對照版、簡體橫排版出版,成為乞巧文化傳播世界的重要載體。

赵逵夫:陇南乞巧文化是早期秦文化的遗留

《西和乞巧歌》漢英對照版、簡體橫排版出版。

目前,西和縣是“中國乞巧文化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西和乞巧節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從歷史中走來,今天的隴南乞巧,是集信仰崇拜、詩詞歌賦、音樂舞蹈、工藝美術、勞動技能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節日民俗文化活動,活躍在西漢水流域的近20個鄉鎮、300多個村,經常性參與的有50多萬群眾,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女兒節”。乞巧女兒夢,承載著隴南千年民俗文化的歷史記憶,寄託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切向往,引領著家庭美德和良好家風的培育養成,描繪著廣大女性自覺奮爭的多彩畫卷,展現著巾幗不讓鬚眉的責任擔當,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文化內涵和現實意義。

隴南乞巧女兒節已經成為促進隴南文化旅遊深度融合,加快建設美麗鄉村,決戰脫貧攻堅的重要文化載體,並隨著“一帶一路”建設走向世界。

赵逵夫:陇南乞巧文化是早期秦文化的遗留

送巧 攝於禮縣鹽官鎮西漢水橋(劉浪 攝)

在趙逵夫看來,乞巧女兒節就是隴南的重要軟實力。他期待著找到文化與現實更好更多的結合點,將這一軟實力更快更好地成為帶動隴南經濟社會發展的硬實力。

採訪結束,話別時,這位研究乞巧文化幾十年的老教授眼神裡充滿著期待和希望。

記者:王佔東 實習生 陶豔莉

監製:薛小平 審核:賈繼平 編輯:趙斌

赵逵夫:陇南乞巧文化是早期秦文化的遗留赵逵夫:陇南乞巧文化是早期秦文化的遗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