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點出入庫記錄顯示175支疫苗屬「混編部隊」

8月3日,網絡反映“商洛發現多名兒童接種過期疫苗”,8月5日再次爆出商洛市名人街接種門診“疑似175支乙腦減毒活疫苗過期出庫”。

事發後,陝西省衛計委高度重視,組織多名專業人員前往商洛開展調查。8月5日,省疾控中心再次組織37名業務人員聯合商洛市疾控中心專家對涉及此事的通信巷、工農路、名人街三個預防接種門診的疫苗接種工作進行全面核查,同時對商洛市7個區縣疫苗接種工作進行拉網式檢查。

8月6日上午,省委書記胡和平主持召開省委專題會議,傳達學習李克強總理關於商洛疫苗事件的重要批示精神,全面部署商洛疫苗事件處置工作。

6日下午,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梁桂帶領工作組進駐商洛開展工作。

8月7日晚,商洛市政府舉行疫苗事件新聞發佈會,市委常委、副市長武文罡通報疫苗事件調查工作開展情況。經專家核查,網絡反映的3家基層預防接種門診均不同程度存在接種疫苗批號信息登記錯誤、內部管理混亂等問題,為此,武文罡代表市政府通過媒體向公眾道歉。

網絡反映的問題涉及商洛市商州區城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3家預防接種門診。那麼,商洛多名兒童接種的疫苗是否真的過期了呢?昨日下午,華商報記者前往商洛市衛計局和疾控中心,拿到了相關接種點出入庫記錄、疫苗接種信息登記,採訪到了相關的當事人以及省核查組的專家。

批號201603007-02的百白破疫苗早已出庫完畢

網絡反映1名兒童接種百白破疫苗日期為2018年4月27日,接種證登記批號為201603007-02,網查疫苗有效期至2018年3月6日,疑似接種了過期疫苗。

華商報記者瞭解到,該疫苗由商州區通信巷接種門診接種。

華商報記者查看了疫苗出入庫臺賬後發現,網絡反映的批號為201603007-02的百白破疫苗,從2017年5月24日至12月4日分9次共入庫1350支,出庫接種1314人,損耗36支。2018年1月16日出庫完畢,之後,又新入庫了其他批次的百白破疫苗,臺賬顯示,從2018年1月16日開始至2018年3月6日該門診共接種百白破疫苗240支。

由此可見,批號201603007-02的百白破疫苗早已出庫完畢,該兒童不可能在3月6日後接種到201603007-02的百白破疫苗。查詢兒童預防接種電子信息檔案顯示,3月6日,該兒童接種的疫苗批號為201612024-01,該批號疫苗有效至2018年12月6日,當天接種該批號疫苗的兒童共有20名,確係手寫時登記錯誤。

麻腮風疫苗:名稱錯誤 201601013實為麻風疫苗的批號

網絡反映1名兒童接種麻腮風疫苗的日期為2018年3月1日,接種證登記批號為201601013,網查疫苗有效期至2017年7月14日,疑似接種了過期疫苗。

據瞭解,該兒童由工農路接種門診接種。華商報記者通過食品藥品監督局網站查詢,201601013為麻風疫苗的批號。

信息系統顯示,該兒童2016年8月28日出生,其曾於2017年的5月8日在外地接種過麻風疫苗,並在該門診補錄了接種信息,2018年3月1日該兒童滿18月齡,按照我國免疫規劃兒童接種程序,18月齡以上的兒童應該接種麻腮風疫苗,同日該接種門診共有7名兒童接種了麻腮風疫苗,其中兩名兒童登記批號為201703024,經查為麻腮風批號且在有效期內,其餘5名兒童登記接種了麻腮風疫苗,批號為201601013,經查為麻風疫苗批號,接種記錄顯示,同時查閱麻腮風疫苗出入庫臺賬,該接種點自2017年11月6日開始入庫批號為201703024的疫苗,且2018年3月1日當天出庫該批號麻腮風疫苗7支。

陝西省疾控中心王銳澤說,證據顯示,該名兒童當日接種了麻腮風疫苗,批號應為201703024,但錯登為201601013。

“、、”登記165支疫苗和另外10支混在一起

網絡反映疑似175支乙腦減毒活疫苗過期出庫問題。

王銳澤說,上述批號疫苗由名人街接種門診接種,根據疫苗出入庫記錄,並追溯商洛市商州區城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疫苗發放記錄,結合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系統、預防接種登記冊和接種證等信息,發現該接種門診2017年6月21日、7月23日的出入庫記錄將2批共計165支201606A068-2批號的疫苗與2017年3月30日入庫、5月22日剩餘的10支201512A13的4-1批次的疫苗以簡單同上符號“、、”予以登記,形成了175支201512A134-1批號疫苗的出庫記錄,導致在出入庫登記記錄中顯示將過期疫苗發放至接種門診的現象,屬疫苗批號信息登記錯誤所致。

經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系統查證,201512A134-1批號疫苗在有效期2017年6月18日後再無接種記錄。

核查

3接種點接種人員圖省事

自行製作疫苗批次卡

昨晚11時許,華商報記者聯繫上陝西省疾控中心免疫規劃所副所長鬍偉軍,他也是省核查組的一名工作人員。他透露說,為了準確掌握兒童所接種疫苗是否為有效期內疫苗,在核查時,他們通過對通信巷接種門診、名人街接種門診、工農路接種門診進行全面核查,分別將所有兒童個案信息分疫苗品種、按接種時間進行排序,同時分疫苗將年度內所有批次的疫苗按入庫時間全部列出,並詳細登記入庫時間、數量、疫苗有效期,對比分析每個時間段內每個兒童所接種的疫苗批次,進而判斷每個兒童所接種的疫苗是否在有效期內。先後查閱了2017年1月1日-2018年8月6日各接種門診疫苗出入庫登記冊,共核查12種疫苗71批次32616劑次。

省核查組在調閱兒童個案信息庫、查閱疫苗出入庫賬本、詢問相關工作人員過程中發現,兒童預防接種時,存在著填寫隨意等諸多問題。

昨晚,商州區疾控中心主任王建軍介紹說,商州區共有180個接種點,其中城區有5個接種門診,有17個鄉鎮衛生院的接種門診,其他的都是村一級的接種點。城區的接種門診最多有五六個工作人員,網上反映的三個點最少只有兩名工作人員。有正式的疾控工作人員,有臨時聘用的專業人員,護士、篩查醫生,都需要有資質。

接種流程為,篩查、登記、注射、留觀(半小時)。商州城區的接種門診的服務範圍有近20萬人,平均每個門診服務兒童一萬人左右,每個接種門診平均每天接種近百兒童,而接種集中在上午的三個多小時,在接種時,娃們哭,家長催,接種員著急,尤其是面前放著的疫苗批次卡上疫苗種類很多,包括12種一類疫苗,常用的20多種二類疫苗,在登記填寫的時候,為了搶時間,容易出現錯誤。

胡偉軍說,網曝的流腦A+C結合疫苗和乙腦減毒活疫苗和A群流腦多糖疫苗均在有效期內,能查到疫苗批簽發合格證,屬接種證登記錯誤。

王建軍說,接種人員少、時間緊,趕進度是一個客觀情況,加上投入不足,信息化建設不到位,接種員的勞動強度大,導致出現了網絡反映的問題。

胡偉軍也說,核查組在查驗城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三個接種點出入庫管理記錄時,均未發現有過期批次疫苗入庫。通過對系統中每劑次接種日期和該針次所使用疫苗的有效期進行核實,未發現過期疫苗接種現象。經過調查,預防接種人員在疫苗管理過程中簡單的將新批號的疫苗記錄在老批號疫苗臺賬目錄下,接種人員在疫苗接種時為圖省事,自行製作疫苗批次卡,不及時更新信息系統內的疫苗批號,造成信息登記錯誤,沒有執行“先接種,後上證上卡”的操作流程,使疫預防接種卡、證上疫苗批號登記出錯,並在手工填寫接種證上疫苗批號時隨意性大,工作中的不規範導致所管理的兒童中出現較多疫苗接種信息登記偏差。

胡偉軍介紹,第一類疫苗由省疾控中心統一招標採購,再由疫苗生產企業直接配送到市一級疾控中心,市配送到區縣,區縣配送到鄉鎮衛生院。市級到縣級,一般是一個季度配送一次。第二類疫苗,是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每年統一招標,區縣疾控中心在省疾控招標的疫苗目錄內直接從生產企業採購。

就商州區來說,城區的5個接種門診,都是由城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管理,每月定期配送。國家的政策是計劃免疫,是按計劃供應。胡偉軍說,一般情況下,接種門診每月報下月的使用計劃,鄉鎮級的接種點不允許存放大於接種點兩個月以上的疫苗接種量。 華商報記者 卿榮波 攝影 閆文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