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勒硬在哪?

巴特勒硬在哪?

擁有巴特勒這種面龐和髮型的男人,你可以說他們硬朗陽剛,也可以說...也可以說他們長得醜——不知是真是假,據說巴特勒小時候因為醜被母親嫌棄,若是如此,那的確太可憐了。

但評價男人的長相千萬不要操之過急——就像十幾年前我看到一則名模誇讚小羅嘴唇性感的新聞,起初我也是不信的,可很快發現,不只一個名模被這性感的雙唇征服,我開始相信,能力和成就才是男人真正的臉。不信你去勇區說一句:那個誰其實真的沒有很帥,看看你死的快不快。

當然,skr那是另一碼事。

現在看來,巴特勒這外型和他的球風太配了——就像幾乎每個人生命裡都會遇到的那個長得黑又硬、一身腱子肉、體能無限,被強行安排參加沒人願意報名的校運動會5000米長跑的同學一樣,都是這個長相和氣質。唯一的意外是,巴特勒這張臉,你會以為他當然擁有兩條過膝長臂,至少超出身軀16~18釐米,可事實卻尷尬無比:

巴特勒硬在哪?

格里芬的機智在於,他拍照時儘量不把胳膊垂下來與旁人形成對比,只恨攝影師依然捕捉到那張萬惡的照片——而巴特勒這張,就石錘的避無可避了。

巴特勒的臂展只有2.02米,只比身高多了1釐米,這富餘量甚至比格里芬還要窘迫,巴特勒唯一幸運的是,他長得沒有格里芬那麼高,是個外線球員。

但昨天還是有人問——那麼巴特勒是不是也跟格里芬有一樣尷尬的定位呢?

看完昨天的文章,再想到巴特勒,你當然有理由這樣去想——是啊,畢竟這兩個球員可以找到不少的共性,他們都有不小比例的中距離,三分球好像都不算靈光,持球能力都不錯,但好像也沒人認為巴特勒可以做到頂級,再配上不長的胳膊,巴特勒有沒有持球不夠頂級,無球能力一般,不好定位的麻煩呢?

我們先不談定位,雖然都是霸王龍勇士,可你把巴特勒細化拆分一番,還是能發現巴特勒的綜合能力其實挺高的。

1.巴特勒的持球進攻大致是什麼水平?

巴特勒硬在哪?

我們印象裡巴特勒是個跳投能力一般的球員,可實際情況是,巴特勒上個賽季已經把中距離準星提升到44%,這當然不是個值得大讚特讚的數據——如果你相比那些50%命中率檔次的中距離神級選手——但其實科比、安東尼這些我們熟知的中距離高手的命中率也大致是這個水平。巴特勒的三分產量多年來也沒什麼進展,他也的確缺少持球投三分球的效率加成,可巴特勒懟籃下造犯規的能力太強了,他每36分鐘罰球達到了7.1次,

得分後衛裡緊緊追隨德羅贊,如果再考慮到巴特勒持球戲份比德羅贊低,他實際的造罰球率比德羅贊還要高。巴特勒的真實命中率達到了59%,再配合不錯的傳球能力拿到一定的助攻,以及非常出色的控制失誤能力,巴特勒的綜合進攻效率就非常可觀了——實際上,巴特勒在側翼持球單打或者利用掩護,以中距離幹拔或者衝框為主要終結手段,依靠侵略性和控制失誤來保證效率,跟傳統搖擺人基本是一個路子——今天聯盟裡,一個可以跟巴特勒對比的例子是德羅贊,從數據上看,巴特勒效率更高,德羅贊產量更高,但我們都知道巴特勒最近兩個賽季都面臨球隊持球人太多,進攻戲份被分流的問題,他實際的回合佔有率完全可以提升——如果給巴特勒再增加3次中距離跳投,其實他跟德羅贊在產量上就差不多了,而這兩個球員的中距離準星是一樣的,大體上,我認為巴特勒與德羅讚的持球水平差不多。

那麼,跟德羅贊差不多是一個什麼樣的持球水平呢?

那當然沒辦法跟聯盟最頂級那幾位相比,可實際上,持球頂級俱樂部成員並沒有多少,側翼球員裡,不考慮替補席的路威和埃文斯,巴特勒、德羅贊、奧拉迪波算得上得分後衛三巨頭了,再算上小前鋒最強的詹杜,巴特勒的持球水平側翼前五穩的一逼,麻煩的只是控衛集團持球大神太多——所以這才是定位一個側翼核心球員的關鍵,比之控衛大神們,你得有其他優勢,在開發能力比不上控衛的情況下,側翼球員的優勢在哪呢?

答案是無差別和無視環境——因為側翼球員的體型更有優勢,不利用掩護無差別單打在理論能力上更強,這是個很重要的保底解法。同時,相比普遍魔球化的控衛球員,側翼球員中距離比重大的特點也更有可能出現無視環境大神。

巴特勒算得上吧,雖然他無差別單打肯定不是最頂尖一檔,但巴特勒的確面框背身俱佳,中距離有多種找到出手空間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巴特勒在公牛三拒頭時期,現在的森林狼場上4個位置三分能力低於水準線的空間環境下,都證明了他開發進攻不會受糟糕的空間影響——或者說,即使被影響了依然保持很高的水準——巴特勒不在乎籃下有多擁擠,縱有千萬人阻擋也得要到這次罰球,他也有不錯的3-10英尺拋投區準星,再配合非常強的補籃本領,練就了一身惡劣環境下取分的技能,這個本事就不是一般控衛球員能做到的了。

2.巴特勒的無球能力又是什麼水平?

巴特勒硬在哪?

非常難評價巴特勒的無球。

如果你看巴特勒每36分鐘3.3次三分出手的產量和35%的三分命中率,那巴特勒肯定屬於無球水平挺差的球員。他也絕對沒有無球大神們靠跑動開發進攻的能力,加上不低的持球戲份,無球產量肯定是高不了。

可效率呢?

這就是有意思的地方,巴特勒無球綜合效率每回合1.24分,得分後衛裡僅次於科沃爾,巴特勒的定點、手遞手、空切效率都非常高。這並不是偶然,因為巴特勒16-17賽季也呈現出這種現象。

這就有意思了,巴特勒怎麼做到的呢?

一方面,巴特勒不是一個空位沒譜的投手——他接球空位投籃效率不差,準星在水準線以上;

另一方面,巴特勒的無球牽制力雖然做不到對位者一步不放,但如果你給巴特勒一定的空間,那麼巴特勒接球的一刻你就要小心了,巴特勒可以立刻做一個變向過掉你攻擊籃筐或者幹拔中距離——巴特勒並不一定需要一次舒舒服服的定點三分,只要一線防守被他過掉衝到籃下,那麼造犯規的能力就可以發揮了。

所以大致可以這樣定位巴特勒的無球——作為開發進攻的手段是做不到的,提供空間能力也許比不上專職射手,但無球懲罰能力是足夠的,無球端是不拖的——這就比德羅贊強多了。

3.重點在於巴特勒攻防全能,核心球員附帶外線大閘功能

巴特勒硬在哪?

巴特勒雖然胳膊短,但對抗、體能都是強項,防守兼具侵略性和智慧,一對一單防能力很強,有優秀的搶斷率同時也能保證少犯規,還能幫隊友打援,也是森林狼為數不多退防能力出色的球員,當他在場時,森林狼的轉換進攻百回合能少丟2.7分。

當然了,森林狼整體防守還是不怎麼樣就是了,但這當然不會影響對巴特勒防守的整體評價——畢竟他在場時,森林狼百回合可以少丟8.8分,巴特勒在場的森林狼,防守效率是聯盟第12的水平,巴特勒不在場是聯盟倒數第一的水平。

雖說聯盟裡頂級側翼的防守普遍不差,但總是被安排盯防箭頭,不會因為進攻端戲份增加影響防守表現的,其實並不多——巴特勒是一個,倫納德是一個,沒有羅伯森時,喬治也算一個(我沒有統計具體數據,但觀感上,喬治防守壓力變大時,進攻可能會受一點影響)。

其實可以對比一下巴特勒、倫納德、喬治這三個球員的綜合能力——防守端倫納德是歷史級的單防,巴特勒和喬治稍遜一點,但三個人都很強是一定的;無球端喬治有移動炮臺大神屬性,倫納德定點一直爆表,巴特勒肯定是遜色的一個,但前文說了,不拖就是了。

最有爭議的是持球——如果以上個賽季的持球水平,喬治最差沒什麼懸念,不管是產量還是效率都不如另外二人。

巴特勒和倫納德之間呢?

以大部分球迷的直觀印象,倫納德是聯盟前6的球員,持球單打美如畫(希望你們不要因為此人陣營改變就改變審美),效率也爆表,那一定是倫納德厲害。

但其實兩個人差距沒有想象的大——倫納德無差別單挑能力更強,但再結合傳球和控制失誤能力呢?

事實上,如果以真實正負值對比巴特勒和倫納德,會發現兩人的水平很接近,16-17賽季的倫納德真實正負值是7.08,排在所有球員第5,巴特勒是6.62,排在第7;17-18賽季,倫納德沒怎麼打,而巴特勒這個賽季換了球隊還維持了6.39的真實正負值,排在聯盟第4——以團隊影響力來說,巴特勒已經連續兩個賽季保持極高水準了。

這就是攻防全能的好處了——單論進攻或者防守,巴特勒都排不到這麼高,但他玩的就是綜合能力——而我們過去把倫納德排在聯盟前6的水平,一個重要原因也是他攻防全能(不過倫納德16-17賽季拉高整體評價的主要是進攻)。大體上,我們可以認為倫納德在健康時是聯盟前五邊緣徘徊的水準,那麼弱了一點的巴特勒在綜合攻防後,可能大致是聯盟前十的水準。

不用詫異,你掰手指數一數,聯盟前四是固定的,五到八基本是濃眉、字母、保羅、威少四人(排名不分先後),第九呢?

這個答案絕對充滿爭議,但如果讓我選,巴特勒應該是候選人之一,就算不是九、十,他也絕對不會掉到十二名以外。

當然,水平不代表定位,回到最開始我們提到的話題——巴特勒有沒有定位問題呢?

我的想法是,從技戰術角度看,其實沒有——當然,巴特勒經常會被拿來與湯神和喬治對比,而支持湯神和喬治的球迷一個重要理由是後兩者適配性更好,幾乎百搭。

對,無球能力出色,同時防守端沒有問題的球員,就是更容易定位——穩穩當二當家,到哪也都是二當家。

而持球能力不夠絕對頂級,無球能力不夠出色的球員,總會有定位問題——當大當家上限不高,二當家又有點奇怪。

可我不認為巴特勒有這個尷尬,原因有二:

第一,巴特勒的持球雖然不是最屌那一檔,但也非常強,而無球也沒到拖的程度;

第二,任何球隊都要在後場擺一個防守強點,也需要第二持球手,如果你把巴特勒定位為二當家,那麼巴特勒等於兼顧了第二持球手和防守大閘的作用——即使是喬治,一樣有第二持球手的角色,而這個角色他就不如巴特勒出色。如果不是勇士有庫杜兩大持球手,那麼克萊恐怕也得抗一定的持球權——雖然不會像一般二當家那麼多,但遇到16年總決賽那樣,球隊缺少一個庫裡之外的持球手的局面,是不是就傻眼了呢?

另外,當你在討論巴特勒作為大當家持球能力不夠頂級時,也得考慮這樣一個問題——聯盟裡到底有多少支球隊有比巴特勒持球更強的大當家呢?

其實你掐指數一數,五大持球側翼,加上可能不到十個超級控衛。而綜合攻防兩端,這裡面可能有一半球員當不了巴特勒的大當家。

所以在今天的聯盟,如果巴特勒成為自由球員,不用想了,只要他健康,一定大把的球隊會搶——也不會有球隊想什麼適配性和定位問題,因為這個球員的水準太高了。

巴特勒拒絕了森林狼4年1.1億提前續約的邀請——有人說這是內部矛盾,我想沒那麼複雜,原因很簡單,這個價太低了,提前續約合同120%的漲幅上限只能給到這個價,遠不如等到19年合同到期,去籤30%工資帽的頂薪,只要巴特勒不受傷,那麼他一定簽得到。

當然,雖然巴特勒是著名的體能狂人,出場時間經常多到匪夷所思,但他每個賽季缺席的比賽也不少,這是隱患,雖然這可能是狠操的後遺症。巴特勒依賴侵略性的打法會讓人擔憂年齡增長後下滑的問題,明年夏天他30歲,如果要為巴特勒提供合同,那麼4年會比5年理性,巴特勒自己也要保證18-19賽季保持水準,減少出場時間,保證健康也是未來必須要考慮的事情了——如果錫伯杜大人恩准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