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湘西,團團講給你聽|湘西革命英雄,朱早觀

红色湘西,团团讲给你听|湘西革命英雄,朱早观

靠近我 溫暖你

風裡雨裡讓州小團同你 在一起↗

红色湘西,团团讲给你听|湘西革命英雄,朱早观

(1903—1955)

“什麼工作都做,做不了的就學。”

“定國艱難,安邦不易。我傾慕革命,知道創基立業工作是個艱苦過程。所以,我平生不敢沾染不良嗜好,更警惕走上腐化墮落的道路。我始終保持著自食其力的常人生活。”

——朱早觀

人物簡介

朱早觀,原名朱昭觀,字丹波,苗族,1903年12月30日出生於湖南省鳳凰縣鎮竿鎮(今沱江鎮)一個小官吏家庭,兄弟五人,朱早觀排行第一。父親朱瑜林,出身行伍,生母早年去世,由繼母蘇氏撫養成人。

人物故事

7歲發矇進私塾,喜讀《四書》、《五經》。1915年,朱早觀進入鳳凰縣立高等小學讀書,,14歲改文學武,獲家裡同意,1919年16歲的朱早觀考入貴州講武堂。勤學苦練,期待名留丹青。

在香港目睹洋人欺行霸市,花天酒地。朱昭觀數次忍無可忍,欲以武力報復,多為友人勸阻,自己也覺察到“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根本問題是要從這塊土地上趕走洋人,把割去的國土奪回來。應該像林則徐特別是清朝時定海三總兵之一鄭國鴻(鳳凰人)那樣,想到這些,朱昭觀胸中燃起了愛國愛民的烈火。決定投身軍旅,期待國富民強,趕走洋人。此時正好孫中山在廣州召開非常國會,成立軍政府,朱早觀來到廣州,投身粵軍第四支隊敢死隊,參加驅逐桂系軍閥的戰役。嗣後改任粵軍第二師參謀。

1925年至1927年初,朱昭觀在國民革命軍中不僅給官兵講課、訓練,還參加北伐,衝鋒陷陣,頑強勇敢,第六軍軍長程潛與政治部主任林伯渠多次表彰過他。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公開發動反革命政變,成立南京“國民政府”,代替了北洋軍閥,大肆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對國民黨“左”派也進行搜捕、殺戮。朱昭觀面臨如此險境,隨即潛回鳳凰苗鄉。

红色湘西,团团讲给你听|湘西革命英雄,朱早观

1937年10月,朱早觀(現在他正式改用這個名字)到達了目的地。他參加了八路軍,被委以八路軍總部高級參議,兼任總部隨營幹部學校軍事教員。在該軍三大主力部隊建立敵後根據地,以及日軍六路圍攻晉東南終被擊敗等戰鬥中,朱早觀都曾隨軍行動,做出了貢獻。朱總司令與總政治部主任任弼時認為,早觀對革命事業具有決心,行動真誠,初戰盡力,影響較好,故而指示總部隨營學校的陳明政委及校長韋國清,要積極培養早觀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8年5月,中央組織部調朱早觀去延安中央黨校學習,兼軍事教員與安塞地方工作隊隊長。

1946年5月,國民黨政府遷回南京,發動了全國規模的反革命戰爭。翌年3月13日,延安遭到狂轟濫炸,國民黨胡宗南等部隊23萬餘人向陝北解放區進攻,西北人民解放軍以敵眾我寡的弱勢保衛延安,朱早觀所在部隊重創進犯之敵。不久,人民解放軍由防禦轉入進攻。中共中央軍委為適應戰略決戰形勢,命令全軍整編,西北野戰軍整編為第一野戰軍,由彭德懷、賀龍、習仲勳等同志領導。朱早觀仍在此部任職。

红色湘西,团团讲给你听|湘西革命英雄,朱早观

1949年6月,殲滅了胡宗南的主力部隊,解放了大西北地區。

1949年6月15日,朱早觀以苗族代表身份參加了在北平舉行的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參與起草建國大綱,討論建國大業。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北平開幕,朱早觀被選為第一屆委員。

《停戰協定》簽訂後,南下支隊調回延安,朱早觀再隨賀龍同志奔向西北軍區。在這一段時間,他先後擔任湘鄂贛邊區軍區參謀長兼邊區黨委統戰部長、軍政幹部學校校長、中原軍區副參謀長兼敵工部長、中共中原局統戰部副部長、西北軍區副參謀長等職。

1955年8月20日中午,朱早觀正在趕寫一份會議報告,他讓警衛人員電話告知家裡他要加班加點,而後又叫警衛人員離開國防部辦公廳主任辦公室去休息。由於心臟病復發,心臟血液流通不暢,爾後形成阻滯並惡化;他奮筆疾書,想贏得時間,然而文稿尚未完成,心臟跳動越來越慢,最後伏案而終,時年52歲。

人物精神

朱早觀以自己的言行編寫著人生歷史,“從文到武,從武到文”。客觀環境造就了他在待人處世方面直率坦誠,稜角分明的性格特點。他經常告誡自己:“定國艱難,安邦不易。我傾慕革命,知道創基立業工作是個艱苦過程。所以,我平生不敢沾染不良嗜好,更警惕走上腐化墮落的道路。我始終保持著自食其力的常人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