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這兩個縣被山東省設爲試點地區!

菏泽这两个县被山东省设为试点地区!

菏泽这两个县被山东省设为试点地区!
菏泽这两个县被山东省设为试点地区!菏泽这两个县被山东省设为试点地区!

8月8日

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佈了

《山東省城鎮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關於公佈山東省第三批新型城鎮化

綜合試點地區名單的通知》

其中青州市、寧陽縣、莒縣、莒南縣

無棣縣、單縣、鄄城縣列為

山東省第三批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其中菏澤兩個縣

具體內容如下:

菏泽这两个县被山东省设为试点地区!

單縣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工作方案要點

單縣地處魯蘇豫皖四省八縣交界區域,轄18個鄉鎮、4個街辦,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個浮龍湖旅遊度假區,502個行政村,總面積1702平方公里,總人口127萬人,是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中國長壽之鄉。近年來,單縣圍繞打造輻射中原地區宜居宜商生態園林城市,積極探索“一城兩區、小城鎮和新型農村社區”三位一體的新型城鎮化發展模式,2017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7.03%,縣城面積達62平方公里,建成新型農村社區88個,20餘萬農民過上社區化生活,復墾土地1.3萬畝,累計騰出土地指標近萬畝,被評為山東省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示範縣。

一、試點目標

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圍繞實施新城鎮化高質量發展,加快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新舊動能轉換、鄉村振興步伐,分階段分步驟,積極穩妥推進各項試點任務,到2020年,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取得明顯成效,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常住人口全覆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年均增長2個百分點,2020年達到54%,12萬農業轉移人口在縣城和小城鎮落戶,建成農村新型社區150個左右,發揮在四省交界區域示範帶動作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

二、試點任務

(一)新型城鎮化引領帶動鄉村振興。探索城鎮化與鄉村振興互動發展機制,從資金、人才、金融、產業、設施等方面構建城市支農新機制。加快城鄉產業體系對接,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到2020年,建成3-5處田園綜合體,打造60個電子商務專業村、10個電子商務專業鎮,建成旅遊專業村30個、旅遊強鄉鎮7個,成功創建山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充分發揮山東省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示範縣作用,2020年建成5000人以上新型農村社區18個、美麗鄉村實現全覆蓋。大力推進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向農村延伸,加快實施農村“七改”工程,2020年農村汙水處理率達到60%,“戶戶通”基本完成。

(二)深化實施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省級試點,2018年所有村居基本完成清產核資、成員資格認定、股權量化和股權設置,2019年所有村居建立農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到2020年,年集體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居達到50%。規範農村土地流轉,推動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健全縣鄉農村土地流轉交易服務平臺,探索成立土地銀行,開展農村產權抵押、擔保貸款。建立農村宅基地使用激勵約束機制,對超出規定標準的宅基地實行階梯收費。探索建立農村宅基地交易流轉制度,對於把規定標準內宅基地交給村集體管理的,可在縣城、鄉鎮駐地或中心社區優惠購買商品房。

(三)產城融合塑造城鄉發展新動能。以實施新舊動能轉換“十大工程”為抓手,加快產城一體、共同發展。推進長壽食品小鎮等“三鎮九園”建設,爭創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大力發展大健康、現代高效農業、新能源新材料等8大重點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15%以上,到2020年突破700億元。提升城鎮承載能力,統籌配套供水、燃氣、熱力、汙水、垃圾等基礎設施,順應產業發展需求,加快水利、交通、能源、信息等生產性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功能。加大科技創新,充分發揮山東省科學院、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院士工作站等創新平臺作用,建立創新基金,引進兩院院士、千人計劃、泰山學者等各類高端人才10人以上。大力推動返鄉創業,吸引人才、技術、資金等要素迴歸,探索創建“返鄉創業銀行”,到2020年全縣新增返鄉創業就業人員3萬人。

(四)加快建設四省交界區域中心城市。重點打造單縣古城、南部新城、經濟開發區和浮龍湖旅遊度假區,2020年基本消除城區成方連片棚戶區。積極實施擴權強鎮改革,依法下放部分行政審批權和執法權。探索建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標準體系,實施城鄉來去自由的戶籍政策,建成政府、企業和個人合理的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推動養老、醫療、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全縣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每年落戶城鎮4.5萬人。加快德上高速、518國道、第三汙水處理廠、地下綜合廊、海綿城市、裝配式建築、智慧城市等重大設施建設,完善供水、電力、燃氣、熱力、雨汙分流管網配套,規劃建設單縣通用機場、菏徐高鐵、菏徐鐵路、合菏高鐵、東漁河航道,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

(五)推進生產生態生活環境綠色發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路長制”,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到2020年PM2.5濃度降至55微克每立方米以下,重點河流、集中式飲用水水質穩定達標。加強農村面源汙染防治,全縣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穩定。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實施林業綠色革命,推進城鎮綠化、農田林網和綠色生態廊道建設,提升生態涵養建設水平,積極創建國家森林城市。2020年建成高品質低碳智能住宅小區700萬平方米以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5平方米。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縣委書記、縣長任組長,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任副組長,住建、發改、國土、環保、農業等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

(二)明確責任分工。制定綜合試點任務分工方案,明確分階段的目標任務和工作措施,落實部門責任。縣直有關部門切實履行職責,制定完善相關改革舉措和政策措施。

(三)健全推進機制。定期總結經驗,重大問題及時向上級報告,確保工作有序開展。建立目標責任制度和糾錯機制,落實風險防控措施,對試點工作定期開展諮詢論證和跟蹤評估。完善監督考核機制,切實把各項政策落到實處。

(四)強化資金支持。積極向上爭取政策、資金、項目,整合各類資金及項目,捆綁使用、集中投放;拓寬新型城鎮化建設投融資渠道,引導民間資本有序進入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和公共服務領域,為綜合試點提供全方位支持。

鄄城縣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

工作方案要點

鄄城縣位於山東省西南部,轄15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總面積1032平方公里,人口92萬,孫臏旅遊城是國家AAAA級景區。近年來,鄄城縣緊緊圍繞“兩軸三片、一城五鎮多點”的城鎮規劃體系和“中心城-小城鎮-美麗鄉村”三級城鄉居民點規劃體系,全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全縣建成區面積達到28平方公里,累計實施房地產開發面積576萬平方米,縣城綠化面積達到1060萬平方米。

一、試點目標

重點圍繞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城市承載能力提升、產城融合、鄉村振興、投融資、土地管理等主攻方向,構建形成人口布局優化、產業支撐有力、城鄉融合互動、改革紅利釋放的城鎮化發展格局。到2020年,資金、土地等要素保障顯著增強,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基本建立,建成3個產城融合示範區,累計實現5萬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0%,城區規模達35平方公里、26萬人。

二、試點任務

(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建立健全城鄉統一要素市場,推進城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到2020年,市級專業村達到200個、規模以上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100家,建設1條黃河風情帶、2個田園綜合體、2萬畝優質雜糧基地;打造1個鄉村旅遊集群片區、3個鄉村旅遊園區;成功創建全省電商示範縣、形成10個電商鎮、50個電商村;實現農村文體廣場自然村全覆蓋,汙水處理率達到100%,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完成,新改建農村公路812.2公里、大部分村莊實現戶戶通、成功創建全省“四好農村路”示範縣;閻什、富春、大埝3個“兩新”試點鄉鎮,基本建成配套齊全、生態宜居、人口聚集的新型小城鎮。

(二)搞好宅基地“三權分置”試點,拓展城鎮化發展空間。我縣是全市唯一的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試點縣,通過試點,可以集約節約利用土地,全面盤活農村資產,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帶資進城能力,促進鄉村振興和城鎮化進程。2018年,盤活低效用地2000畝,土地利用粗放勢頭得到遏制;2019年,盤活低效用地3000畝,城鎮化的土地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2020年,盤活低效用地5000畝,基本滿足城鎮化用地需求,城鎮化發展空間全面拓展。

(三)創新城市更新新方式,提高城市綜合承載力。暢通城鎮落戶渠道,建立多元化可持續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到2020年轉移農村人口5萬人、城鎮化率達到50%左右。緊緊圍繞將縣城區打造成“菏澤都市區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富有文化底蘊的現代田園城市”的目標,加大城市投入力度。按照“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原則,到2020年,建成歷山公園二期、金山公園、濮水公園,新增綠化165萬平方米,中心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7%,成功創建省級園林城市;規劃建設鄄鄆高速公路、G240保臺線繞城段、舜耕路南延至菏澤市區人民路、董口和舊城兩座黃河大橋及其連接線等重大基礎設施;改造城區道路50萬平方米、打通斷頭路15條、鋪設雨汙管網245公里,實施路口渠化、建設海綿城市、“智慧城市”;到2020年城區基本消除成方連片棚戶區。

(四)探索產城融合新路徑,增強產業支撐能力。以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為導向,立足打造“工業新城、城市新區”,實現產城融合。三年完成園區企業新一輪技術改造,每年新增省級以上創新平臺2家,申報省級高新技術企業3家。重點發展能源化工、生物醫藥、紡織服裝、發藝品、戶外休閒用品和電子商務等主導產業,積極引進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設備製造等新舊動能轉換項目。到2020年底,產業集聚率達到88.5%,工業總產值達到1192億元,三年新增就業崗位1萬個。加快實施中藥健康小鎮、孫臏兵法小鎮、雷澤湖休閒小鎮和風電產業園、瑞鷹醫藥化工產業園、戶外休閒產業園、化工產業園等建設。每年引進院士、國家“千人計劃”專家、長江學者等高端人才2人。大力推進金融支持工業強縣“131”工程,實現信貸總量增長10億元以上。積極推進就業,全縣每年城鎮新增就業7000人以上,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以內。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以縣委書記、縣長任組長,分管縣級領導任副組長,國土、住建、農業等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工作。

(二)細化責任分工。以項目化管理機制保障試點方案落實,由試點方案確定的各項任務的牽頭單位,將試點任務目標細化分解,制定分項實施方案,明確階段性目標任務,定期或不定期開展試點考核。

(三)強化要素保障。加大財政支持試點工作力度,確保用地供給指標,做好智力支持,加強人才儲備,積極利用外腦,對鄄城試點工作進行研究指導。

(四)加大資金投入。發揮財政資金主導作用,創新PPP模式,引導金融機構、社會資金等積極參與城鎮化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