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特殊風俗

過番幫

泉州是我國著名僑鄉,早在唐朝時期,泉州人就出洋謀生。隨著過番人數的不斷增加,泉州逐漸形成了幾種民情風俗:

“ 送順風 ”

泉州人出洋過番之前,親戚朋友鄰居會前來贈送雞蛋、線面、茶葉及藥物等禮品,俗稱“送順風”,寓意出洋乘船一路順風之意。眷屬要煮“四果雞蛋”為其餞行,以求在番邦有圓滿美好的結果。初出洋的人,要隨身帶上家鄉的井水和泥土,以“飲水思源不忘故土”,並祈求適應異國水土生活;如出洋投親靠友者,則要帶上竹葉心與鉛錢片,意在與所投靠者有“緣分”;出洋者臨行前,還要到祖祠點幾炷香,辭拜列祖列宗,這叫“拜公媽”,寓意牢記“搖籃血跡”。當出洋者走出大門後,父母或妻室要呼其名字,叫他返回家中再走,意思是“不要一去不回頭”,不要忘記家庭。

“脫草鞋”

以前農村人上山或外出打工大都穿用稻草制的空氣鞋。“番客”迴歸故里,家中親人要為其脫下腳上的草鞋(雖然“番客”回家大都已穿皮鞋了,也叫“脫草鞋”)洗塵接風。親友鄰里前來送雞、蛋、線面及土特產,甚至設宴請客,俗稱為“番客”“脫草鞋”。“番客”則以禮相待,回送香皂、針線、布料、衣服、“紅包”等禮品表示謝意。通常以送針送線為尚禮,有情誼綿長之意。

家鄉的特殊風俗

“引水魂”

這是個別儀俗。大凡“番客”總是不忘故里的,在外奔波數十年到年老了總想提前返回故鄉,這叫“落葉歸根”。但是有些不幸客死他鄉,骨埋異域者,親眷為讓其魂歸故里,便要舉行殯葬歸虞儀式,即設置紙船放於海上或江上,紙船裡插上死者衣服一套,由道士選擇時辰作法,拉上衣服,扮為“魂身”,祭敬點香後置於“魂轎”(用紙篾製成),引其魂入祖廳宗祠,俗稱“引水魂”。

家鄉的特殊風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