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融寶:數字經濟時代,互金企業應承擔起開拓者的責任

近日,中美貿易戰乃至全球貿易戰重啟信號使得資產市場一片風聲鶴唳,全球股市大跌也在預期中成為現實,甚至有業內專家喊出隨時可能爆發經濟危機的言論。整個世界都在懵圈之餘,我國對外發聲則態度非常明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貿易戰,中國有這個底氣。

真融寶:數字經濟時代,互金企業應承擔起開拓者的責任

數字經濟在“中國製造2025”中起到關鍵性作用

數字經濟時代,中國正從跟跑者、並跑者向領跑者轉變已成為全球共識。中美實力對比,一直是網絡熱點話題,尤其是在《厲害了,我的國》紀錄片中,中國製造的實力和創新力得到了清晰的展示。我們需要正視與美國的差距,但亦不用妄自菲薄,中國在數字經濟時代,已經具備了與美國分庭抗禮的底氣。

據國家工信部直屬研究機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日前發佈的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27.2萬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達到32.9%。數字經濟,成為近年來中國發展最快、創新最活躍的經濟領域。而這場數字經濟盛宴,必將成為整個中國製作乃至社會發展的驅動力。

2017 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要推動“互聯網+”深入發展,並首次明確促進數字經濟加快成長的要求。2017年末,中國互聯網大會上,數字經濟論壇成為最受業界關注的分論壇活動,螞蟻金服、陸金所、真融寶、摩拜、滴滴出行、華為等多行業的頭部企業入選“中國數字經濟指數”樣本企業,他們將成為中國未來貿易戰的排頭兵,承擔著所屬領域數字經濟時代開拓者的社會責任,為“中國製造2025”強國戰略提供創新力量。

數字經濟劍指“金融普惠” 頭部企業實踐意義重大

回到全球貿易戰事件,中國代表以“人民根本和長遠利益”為首要目標的態度讓國人非常支持,美國以犧牲國家信用為代價,主動發起全球“非市場化競爭”必將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敗筆。

“數字經濟時代來臨是隨著網絡高度發達與普及趨勢下不可逆的進程。美國仍以傳統全球經濟霸主思維,以單邊制裁的方式遏制他國發展明顯是不理智的。”擁有20年全球資本與金融管理經驗的真融寶董事長吳雅楠博士表示:數字經濟具有數字化、網絡化、全球化、知識化、智能化、開源化的特徵,必將改變世界傳統經濟格局,縮小全球各國經濟差距,普惠金融時代也將加速到來。

5月27日,阿里巴巴馬雲在“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中表示要啟動網絡扶貧策略,用大數據助力精準扶貧。他表示,要實現中國14人口的全面扶貧是一件了不起的創舉,扶貧、脫貧和致富是三個不同的東西。扶貧給人以魚,脫貧授人以漁,而致富是給大家造魚池、魚塘,這是三件完全不同的事情。而互聯網,數字經濟給了我們一個真正可行性的辦法。

數字經濟趨勢不可逆轉 全球貿易戰將沒有贏家

數據顯示,2017年數字經濟對我國GDP的貢獻已達到32 .9%,創造的就業機會超過總數的20%。目前中國還有3000萬貧困人口,在未來的3年內,國家層面要實現貧困地區全面小康,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或許不僅是經濟發展的第一引擎,還將可能成為全面脫貧的重要推手。

京東金融CEO陳生強在“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表示,發展數字經濟的關鍵是要實現企業與新技術的融合。企業一方面需要自身不斷加大技術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科技公司提供企業服務助力。

螞蟻金服董事長井賢棟更是大膽預測,到2020年,數字經濟或將會成為經濟發展的第一引擎,併成為全面脫貧的重要手段;到2049年,中國有望引領新的技術革命浪潮,全面建成科技強國。

真融寶創始人吳雅楠認為,金融天生就是數字經濟。新金融或者說金融創新,加上數字經濟,它有兩個本質特點,其實就是互和聯。“互”代表了大家互聯互通,普惠化,小微和碎片化。“聯”是新的思維,帶來了端口對我們人個性化有效率的服務,個性化的服務以及透明化的服務。

因此,業內預測在未來30年裡,“數據”將成為生產資料,“計算”將會是生產力,“互聯網”是一種生產關係。而在這個發展的過程中,技術創新將成為引領互聯網金融發展的一大關鍵。

互聯網讓世界的距離更近,數字經濟的國際化影響也在逐漸增大。美國單邊發動全球貿易戰的行為無異於“閉關鎖國”,數字經濟是社會進步的產物,未來趨勢不可逆轉。歷史不斷證明,誰阻礙了社會的進步,誰就將被趨勢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