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最真实的爱马人——“爱马农夫”张海龙,他是如此爱着马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大街小巷里已经看不到马的身影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对马的喜爱就消失了,相反,在赛马场、在俱乐部,或者是在田园中,马的英姿飒爽和忠诚温厚依然吸引着人们。
身边最真实的爱马人——“爱马农夫”张海龙,他是如此爱着马

▲张海龙和他的爱马

当今社会,猫和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人们出门喜欢牵着狗或者抱着猫,与小动物一起玩耍其乐融融。但是您知道吗,就在一百多年前,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动物还不是狗,而是马。马车一直都是古代人们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自古以来,马和人的关系既像是家人,又像是肝胆相照的兄弟。早在古罗马时代,赛马就成为一项重要的竞技运动,而在中国,“田忌赛马”的故事也广为流传。可以想见,在那个时候,马已经完全融入了人们的生活。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大街小巷里已经看不到马的身影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对马的喜爱就消失了,相反,在赛马场、在俱乐部,或者是在田园中,马的英姿飒爽和忠诚温厚依然吸引着人们。

在平谷区就有着这么一个田园,一个土生土长的平谷人养马几十年,在国内多次赛马比赛中夺得冠军,甚至在国际比赛上也拿过大奖。他诙谐地自称为“爱马农夫”,他就是赛马爱好者张海龙。

身边最真实的爱马人——“爱马农夫”张海龙,他是如此爱着马

▲张海龙经常去草原遛马

“老炮儿”激起赛马情

与张海龙见面是在他自己开的太后回故里民宿里。来到平谷山区著名的太后村,还没见到“爱马农夫”其人,却已经看到了他的马场。一匹匹骏马迎着朝阳在圈起来的马场中悠闲散步,迎面而来的是“风吹草低”的闲适感,这是城市中绝对没有机会看到的美景。

张海龙本人让你很容易将他与运动健将联想到一起。他皮肤黝黑,身材壮实,讲话的声音也格外洪亮。一见面,就热情地招呼我们尝一尝平谷有名的“太后煎饼”,这是当地闻名的特色美食,味道确实独一无二。张海龙就是在太后村土生土长,而他与马的情缘,也可以从这里说起。

当今在城市里,已经鲜有人养马了,但是在农村,马还是人们最忠诚的帮手。张海龙生活的地方也是这样,小时候村里面就有马,他的家里也养马。“从小就和马亲近,喜欢马。”张海龙笑着回忆起童年。如今,他已经有了自己的马场,并且拥有属于自己的三十多匹骏马,成为一名专业的马术爱好者。

从单纯喜欢到专业玩马,缘于一次令他终身难忘的旅行。时间拉回到1998年,那时候张海龙还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子,一次去山丹军马场旅行的偶然机会,一匹当地的土马驮着他翻越了祁连山。4000多米的海拔,4000多米高的悬崖峭壁,地势凶险。最让他记忆深刻的是高原上雪水化成的冰河,在这种状况下,那匹马就这样从头到尾驮着他翻越了高山。这令他有些难以置信,但更多的是感动。“那匹马对我触动很大,当时我就把它买了下来。”张海龙至今提起这匹马还感触颇深,马身上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他深深折服,自此他对马的喜爱便更加不可收拾。

身边最真实的爱马人——“爱马农夫”张海龙,他是如此爱着马

▲张海龙骑马照

那匹带着张海龙翻越祁连山的马,花了整整两万块钱,光运费就一万块。在1998年这绝不是一笔小数目,但是对于年轻时的热血和冲动,如今的张海龙并不后悔。后来,他给那匹土马起名叫“老炮儿”,一个颇具老北京味道的名字。这是张海龙的第一匹马,“老炮儿”一直陪伴他度过了16个春秋,这是多少金钱也换不来的深厚感情。

在“老炮儿”身上,张海龙看到了一股毅力和冲劲,他自己也爱上了这股劲头。不光养马,他还开始赛马。一般来说赛马手和练马师是两个不同的工种,但是张海龙两者皆能驾驭。他喜欢马,所以能清楚地摸透马的习性,一点一点地调教和驯马,即使有摔打和受伤他也乐在其中。骑上马后,张海龙又是一个赛马好手。早在2007年他就拿到了专业骑手证,参加了国内甚至是国际上的多项马术比赛并且拿到了冠军。

世界上有很多人,也有很多种爱好,但是能将爱好坚持到底,还能做出成绩,实属不易。张海龙觉得,“做一件事情就要有始有终。”从国产马开始,他不断钻研,又在马的品种方面研究颇深。如今,他的马场里还有美国进口的夸特马,以及从澳洲、英国进口的纯血马。未来他还计划要做到更好,将一群同样爱好的人聚集起来,以马为媒宣传家乡,让平谷的魅力为更多人所知晓。

身边最真实的爱马人——“爱马农夫”张海龙,他是如此爱着马

▲小马驹

马术进校园“从娃娃抓起”

张海龙对马的喜爱也影响到了自己的孩子,“虽然他年纪不大,但是骑马已经是一把好手。”张海龙笑着说,看着稚嫩少年模样的儿子骑马,自己也受到了启发:“应该让更多的青少年有机会接触到马术,学习骑马这项运动。”

古人说:“养马比君子。”这是中国人早有的仁爱观。古时候,马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很多人家里,马属于重要的财产,所以人们对马一直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一匹好马,当它认定了自己的主人以后,就会忠心陪伴,一生一世都不会改变,比君子还要君子,因此就有了古人说的“养马比君子”,用来比喻君子美好的德行。

当今社会,虽然人们已经不再需要以马来代步和劳作,但是骑马单纯作为一项运动,也对身体健康和思想品质都有极大益处。“马和别的动物不一样,它有天生的竞争精神。”张海龙说,但凡把两匹马放在一起,它们就一定要争个高低。而且,马还拥有坚毅的品质,“马就算是累死,腿断了,它也要往前跑。”张海龙说,马的血液里就没有“偷懒”这两个字,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竞争精神。

身边最真实的爱马人——“爱马农夫”张海龙,他是如此爱着马

▲马场

因此,如果从小就和马接触,对小孩子来说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和健身房里的运动不同,骑马能够和大自然接触,还能和马沟通。”张海龙觉得,骑马能够欣赏沿途风景,和大自然亲密接触,这是其它运动方式没有的优势。当然,骑马也不像是看起来的那样简单,“对腿部力量,全身的平衡能力都有严格要求,头脑一定要冷静。”张海龙说,马毕竟是动物,有一定不可控的因素。坐在马鞍上,看似全身放松,但其实全身都要有力,尤其是腿部力量要掌控好。如果马突然受惊,也要保持头脑冷静,及时给马下达正确的指令。

坚持练习骑术,可以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在与马接触的过程中,孩子们还可以和马一起成长,被马血液里流淌的竞争精神和忠诚所熏陶,对身心健康发展都有好处。“现在校园里,因为骑马运动费用昂贵,学生们没有机会接触到马术。”张海龙说,这就是平谷马术协会举办“马术进校园”活动的初衷。协会可以为学校提供场地、教学马和马术教练,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触到马,亲身体验马术运动。“现在很多孩子都不愿意运动,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爱上马术这项运动,从而多和大自然接触。”张海龙说道。

目前,平谷区马术协会已经开班教学,和学校合作,致力于将马术带进校园。未来,张海龙还将在青少年培养方面做出努力,为马术的宣传与传承奉献力量。

身边最真实的爱马人——“爱马农夫”张海龙,他是如此爱着马

▲马术协会参加平谷桃花节活动表演马术

平谷桃花节“飞马”表演

与张海龙交谈除了能感受到他对马的热爱之外,还能感受到的是他对家乡平谷的深厚情感。年轻时在外工作了几年后,他还是选择了回到家乡,开了一家农家乐,还将它的名字定为“回故里”,意味着回到故乡。

借助自己的心头之好来宣传家乡也是有理可循的。张海龙告诉笔者,一直以来,马都有着特别的象征意义。在国际外交上,马也一直是连接国与国之间的纽带。土库曼斯坦总统赠送给中国“汗血宝马”、法国总统送给中国一匹来自法国共和国卫队的卫队马、蒙古国总统赠送的两匹蒙古马,并且在英国,皇家的最高礼遇就是乘坐马车。

不仅仅是在国际上,在中国马也一直都被人认为是坚毅和忠良的象征。龙马精神、马到成功、一马平川等等耳熟能详的成语数不胜数。就连中国旅游的标志也采用了经典的“马踏飞燕”的形象。不仅如此,据张海龙介绍,北京平谷与马也有着不一样的渊源。平谷有不少地名都是以“马”字命名的,比如马常营、马坊、望马台,包括平谷区的标志形象都是一匹飞马。追本溯源,张海龙说,古代时候的平谷就是养兵之地,兵与马百年来都是不可分割的,马坊镇过去就是皇家的马房。因此,龙马精神也成为平谷的精神支柱。

身边最真实的爱马人——“爱马农夫”张海龙,他是如此爱着马

▲张海龙和他的夸特马领跑先锋

秉承着这个想法,张海龙坚定了以马为媒,宣传家乡的信念。2016年,以张海龙为主导,带领着平谷150多个养马主,共同成立了北京市平谷区马术运动协会,成为平谷第一个马术组织,也是北京第二个在民政局注册的马术组织。协会创办后,趁着平谷一年一度著名的桃花节之际,举办了第一届桃花节马术活动。活动包括美国AQHA西部马术联赛、环中马术联赛、百人骑马观桃花游行活动,来自山东、吉林、内蒙等全国各地的马术爱好者专门赶来参加了这次活动。

活动总共进行了三天,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观看。不过,这次活动也耗费了张海龙不少精力和财力。作为平谷区马术协会会长,活动的策划和实施都要他来操持,举办活动的全部费用也都由他自掏腰包,桃花节马术活动总共花费了四十多万元,都是张海龙独自承担。不过,他对此倒是毫无怨言,“就是想把平谷地区的马术爱好者都召集起来,走上正轨,带着大家一起去参加比赛。”

今后,张海龙还将带领着平谷马术协会继续努力,以马为媒,将平谷区的马术爱好者召集起来,为家乡“飞马”平谷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身边最真实的爱马人——“爱马农夫”张海龙,他是如此爱着马

▲张海龙正在筹建中的乡间民宿

与马为友 乐在其中

每一天繁忙的工作过后,最让张海龙身心愉悦的事情就是骑马,“和马待在一起,是我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候。”张海龙说,骑马能卸去他一身所有的疲惫和压力,如果没有工作,他可以做到每天骑马,毫不厌倦。

“马是有灵性的,通人性的动物。”张海龙说,马的智力相当于人类五岁的小孩儿,“如果是小孩子上马,马就会很安静,不会踢人。”如果是会骑马的人上了马背,马也能感觉到并给出反应。马与人之间的这种默契感是独一无二的。张海龙向笔者讲述了一个故事。在国外有一匹马因病双目失明,却还能够根据骑手的指令顺利地跳障碍。对于马来说它的世界是一片黑暗的,对于骑手来讲也有很大风险性,但他们却能够做到,这完全依靠的是信任感。

这种信任和默契就是马术运动最有魅力的地方。张海龙说:“别的运动可能会有一个极限,但是马术运动没有极限,只会更快。”这是因为马和人之间的团结协作,人与马不断地了解对方,人就能够挖掘更多马身上的潜力,从而共同进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初张海龙是被马天然的竞争精神和坚持不懈所吸引,养马之后,他终日与马为伴,更欣赏马忠诚温良的品质。张海龙觉得骑马是一个有意义的爱好,既能亲近自然,又能锻炼身体。其实对于马来说,遇到他这样识马赏马的默契之人也是一种幸运。

现在,张海龙正过着现代人最向往的日子,在美丽的田园中有一家农家乐,拥有自己的马场。未来,他还计划开一家民宿。也许很多人不能适应缓慢的乡村生活,但是对张海龙来说,有马就足够。与马为友,他乐在其中。(来源:京郊日报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