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現在的鋰電池都不適合造量產電動車?

除了能量密度和充電時間兩個人盡皆知的難題,這還不是影響電動車運行穩定的關鍵因素,關鍵點是這兩個:容量衰減和熱穩定性

1.鋰離子在正負極移動不是直線,而是不規則運動,它會持久性損害電池內部介質的晶體結構,最終導致容量衰減。

為了縮短充電時間,車廠採用的加大電流電壓的過充模式,對電池性能的影響最大,特斯拉三元鋰電池在超級快充模式下衰減極快,2,3年就沒法用了。目前所有的快充技術都會對鋰電池容量造成損害。

如果不用快充,正常的充電速度是6-12個小時,慢的你懷疑人生,關鍵里程還短。

2.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會釋放出大量的熱,幾百公斤電池組的熱管理系統運行的高效性和穩定性就很關鍵

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高,但是高溫性能差,自身溫度在250-350℃時就開始內部分解,對電池組的熱管理系統要求特別高,目前只有特斯拉採用三元鋰電池造車。

上古神器磷酸鐵鋰電池耐高溫,可耐受500-600℃,但能量密度不高(量產電池目前的極限是170wh/kg,三元鋰超過300),在低溫下放電之後,電池容量衰減很快,且無法恢復到常溫容量,北方冬天開這車裡程衰減嚴重。

錳酸鋰電池低溫循環性能更穩定,能量密度更高,單位體積能量可以比磷酸鐵鋰高25-30%,但不耐高溫。

而且,所有鋰電池正常放電溫度在-20°~60°之間,超過這個範圍性能就會下降。

綜上,鋰電池現階段無法解決的問題:容量衰減快,低溫性能差,熱管理難度大,充電速度慢。

簡單講,垃圾。

從特斯拉到比亞迪,現階段純電動車的電池都是垃圾。目前鋰電池只適合作為燃油機的補丁,輔助動力,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混動都是唯一可行的模式。

現在的電動車沒有補貼都活不下去,國家的補貼方式又太粗放了。國外都是把錢投資給技術研發,而我們是直接把錢按人頭給,你賣多少輛車,不管好不好,都給幾萬甚至幾十萬的補助,導致大量騙補企業順著牆根往外冒,舉個例子就能明白,眾泰汽車2015年的淨利潤是9.68億,而它的新能源補貼是11.41億。

當代大型生活喜劇,眾泰靠著COPY節省幾個億的設計成本,最終是靠補貼盈利。

為什麼說,現在的鋰電池都不適合造量產電動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