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真實情況

真實的宋朝“楊家將” 說是宋朝有一金刀令公楊業,又稱楊繼業,有七個兒子。第六子為楊六郎,名楊延昭。六郎生子名文廣,文廣之子為宗保,宗保的兒子叫懷玉。“楊家將”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其全家忠勇報國的精神感天動地。但歷史上真有”楊家將”的史實嗎?據正史記載:史記載,北宋確有楊繼業與潘美二人,但民間所傳之楊業與潘美(小說將其改為潘仁美)的各種恩恩怨怨卻都是編造的。楊業(繼業)與潘美並無仇恨.在陳家谷強逼楊業進軍,後又撤走接應部隊的人是王一。宋史雲,王一系名門之後,雖有戰功,但“性剛愎”,“以語激楊業,業力戰,陷於陣,一坐除名,配隸金州”。在演義之中壞透頂的潘仁美(潘美)並沒有那麼壞,他並沒有象演義、小說中那樣按兵不動,射殺楊七郎。他在陳家谷戰役中的過錯,主要是誤信了王一的一面之詞。宋太宗趙光義在事後追究處理責任人時,僅把潘美降三級。對負有主要責任的王一“除名,隸金州”。關於楊業七子之說以往的小說,影視都稱楊業有七個兒子,分別是楊延郎、楊延浦、楊延訓、楊延環、楊延貴、楊延彬、楊延玉。其中楊延玉一直跟父征戰,在陳家谷一戰中陣亡。其餘,延郎為崇儀副使;延浦、延訓同為供奉官;延環、延貴、延彬同為殿直官。他們一生均善終,無一人流落外邦,或死於奸臣之手。楊六郎應該是楊大郎,楊宗保應該是楊文廣。在“楊家將”的傳記中,最有名的就是楊業、楊六郎和楊宗保,但六郎及宗保與歷史原貌也有差距。楊六郎(楊大郎)是楊業的兒子楊延郎,不是楊業的第六子,而是長子。他死於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5年)宋史上說他,“智能善戰,號令嚴明,與士卒同甘苦。遇敵必身先行陣。在邊防二十餘年,契丹憚之。”   

楊家將真實情況

      

楊宗保應為楊文廣。宋史記載,文廣系楊延昭之子。“以班行討賊張海有功,授殿直官。”曾被范仲淹收為部下,後跟狄青南征,最後官至定州路副都總管,遷步軍都虞侯。所謂的“楊門女將”,正史中一點影子都找不到。宋史楊業傳中只收錄楊業及其子延昭等七人,和其孫文廣一人,無一字提及楊門婦女。而且專收婦女的北宋“烈女傳”中有四十名奇女子也沒有一人出之楊門。可見小說演義與真實的史實有相當的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