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安慶移居天津的葉家:城市化福利

離開安慶移居天津的葉家:城市化福利

年輕的葉篤正先生

19世紀60年代,東南長江邊幾座名城九江、安慶、江寧(南京)先後被太平天國佔領。清帝國失去了賦稅重要來源的膏腴之地,一些大戶人家也在戰亂中僥倖逃出家鄉。

安慶城的葉坤厚的家族是逃難者之一,逃出安慶城後,他參加了李鴻章的淮軍,因戰功而當了官,帶著全家隨著仕宦地的變動輾轉各地。幸運的是,他仕途順利,當過道臺;他的長子葉伯英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官至陝西巡撫。

1890年,湘淮軍已經鎮壓了太平軍,東南諸省重歸清廷的統治,這一年葉坤厚、葉伯英父子接連去世,按照傳統風俗,他們的後代將兩位大官的靈柩運回安慶老家安葬。但在故鄉,他們遭到了宗親的勒索。族人好不容易碰到這樣的好機會,他們把葉伯英的後代軟禁在祠堂裡,問他們要錢,或者建學校,或者買地,否則不許葉家父子的棺材下葬。死者的子孫最後答應了。但從此,這家人再也不回故鄉。

葉伯英的兒子葉元琦沒有功名,花錢捐了個候補道。因為在同鄉的關係,葉元琦投靠了李鴻章第一紅人周馥的兒子周學熙。周學熙是近代著名的實業家,初為袁世凱的幕僚,後任天津道、長蘆鹽運使,在天津辦商品陳列所、植物園、天津鐵工廠、高等工業學堂等。他開辦的灤州煤礦公司後與英商投資的開平煤礦公司聯合,組成開灤礦務總局。——這大概是中國近代較早的中外合資企業。

天津當時是中國北方最大的航運、金融、工業、商業中心,葉元琦因為在周學熙手下做事,於是全家定居於天津,他和他的兒子葉崇質先生投身到工商業界。自此,葉家大富,積累的財富遠遠超過了當道臺和巡撫的祖父和父親。在這座開放的大都市裡,葉崇質的十二個兒子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其中最優秀的是“南開五兄弟”:葉篤義(兄弟中排三,原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民盟副主席) 、葉篤莊(行五,農業經濟學家),葉篤廉(後改名葉方,行六,曾任中央黨校理論部主任職位),葉篤正(行七,中國氣象學主演奠基人,曾任中科院副院長),葉篤成(後改名方實,行九,曾任新華社國內部主任),這五人都是從南開中學畢業後,考入國內外名校。

美籍中國史專家、葉篤莊的女婿周錫瑞先生敏銳地分析到,葉家移居天津這個中國北方工商業中心,是這個家族得以興旺最為關鍵的歷史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