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綠、白、灰……民國時期,六和塔邊山水間「驚現」西式花園洋房!

红、绿、白、灰……民国时期,六和塔边山水间“惊现”西式花园洋房!

红、绿、白、灰……民国时期,六和塔边山水间“惊现”西式花园洋房!
红、绿、白、灰……民国时期,六和塔边山水间“惊现”西式花园洋房!

之江別墅是一個群落概念,是指之江大學舊址內原校長們及教授們的別墅住宅和花園洋房的總稱。它坐落於秦望山南的幽山靜谷,層疊緩坡,充滿山林野趣和自然風韻,為杭州之唯一。

之江大學這所外國教會大學自從1928年由李培恩主持後,把原來只有百餘名學生的高等學校,發展成為擁有文工商三個學院、學生達千餘名的綜合性大學。

為此,校長李培恩千方百計地廣攬天下才俊,聘請國內外的一些之名教授來之江大學授課,如經濟方面的陳世振、徐宗濟、胡寄窗等,文學歷史方面的胡士瑩、陸維釗,任銘善,潘錫究、應尚才、錢鍾祥、陳植、徐次達等,圖書學方面的潘甫澄等,體育學方面的張強鄰等。

這些教授們培養出了諸如教育家林漢達、翻譯家朱生豪、名報人金仲華及名作家郁達夫等畢業生,這正應了中國的一句古諺:名師出高徒。

教授們來了,校長李培恩忙了。他想方設法要為這些人才找個好一點的房子,把他們安頓下來,安心教書,培養人才。於是,在之江大學近600畝(合40萬平方米)的土地上,有了頭龍頭的家屬宿舍區,有了二龍頭的別墅區,有了之江大學在杭州城內的一些小樓。

红、绿、白、灰……民国时期,六和塔边山水间“惊现”西式花园洋房!

西洋別墅

在之江大學內,不僅有五間頭、十間頭這樣的青磚排屋樓房,也有紅房子、綠房子、白房子、灰房子那樣的西式花園洋房……這些華屋美室大多供教授們居住,使他們在六和塔邊的山水之間有個舒適的家。

红、绿、白、灰……民国时期,六和塔边山水间“惊现”西式花园洋房!

青磚小樓

之江大學的教授別墅建成年代較早,如二龍頭的上紅房、下紅房、灰房子等都建於20世紀初期,頭龍頭的別墅洋房等都建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依山取勢,歐風濃郁,西洋風格鮮明。

红、绿、白、灰……民国时期,六和塔边山水间“惊现”西式花园洋房!

上紅房

以上紅房為例,圓拱門內廊,磚雕柱子,山花門楣,磚砌窗框,壁爐煙囪,濃烈色彩,用料取材,無不透出西方在華早期教會建築的氣息和痕跡。

红、绿、白、灰……民国时期,六和塔边山水间“惊现”西式花园洋房!

尖廊之門

同時,這些別墅洋房依山面江,佈局合理;雄踞山麓,錯落有致;環境靜謐,滿目翠綠。當年建校時栽種的花草樹木,近百年後已是古木參天,綠樹成蔭。故此,稱它們為民國時期杭州絕無僅有的西式山地別墅和純正的歐式花園洋房,實不為過。

红、绿、白、灰……民国时期,六和塔边山水间“惊现”西式花园洋房!

記窯之磚

红、绿、白、灰……民国时期,六和塔边山水间“惊现”西式花园洋房!

界碑之石

由於之江別墅悠久歷史、建築風貌、人文內涵、環境特色及保存的相對完整性,故而與之江大學的其他建築一起,榮獲世界近代學府建築完整保護第二名,2006年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