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女孩欲跳樓,「反正他們有了弟弟」:二胎家庭養育守則!

14歲女孩欲跳樓,“反正他們有了弟弟”:二胎家庭養育守則!

頭兩天看了一個新聞,現在想起來都讓我這個二胎媽媽心有餘悸。

杭州一14歲小女孩爬到了自家窗外,想要跳樓自殺,最後被警察幽默勸下。

雖是虛驚一場,可想想24層樓那麼高,真掉下去,祖國的一朵花又沒了。

在交涉時,她反覆強調,“反正他們有弟弟了,我跳下去他們也不會傷心。”

唉,看來又是一個“偏心”的二胎家庭引出的問題。弟弟出生後,女孩覺得媽媽偏心,於是想通過這種極端的方式來博得家人的關注……有點心疼她。

開放二孩政策後,大寶因為覺得父母更關愛小寶而偏走極端的,這已經不是個例。

武漢的9歲女孩覺得媽媽更愛弟弟,於是帶著小表妹離家出走了……

青島有中小學生成立了“反二胎聯盟”,一起抵制二胎……

如何平衡兩個孩子的心理需求,做到“一碗水端平”?這已經成為二胎家庭中,父母面對的首要問題。

14歲女孩欲跳樓,“反正他們有了弟弟”:二胎家庭養育守則!

/01/

其實我特能理解這個小女孩兒的感受,不光因為我有兩個孩子,更因為我小時候也有經歷過。

在我7歲的時候,媽媽懷了妹妹,經常有鄰居跟我打趣,“你媽媽有了小寶寶,就不愛你咯”。不知如何是好的我,期盼地看著媽媽,希望她能說句“放心,不會的”,可她就笑笑,什麼都沒說。

有一次,我在學校比賽中拿了獎,回到家迫不及待撲向媽媽懷裡,想跟她分享,不料,媽媽卻擋住肚子,一臉驚恐地把我推開了。

自那之後,我就有種強烈被拋棄的感覺,越是焦慮害怕,越是反叛;媽媽越是推開我,我就越不由分說地粘著她。嚴重的時候,不睡覺、不上學,就耗著。

妹妹出生後,媽媽自然是把更多時間給了她。記得她三個月的時候,我把她偷偷藏在衣櫃,故意跟媽媽說,“她不見了!”看到媽媽著急的樣子,我反而有點爽。

幸好,爸爸發現了我的異常,提醒媽媽時不時帶我單獨出去玩,給我買想吃的零食。我才放下戒備心,含著淚珠子告訴媽媽,

“我害怕你們只要妹妹不要我,調皮……其實就想讓你們多看看我……”

媽媽立馬抱住我說,“傻孩子,爸爸媽媽怎麼會不要你?爸爸媽媽永遠愛你啊!”

知道被愛著,我也對媽媽和妹妹有了改觀,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去逗逗妹妹,我才發現,原來我也是如此地愛著我的手足。

現在想想,如果當時爸媽沒有及時開導,我會不會得心理病?我和妹妹還會像現在這樣相親相愛嗎?

14歲女孩欲跳樓,“反正他們有了弟弟”:二胎家庭養育守則!

/02/

“你還算幸運啦!”朋友小五是兒童心理學家,聽完我的故事她這麼評價。

“其實偏心不光影響孩子性格發展和兩個孩子之間的感情。‘同胞競爭障礙’你知道嗎?”

我搖搖頭,她接著說:

“前段時間,9歲女孩小杰在妹妹出生三個月後,行為退化到嬰兒階段,需要住院治療。說的就是這個病症了。”

我嚇了一跳,只知道“偏心”會對孩子有傷害,沒想到傷害這麼大……

小五說:“其實很多父母就像你媽媽一樣,也不是故意‘偏心’的,手心手背都是肉,他們都疼愛的。可能初衷也就像蔡少芬說的,‘留給兒女的財富,不是錢,不是房子,而是一個親人’。”

我非常認同。

“就拿我媽媽來說吧,當時妹妹剛生下來,她無形中就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給了妹妹,關注和陪伴我的時間少了,卻沒有和我做及時的溝通,那我的感覺自然是:爸爸媽媽更愛妹妹。”

“得不到情感滿足的我,就採取了一些錯誤的行為,比如哭鬧、發脾氣什麼的,來吸引家人的關注。”

“對,在孩子心裡,關注他,就是愛他、重視他。”小五補充道。

“另一方面,小寶出生後,父母自動抬高了對大寶的期望,讓大寶擁有了許多‘理所當然’的能力,理所當然地懂事、理解父母、幫忙照顧小寶balabala。”

“大寶無法達到父母期望受到批評時,就產生了焦慮等情緒。被不良情緒困擾的大寶,會變得越來越讓父母失望,讓父母萌生出‘老大沒老二聰明,老大沒老二乖’的想法。”

14歲女孩欲跳樓,“反正他們有了弟弟”:二胎家庭養育守則!

/03/

我們父母很多時候把矛頭指向大寶,卻忽視了自己的育兒方式本身可能就有問題。

對父母而言,做到不偏心,真的不僅僅是個感情活,更是個技術活。我作為二胎媽媽,也是學習了很多育兒專家的經驗,才做到“平衡”。下面是我總結的“五大法寶”,分享給大家,給大家一些實用的參考和建議。

· 功課提前做,生二胎前就爭取大寶的同意和支持

如果你還沒有要二寶,那這條就對你比較適用。

提前和大寶做一些溝通,比如徵求孩子的意見、教孩子如何看待二寶來臨這件事情,讓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參與進來,孩子會倍感尊重,同時也對未來即將發生的事情有所瞭解,反對情緒自然沒那麼大。

《童言有計》中C羅媽媽意外懷上二胎的時候,媽媽就經常告訴他,家裡要多一個人愛他,多一個人陪他了。

媽媽幫小寶選東西的時候,都會徵求C羅的意見。C羅反而覺得責任感爆棚,未出生的小寶讓他有了做老大的責任感和榮譽感,所以他特別期待小寶的到來。

在哥哥姐姐期盼中出生的弟弟妹妹,必然也會多獲得一份愛。

· 父母要做到真正的公平

買一樣的禮物、一樣的衣服,給予一樣的陪伴,算公平嗎?不算!

因為孩子年齡階段不同,心理需求也不同,讓兩個孩子都覺得滿足,才算公平。

比如,2歲的寶寶希望媽媽多抱抱TA,6歲的寶寶卻希望媽媽和TA一起拼積木,讀繪本,分享快樂的事情;12歲的孩子希望媽媽尊重TA,支持TA成功完成自己的事情。

真正的公平,不是完全一樣,而是能夠“按需”對待。

給予孩子想要的,孩子才會給你打滿分呦~

14歲女孩欲跳樓,“反正他們有了弟弟”:二胎家庭養育守則!

· 公正處理孩子之間的衝突

《超級育兒師》節目中有這樣一個家庭案例,大小寶之間的矛盾十分嚴重,爸爸媽媽每天疲於應對。

小寶蠻不講理,經常搶哥哥的東西,還動手打大寶,當搶不過、打不贏哥哥的時候,他就坐在地上使勁哭。

爸爸媽媽聽到小寶哭就馬上過來,蹲下來溫柔地哄小寶,然後扭頭大聲責怪大寶。

育兒師蘭海在協調時就指出:爸爸媽媽總是抱著“你是哥哥,要讓著弟弟”和“誰在哭,誰弱小,誰就是受害者”的心態處理問題,會導致小寶越來越驕橫,大寶越來越憋屈,兩兄弟之間的關係越來越惡劣。

正確的做法是,父母“秉公辦事”,做個公正的“審判官”,才能真正緩解衝突,讓委屈的孩子心裡舒服,犯錯的孩子得到教育。

· 不要比較兩個孩子

每次父母說類似“你看哥哥做得多好”的話時,不是在樹立榜樣,而是在拉仇恨。

“正面管教”創始人簡·尼爾森說,父母對錶現好的孩子的態度,會影響另外一個孩子的選擇。

如果父母誇讚表現好的孩子,否定表現不好的孩子,則表現不好的孩子會選擇:

1.反叛或者報復。

2.相信自己贏不了而放棄。

如果父母並不十分關注成績差異,則表現不好的孩子會:

1.在一個不同的方面發展自己的能力。

2.競爭,努力做得比那個孩子更好。

作為父母,我相信你懂得自然是後者的教育方式,更有利於兩個孩子的發展。

· 帶好大寶,二寶的養育將事半功倍

孫儷家的大寶等等,小小年紀,卻已經體現出了“暖男”氣質,出門牽著妹妹,在家幫妹妹吹頭髮,簡直是一個寵妹狂魔。

孫儷傳授經驗時說,有了第二個小孩以後,要更多關注老大,小的反而可以稍微忽略一點,因為哥哥的感覺會影響到妹妹,小花所有能力都是等等教的。

他們家決不會出現“你看妹妹多乖”這樣的話,哥哥的地位和榮譽感絕不會動搖,所以等等的存在感和責任感一直很強,把自己的妹妹帶得也特別好。

一個“好老大”,不僅僅是一個讓父母省心的孩子,更是帶小寶的最佳幫手,也是小寶最好的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