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股東資不抵債破產 珠海中富身背20億元債務前途未卜

8月8日晚間,珠海中富控股股東被申請破產清算一事目前有了最新進展。據公司發佈的公告顯示,其控股股東捷安德於8月1日被法院裁定宣告破產。對此,珠海中富表示,將持續關注上述事項的進展,並按照有關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8月9日晚間,公司專門發佈公告,稱捷安德破產未對公司經營產生重大影響。

《證券日報》記者就珠海中富後續股權變動的情況採訪了深圳市公司治理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市隆安(深圳)律師事務所的張軍律師,他表示,“就目前的情況來說,直接拍賣的可能性比較大。一旦股權被拍賣,公司實控人發生變化,對公司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但是由於該事件發生時間較早,對於公司經營方面的影響較小。”

接盤三年宣告破產

珠海中富成立於1985年,於1996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曾經號稱“亞洲PET飲料瓶王”,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跨國巨頭都是其重要客戶。然而之後,珠海中富“遇人不淑”,不僅自身盈利能力堪憂,還有高達20億元的債務纏身,如今,控股股東又宣告破產,公司可以說是風雨飄搖。

8月8日,珠海中富發佈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捷安德,被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深圳中院”)於2018年8月1日裁定宣告破產。公告顯示,深圳中院認為,捷安德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符合法定破產清算條件。無人申請對捷安德公司重整或者和解,依法應當宣告捷安德公司破產。

此次案件始於今年1月份。2018年1月8日,珠海中富發佈公告稱,由於捷安德鉅額負債不能按期清償,且嚴重資不抵債,明顯缺乏清償能力,廣州銀行深圳分行向深圳中院申請宣告被執行人捷安德破產清算,深圳中院將於2018年1月19日對該案進行聽證。2018年1月26日,珠海中富再次公告,深圳中院對該案的裁定為:“受理申請人廣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對被申請人深圳市捷安德實業有限公司提出的破產清算申請,裁定書自即日起生效。”2018年3月16日,深圳中院依法指定北京市金杜(深圳)律師事務所擔任捷安德管理人開展各項工作。

作為珠海中富控股股東,捷安德持有珠海中富1.46億股,持股比例為11.39%股權,珠海中富今年一季報顯示,上述持股被全部質押並被凍結。

資料顯示,自入主珠海中富以來,控股股東的財務狀況就不容樂觀。

據當時收購公司股權時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捷安德的總資產1億元,淨資產5119.45萬元。2013年實現營業收入9706.75萬元,實現淨利潤187.48萬元,同時公司負債4909.46萬元,資產負債率為48.95%。此後,因為債務問題,其所持公司股份已被十多輪司法輪候凍結。

《證券日報》記者就珠海中富後續股權變動的情況採訪了深圳市公司治理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市隆安(深圳)律師事務所的張軍律師,他表示,“一般來說有兩種處理方法:協議轉讓和拍賣。就目前的情況來說,直接拍賣的可能性比較大。一旦股權被拍賣,公司實控人發生變化,對公司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但是由於該事件發生時間較早,對於公司經營方面的影響較小。對於珠海中富來說,此時拍賣股權變更大股東,可能也是個好事。”

公司業績欠佳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1月20日,捷安德通過受讓亞洲瓶業(香港)有限公司持有的珠海中富11.39%股權進入上市公司。隨後,由於珠海中富原實際控制人繼續減持,捷安德成為珠海中富控股股東,劉錦鍾成為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

而自2015年捷安德接手珠海中富之後,公司可以說是“一路坎坷”。

業績方面,公司自2015年連續出現兩年鉅額虧損。據2015年和2016年年報顯示,公司分別實現淨利潤-6636.21萬元和-5.73億元,分別同比下降258.68%和764.19%。雖然2017年好不容易扭虧為盈,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均為正值,成功摘帽,但是今年一季度,其業績又一次下滑至虧損。

據2018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收3.74億元,同比下降0.66%,實現淨利潤-1134.75萬元,同比下降4.36%,實現扣非淨利潤-670.51萬元,同比下降24.82%。此外,據公司發佈的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雖然2018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盈利600萬元至900萬元,但對比上年同期的1037萬元,仍是下降了13.21%至42.14%。

同時,據公司一季報顯示,公司資產負債率高達78.3%,總資產26.55億元,淨資產6.48億元。公司負債合計有20.78億元。其中,短期借款1.44億元,長期借款12.70億元。

捷安德接手之後,珠海中富業績一蹶不振,無法為其帶來良好的效益,加劇了其身上的負債壓力。目前,捷安德已經以破產退出了資本的舞臺,而好不容易在2017年“苦盡甘來” ,摘帽成功的珠海中富,將迎來怎樣的結局,《證券日報》將繼續追蹤報道。

控股股东资不抵债破产 珠海中富身背20亿元债务前途未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