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不送孩子去大學報到?遵循自家實情就對了

十二年的苦讀,孩子終於要走進大學校門。在孩子就要離開父母去到遠方上大學時,我們是應該送孩子上大學還是讓孩子自己去學校報到呢?對這個問題不管是從家長角度還是孩子的角度看,送與不送都非常正常,要區分各人的實際情況。

送不送孩子去大學報到?遵循自家實情就對了

主張送孩子上大學 的原因是:

1、路途遙遠,擔心孩子安全。孩子在上大學之前大都外出機會較少,平時以家校為主,在處理各種偶發事件方面沒經驗。而孩子這次又要到外省、外地去上大學,第一次出遠門,實在放心不下,擔心遇到問題,還是去送送為好,特別是女孩子。比如你讓一個女孩子獨自從南方到東北去上學,家長還真是不放心,這個是原因是最重要的原因。

2、見證孩子上大學,順便到孩子大學所在城市旅遊。有的家長從來沒有踏進過大學校門,看看大學裡是什麼樣子,再就是孩子就要與我們分別了,今後是聚少離多了,看看這個學校的吃、住、行怎麼樣家長也好放心了。另外也可以借這個機會,一家三口提前到大學所在城市旅遊一下,一方面讓孩子熟悉這座城市,另一方面也加深親子關係,以後陪孩子的機會越來越少了。

送不送孩子去大學報到?遵循自家實情就對了

3、擔心孩子能力不足,幫助孩子處理上學事務。孩子在上高中時,除了搞好學習外,估計什麼事情都由父母代勞,孩子的獨立能力很差。那在上學路上,在報到期間,會遇到到很多事情,擔心自己小孩應付不了,只能家長親自陪同前往。比如如何辦理報道手續?宿舍如何佈置等等,對一個剛要獨立的孩子來說真的是一個考驗。

送不送孩子去大學報到?遵循自家實情就對了

主張不送孩子去大學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培養孩子獨立能力,讓孩子儘快成長。孩子上大學了,一般十八歲了,應該自己獨立面對各種問題了。不管是辦理報到手續還是跟同學與老師的相處都需要自己成熟起來,父母不可能一直陪在身邊,獨立能力的培養從上大學報到開始。

2、家庭經濟困難,不方便送孩子上學。這個原因在以前是比較普遍的,現在應該少了些。但對農村貧困家庭來說,能省一些就省一些,送孩子上學如果遠的話,怎麼說也要花費上千元,還是把這個費用省下來給孩子交學費吧。我當年就是因這個原因,是獨自一個人去大學報到的。

送不送孩子去大學報到?遵循自家實情就對了

3、父母沒出過遠門,送去的話還擔心父母回家安全。有些農村父母的文化層次低,平時也沒出過遠門,到了大城市反而自己都搞不清東南西北。這時讓父母送到學校報到,你還不得把父母再送上車才放心呀。與其這樣,還不如自己獨自去報到。

做為即將上大學的孩子其實他們的心裡也各不相同。有依賴父母的,希望父母送去,自己不用操心;有自己約好同學一起前往的,想證明自己的能力;有自己可以獨自處理的,但也想給父母最後一次送自己到大學上學的機會,體諒父母脆弱的心;也有想為父母減輕負擔,不要父母送的。

不管怎麼樣,各人家庭情況不一樣,送不送孩子上大學都是可以理解的,適合的就是最好的。各位家長,你們是否打算送孩子去大學報到呢?各位同學,你們當年是自己一個人去上的大學 嗎?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分享你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