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歲老人爲戰友掃墓守護英魂70多年,不爲名利,只爲一句承諾


這是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故事,因為一句承諾,88歲趙風和義務守護烈士英魂70餘載,無怨無悔。每日天剛矇矇亮,趙老一瘸一拐走出家門。來到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洪旺村有一座以趙堅烈士命名的陵園,佝僂著身子,將墓碑仔仔細細地擦拭,順便再將雜草清理一下,趙風和從1946年11月起,就一直為趙堅等烈士掃墓守墓,至今已有70多年。圖為趙風和拖著一條不能彎曲的腿在給趙堅烈士擦洗墓碑。

1946年11月,年僅23歲的地下黨員趙堅,被反動派殺害。當時趙風和等人接到黨組織通知後,冒著生命危險將趙堅烈士的遺體“偷運”回來並將其安葬。年僅16歲的趙風和許下承諾:“趙堅大哥,你安心走吧,我會常來看您。”從此以後,趙風和無論風吹雨打都為戰友掃墓。結婚生子後,每年清明節更是帶著兒女們一同祭掃。

1990年,趙風和為趙堅烈士義務守墓44年後,1990年,海安縣將趙堅等34位烈士的墓碑遷至洪旺村,為烈士們建碑立園,在老人的堅持下,他成了烈士陵園的“專職守護者”。陵園地面有落葉,他每日清掃;竹枝長了,遮擋視線,他及時修剪;碑石上落了灰塵,他用溼布一遍遍地擦拭。


趙風和16歲入黨,曾擔任大隊民兵營副營長。1958年,在黃海海堤圍墾時,一處海堤突然出現缺口,趙風和表現英勇,受到表彰。1960年5月1日,趙風和受到了毛主席的親自接見。縣人武部安排他去鄉里擔任人武部副部長,老趙卻婉言謝絕道:“我文化水平低,不能勝任,還是把機會讓給其他人吧。”他繼續在農村一線參加集體勞動。上世紀70年代,為保證全大隊莊稼得到灌溉,挺身排險遭遇意外,導致左手無名指殘缺。

趙風和為了守墓,3次放棄蓋房遷址。至今仍然住在偏僻的烈士陵園旁邊。他的兒女們都在蘇南工作,家庭條件非常優越。兒女們多次要求把他帶到蘇南生活,但是老人堅持在鄉下守墓,孩子們明白老人牽掛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家,還有當年的那份守墓承諾,他是放心不下長眠在青松翠柏中的烈士們呀。兒女們只能由著他,讓他回來陪著長眠的烈士們,一有空也都回來看望老人,和他一起打掃烈士陵園。

縣民政局每年補貼趙風和800元辛苦費,老人把這些錢全部購買了牡丹、月季、菊花、玫瑰等花草,種植在陵園內,在老人的長期感召下,不少村民也自發地加入到守護烈士墓的隊伍中來。同時,越來越多的人來烈士陵園祭奠先烈,趙老又當起了義務“講解員”。圖為趙風和正在給壯志小學的學生講解烈士革命故事。


趙風和從少年到耄耋、從青絲到白髮,始終堅持守陵的漫漫歷程。但不變的是當初的諾言。趙風和說:“趙堅大哥犧牲時滿身是血、傷痕累累,這些烈士們太可憐了,有的還是十幾歲的娃娃,為了解放戰爭,他們獻出了年輕的生命,我要一直陪伴他們,讓他們“住”得更好。烈士們把生命給了國家,我做這點事算什麼。只要我還在,我就要把烈士陵園守護好。”2016年,趙風和榮獲“江蘇好人”稱號,2017年當選第六屆江蘇省道德模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