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跑馬場到人民廣場

如今位於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廣場被譽為“城市綠肺”,這裡,是上海這座海納百川的城市地標,一個集金融、行政、文化、交通、商業為一體的園林式廣場。

現人民廣場主體建築為七個,處於北面中軸線位置上的是市政大廈,處於原體育宮看臺位置的是上海大劇院。東側為城市規劃館。人民廣場東北側,是地鐵人民廣場車站。人民大道南側,依次是三個大型地下建築,東南是帶式地下商城,往南是亞洲最大城市型地下變電站,西南是上海最大的地下停車庫。處於人民廣場中軸線南面的是上海博物館。

問起上了年紀的老上海,都知道人民廣場的前身是跑馬場,那它又是如何變成如今的人民廣場呢?今天我們聊聊它的前世今生。

从跑马场到人民广场

“香檳票 到處銷”遠東最大賭窟

从跑马场到人民广场

20世紀30年代跑馬廳全景

上海開埠前,人民廣場地域是縣城西北一片農田,河港縱橫,分佈著奚家宅、邱家宅70餘所農舍,還有零星墳地。清道光三十年(1850),英國麟瑞洋行大班霍格等5人成立“上海跑馬總會”,在英租界的界路(今河南中路)以西,花園弄(今南京東路)以北,購農田80餘畝,開闢第一個跑馬場,作為洋人文體活動場所。隨著地價上漲,跑馬總會將地塊高價出賣,向西轉移,在今浙江中路、北海路一帶開闢第二跑馬場。同治元年(1862),上海道臺出告示,由英國跑馬總會圈佔泥城浜(今西藏中路)以西農田460畝建造第三跑馬場,後稱“跑馬廳”。

跑馬廳是遠東最大的賭窟,賽馬賭博的名目種類很多,有香檳賽、金樽賽、大皮賽、新馬賽、馬伕賽、餘興賽、拍賣賽等。香檳賽影響最大,每張券售價10元,以中彩22.4萬元為誘餌,致使無數夢想一夜暴富者傾家蕩產。據統計,1920至1939年跑馬廳賽馬盈利達1.5億元。當時上海流傳著這樣的話:

“香檳票,到處銷;吸盡了中國人的血,裝滿了跑馬廳老闆的腰包。”

从跑马场到人民广场
从跑马场到人民广场

跑馬廳賽馬

跑馬廳歷史上多次成為外國人的兵營。公共租界“萬國商團”曾在此駐紮。抗戰時期,侵華日軍也盤踞在此。抗日戰爭勝利後,跑馬廳又成為美軍軍營和美國剩餘物資的倉庫。

成為人民的廣場

1949年5月,跑馬廳回到了人民手裡。10月2日下午,上海各界人民在跑馬廳舉行“保衛和平,慶祝開國盛典大會”,會後一隊隊群眾冒雨遊行,慶祝新中國誕生。1950年1月和1951年6月,華東區第一次農業展覽會和上海市土產展覽交流會分別在跑馬廳舉辦。

从跑马场到人民广场

1949年10月2日,上海各界人民在跑馬廳舉行

“保衛和平,慶祝開國盛典大會

1951年8月27日,上海市軍管會宣佈接管跑馬廳,將南部闢為人民廣場,北部改建為人民公園,9月7日舉行闢建典禮。人民廣場北部鄰人民公園處闢建人民大道,中間50米鋪大石塊路基,煤渣路面。1952年,拆除大道東端一排市房,使東向出口的喇叭形地段有所放寬。1953年,又拆除西端民房90戶,拓寬了僅6~7米寬的通道。至此,總長560米,寬100米的人民大道全線暢通。原跑馬總會大樓改為上海圖書館、美術館及上海體育宮。1954年6月起,人民大道進行改建,中部23米寬路面鋪砌方塊花崗石,兩側各13.50米寬作瀝青表面處治,外側邊道仍為煤渣面層;兩旁置鐵索欄杆,並豎立24座華表式燈柱,裝96盞華燈。1955年元旦通車。

从跑马场到人民广场

1951年上海軍管會收回跑馬廳等用地的命令

人民廣場長期以來是上海市民集會和舉行大型活動的場所,每逢國慶節(後來加上勞動節)舉辦隆重慶典。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上海人民在這裡召開追悼會。印尼總統蘇加諾、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伏羅希洛夫、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等來訪,上海數十萬群眾在這裡舉行盛大歡迎儀式。上海人民還經常在人民廣場集會遊行,聲援埃及、黎巴嫩、約旦、古巴、巴拿馬、多米尼加、越南等國人民的反帝鬥爭。

从跑马场到人民广场

1954年,工人在人民大道鋪設花崗石

从跑马场到人民广场

人民大道於1955年建成通車,成為人民廣場一部分

从跑马场到人民广场

1959年國慶日人民廣場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神州大地,改造人民廣場已成為歷史的必然。上世紀80年代開始,人民廣場不再舉行大型遊行、集會活動。人民廣場綜合改造工程,從1988年5月地鐵站開工以來,經過六年多的建設,於國慶45週年前夕向上海人民展露新姿。改造後的人民廣場已成為融文化、綠化、美化為一體跨世紀的上海政治文化中心。

舊貌換新顏

根據上海城市發展的需要,1992年9月啟動了人民廣場綜合改造工程,把以硬地為主的政治集會場所改建為以綠化為主的現代化園林廣場,全面提升了交通和景觀功能。

从跑马场到人民广场

1992年啟動的人民廣場綜合改造工程

新人民廣場南臨武勝路,穿過上海博物館、中心廣場、人民大道、人民大廈,直至人民公園,各景點在中軸線兩側一一對稱展開,構築了一道整齊壯觀的風景線。整個佈局既體現莊嚴、大方,又能容納較多的遊人。

从跑马场到人民广场

1994年人民廣場綜合改造竣工儀式

1995年建成的人民大廈,矗立在廣場北側。南面有古鼎式建築上海博物館與之遙相呼應。東西兩側分別是城市規劃展示館和大劇院。四幢標誌性建築,環抱著以草坪、花叢、灌木為主體的園林空間,充分突出了廣場遼闊、開放的文化品味。人民廣場中心設浦江之光中心廣場,中央是1000餘平方米的下沉式噴水池,底座為上海版圖,是國內第一個大型旱噴泉。廣場西南部綠地放養了約3000羽和平鴿,展示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圖景。

从跑马场到人民广场

人民廣場升國旗儀式

博物館東側建有國內第一座超高壓、大容量、城市型220千伏地下變電站。人民廣場還建有2.5萬平方米地下商場和亞洲最大的雙層地下停車場。地鐵1號、2號、8號線的貫通,使人民廣場成為上海地下交通樞紐。人民廣場還是上海城市交通的中心,在廣場中軸線上設置上海市公路里程起點0公里標誌,312、318、320和204國道以這裡為起點,通向新疆、西藏、雲南和山東。

从跑马场到人民广场

人民廣場地下變電站

从跑马场到人民广场

上海市公路零公里標誌,位於上海博物館和人民大廈中軸線上

人民廣場是上海的中心區域,也是上海近代城市嬗變的縮影。歷史曾使這裡蒙受屈辱,也為這裡提供了發展機遇。人民廣場正以全新的行政、文化、生態、交通、商業等功能和莊嚴、開闊、明快的形態,成為上海亮麗的名片。

从跑马场到人民广场

人民廣場俯瞰

點擊回顧上海各區縣老照片:

从跑马场到人民广场从跑马场到人民广场

看懂上海粉絲群

長按識別二維碼,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員”申請入群(申請時請註明“看懂上海入群”字樣)。

等儂來吃一杯老上海的茶!

點擊“閱讀原文”還可下載看看新聞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