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融資便水逆,三大原因告訴你小紅書爲何身陷裁員風波!

對於小紅書來說,最近的日子可以說是幾家歡喜幾家憂。

剛剛融資便水逆,三大原因告訴你小紅書為何身陷裁員風波!

喜的是,成立於2013年的它,終於在第五個年頭,實現用戶數突破一億,月度活躍用戶接近三千萬,並且還在不斷上漲。與此同時,它也入了資本的眼。5月31日,小紅書發佈內部信稱完成了超3億美元的D輪融資,公司估值超過30億。其投資人也是自帶光芒,阿里巴巴與騰訊均在其中。

憂的是,有消息稱,小紅書正在架構調整,首當其衝的便是電商部門。未來三個月,小紅書將裁撤電商部門1/2的員工,該部門將從約500人縮減至200餘人,目前人力已經和部分員工談話完畢。同時,小紅書電商部門根據商品品類所劃分的10餘個組別也將縮減至個位數。

儘管小紅書在今日下午發公告稱,關於小紅書人員流動異常的不實報道是不實消息,整體人員穩定,並無裁員計劃。但裁員風波想要平息,並不簡單。

剛剛融資便水逆,三大原因告訴你小紅書為何身陷裁員風波!

這或許出於三點原因:

第一點是因為一直以來,小紅書對自己的定位都很是清晰,是社區而非電商。這一點,通過其創始人瞿芳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已經深入人心。

有說法稱,在小紅書中一條“高壓線”就是不允許在社區裡打廣告,所有內容的曝光、排序都不能帶有商業目的,不然就要刪帖甚至封號。而在最近發佈的公開信中,小紅書CEO毛文超與創始人瞿芳提出,他們下一站將是“虛擬城市”,即用戶可以通過短視頻、圖文等形式在小紅書中記錄生活,足以看出小紅書想要繼續深耕社區的決心。在此情況下,社區變現最為直接的電商平臺,自然也要隨之改變

第二點則是小紅書的電商平臺業務也許並不突出。眾所周知小紅書雖然早在2014年便上線電商平臺,並且在短時間內便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公開數據顯示,小紅書電商平臺上線半年後,平臺銷售額突破2億元;在鄭州倉開始運營後,小紅書銷售額進一步提高,達到7億元。但這之後小紅書便再沒公佈過自己電商平臺的銷售額,這不免讓人猜測是否是因為電商平臺戰績不佳,難以對外宣傳。

曾有媒體援引知情人士報道稱,小紅書2017年銷售額65億元,2018年計劃120億元。但現實卻是“今年上半年和去年同期持平甚至更低,全年下來能和去年打平就不錯了。”與此同時,“今年廣告部門也沒賺到錢,已經撤掉了,但是小紅書的自營、會員體系還會保留。電商部分可能考慮換種玩法,比如邀請品牌商入駐,由品牌商生成內容。”

此外,有用戶反映,小紅書一直以來都被當做“種草平臺”,原因之一就是在小紅書上難以直接搜索產品,用戶體驗並不佳。若是小紅書在得到阿里的注資後,能夠擁有淘寶、天貓等為其貨源背書,自己的電商部門,或許也就不再重要。

第三點,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小紅書有不得不“斷臂求聲”的原因。小紅書月活的快速增長,得益於各大綜藝節目冠名與范冰冰、林允等明星的進入。但長期定位於社區的小紅書,在電商之上的管理還缺乏經驗。這也就使得,大量用戶湧入,在KOL的帶領下進行消費,滋生不少隱患。

去年5月,有用戶向鮮聞君爆料稱,自己在小紅書平臺上遭遇信息洩露,維權困難一事;隨後6月,事件進一步擴大,有部分用戶表示自己在小紅書購物後,遭遇信息洩露,以至於被騙取錢財。

在小紅書完成最新一輪融資時,這些事件再度重演。越來越多的媒體開始關注並報道消費者在小紅書購物後錢財被騙的消息,此外,還有用戶投訴其在小紅書上購買的產品為假貨。

剛剛融資便水逆,三大原因告訴你小紅書為何身陷裁員風波!

剛剛融資便水逆,三大原因告訴你小紅書為何身陷裁員風波!

將自己定位於社區的小紅書,電商平臺顯然還沒有跟得上節奏。在獲得投資後,小紅書無疑是眾人的焦點,品牌形象尤為重要,“斷臂求聲”也在情理之中了。

值得注意的是,8月1日與2日,小紅書曾連續兩天進行版本更新,其中個人頁全新改版位列第二。

剛剛融資便水逆,三大原因告訴你小紅書為何身陷裁員風波!

對於小紅書此次改版,鮮聞君感受最深的莫過於其版面方式與INS越發相像,而此前較為突出的購物鏈接,也在此次的改版中逐漸被弱化。

剛剛融資便水逆,三大原因告訴你小紅書為何身陷裁員風波!

如今,小紅書已經對裁員風波做出了回應,但引發此次風波的電商平臺,在得到阿里巴巴與騰訊的青睞後,小紅書或許已經有了自己的打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