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山花鼓戲有失傳之憂慮

應山花鼓戲有失傳之憂慮

應山花鼓為隨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脫胎於民間歌舞和民歌小調。唱腔受豫南花鼓戲影響較重,稱為“北路子花鼓”。又因唱腔與陂孝花鼓接近又有“上路子花鼓”之稱。

應山花鼓戲有失傳之憂慮

據老藝人講,北路子大鼓起源於元末白連教,有個叫邱長春的道士到南用鼓書進行“勸教”活動,傳至現代已有23代,他也被尊為“邱五”。至清初變化為宣講聖諭、勸人為善,後逐漸演化為說唱歷史及公案、俠義故事。應山的藝人多從師於予南的“高門”流派,並用應山方言說唱,所以叫“應山大鼓”。說書人右手執籤擊鼓,左手執月牙形銅鐮或鋼鐮兩塊相碰說唱,說,類似北平評書,唱,與湖北大鼓北路流派接近,基本唱腔有高腔、悲腔及快板,垛句、疊句等;做、分手、眼、身、步四法,以摹擬各種人物的形態表情。

自1910年開始流行,東至大悟、紅安,西至隨縣、棗陽、南至花園,北至信陽、光山、羅山。至1927年,應山花鼓已越演越盛,一些農家婦女為了慌著去看花鼓戲,經常出現錯抱枕頭當娃娃,反扣筲箕錯濾飯之事。1930年以後,花鼓藝人逐步吸收楚劇胡琴腔、黃孝語言等新內容。1939年花鼓戲改人聲幫腔為絃樂伴奏,從漢口請來楚劇琴師伴奏,從此花鼓便與楚劇合流。

應山花鼓戲有失傳之憂慮

演唱的書目,早期主要有《宣講大全》、《閨閣十二段錦》、《董永賣身》、《孟宗哭竹》等勸善行孝的故事,現時說唱居多為《岳飛傳》、《楊家將》、《呼家將》、《鼓公案》、《施工案》、《劉公案》、《七劍十三俠》、《七俠五義》、《大八義》、《小八義》、《九美圖》、《粉妝樓》等長篇書目,同時還有不少的小段子和書帽,如《羅成打混》、《呂蒙正趕齋》、《武松殺嫂》、《呂洞賓採藥》、《懶大嫂》、《傻女婿》等。

1944年春,安應縣指揮部把在應南活動的花鼓戲班吸收進來,成立安應縣文工團,文工團人員大多是應山、大悟、孝感三縣的花鼓戲藝人,共15人。藝人都享受新四軍戰士待遇。指揮部每到一處召開群眾大會,文工團都要演幾齣戲,演出的大多是傳統戲,也有配合形勢宣傳自編的一些小戲,如《罵曹昆》。1946年中原突圍,文工團解散,藝人各自回家。與此同時,應隨縣指揮部1945年8月在隨縣大姑店把在當地演戲的戲班吸收到警衛連宣傳隊,共10餘人,在餘店界河一帶子隨應縣指揮部一起活動,主要為召開大會演戲,大多是傳統戲,也有自編一些小節目,如《送郎參軍》等,1945年9月,新四軍五師部隊整編時,在餘店被編入十五旅,改為十五旅楚劇隊,中原突圍時,戲班子解散。建國後組織鼓書藝人說新唱新,也曾說過《紅巖》、《烈火金剛》等新書。1955年由城關業餘劇團排演應山花鼓戲《站花牆》參加湖北省群眾業餘戲劇,音樂、舞蹈彙報演出大會。1966年由應山縣楚戲團改編的應山花鼓戲《八角六》參加湖北省現代戲匯演。

應山花鼓戲有失傳之憂慮

戲班授徒都是跟班學藝,開始扮毀娃娃生,至十五歲便演小腳(丫環)或唱補戲,並在臺上接腔或伴奏,至二十歲就學花旦,再轉小生,年紀大了演老生。戲班的經濟收入分配,一般按箱主和行當分成,箱主最高,鼓板次之,老生再次之,以下依次是小生、正頭(主要旦角)、二頭(次要旦角)、大鑼、小腳、小鑼。應山花鼓戲沒有固定的戲班,農忙時散班,農閒時又臨時組班,一般以箱主或主角為戲班名稱。四季班遍佈應山城鄉,每班至少7人,多至9人,常年班全縣有20餘個,每班少至10人,多至25人。全縣唱花鼓戲的藝人達300餘人。自改革開放以來,在廣水沒看見應山花鼓了,應山花鼓有失傳的危險,令人憂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