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癌症病人,家人該怎麼做?

22%的人將死於癌症!無論你相信不相信,願意不願意,這都是一個冷冰冰的現實!如果身邊的親人罹患癌症,作為家人,你該怎麼辦?特別是對於越來越多出國看病的患者,身在異國他鄉,家人的作用更大。

出國看病,癌症病人家屬注意事項

據中美跨境醫療領航者漢鼎好醫友介紹,在美國,癌症心理輔導是腫瘤醫院必備的,有專門的醫生給予心理疏導,但在國內,目前這方面還普遍很欠缺,絕大多數家屬完全依靠自己的經驗來安慰患者,殊不知經常都是幫倒忙,搞得患者壓力越來越大,家屬自己也無法解脫。

家有癌症病人,家人該怎麼做?

1、確保自己身心健康。有些癌症有明顯的家族遺傳性,如宮頸癌、胃癌等,若家庭中有這類的癌症患者,其他家庭成員應當更注重體檢,以便及時發現癌變端倪,及早處理。只有自己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給患者提供更好的照顧。

2、學習疾病相關知識。多閱讀一些癌症科普書籍,瞭解疾病機理、症狀、如何發展、有哪些治療方式、可能出現的副作用等。有這些知識武裝,你就不會因病情變化而感到無助,還能向患者耐心解釋病情,減輕其對疾病的恐懼。同時,也可更好地根據病情的變化,配合醫生,尋找合理的治療方案。

3、理解患者的情緒波動。絕大多數癌症患者會經歷5個階段:驚訝(怎麼會是我得癌症?)、否認(是不是醫生搞錯了?)、憤怒(為什麼要讓我得癌症?)、絕望(治療沒有希望了……)和接受(我要打敗癌症,我要繼續生活)。

家屬理解這個情緒週期,才能更好地給予患者有效的支持。比如,當病人悲傷絕望的時候,經常會拒絕治療。不理解的人會覺得病人實在無理取鬧,大家明明在用心照料,為啥得不到理解和配合?事實上,這是絕望情緒下的正常反應。如果家屬能理解,並給患者更多陪伴與鼓勵,幫助患者儘快度過這段時間,進入“接受階段”,情況就會慢慢好起來。治療之餘,在患者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不妨適當陪患者短途旅行,體驗異域風土人情,讓身心得到放鬆。

必要時,考慮求助於專業的精神科醫生和心理諮詢師。有些患者的情緒反應極端而且持續時間長,這種情況下,專業人士幫助就尤為必要了。研究表明,精神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都能有效緩解患者的情緒障礙。同時,認知行為療法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改善病人生活質量。

4、積極為患者尋求各種治療。目前癌症的治療方法主要有手術、化療、放療、靶向藥物、免疫治療,還有其他一些如介入、消融等。大多數早期癌症可通過手術根除,並長期存活。如:早期肺癌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在91%以上,早期宮頸癌10年生存率可達94%,早期乳腺癌治癒率可達95%以上……而對於一些中晚期癌症,積極治療對延長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質量也有重要意義,甚至可以實現長期帶瘤生存。

特別是對於出國看病的患者,家屬不妨告訴病人,我們已經身處全球醫療最發達的美國,見到了該領域最權威的專家,得到最好的治療方案,更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在異國他鄉陌生的環境中,患者難免會感覺到孤獨,更需要家人的陪伴,家屬應為患者營造一個良好的居家環境。如果待的時間比較長,可考慮在醫院和生活區附近租住公寓,公寓的基礎設施比較齊全,可以自己煮飯。漢鼎好醫友擁有一支專業的美國本土化醫療及生活服務團隊。可以幫患者提供醫療及生活上的全程服務,儘量節省花費。

國際診療中心https://www.haoeyou.com/internationalmedicalcent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