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只有「兩支半槍」,卻在大批日軍逼近時,宣布起義對日作戰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時任中共山東省委書記黎玉從延安返回泰安。黎玉傳達了黨的有關精神,研究了山東的抗戰形勢。為了指導全省的抗日鬥爭,山東省委決定在泰安徂徠山舉行抗日武裝起義。魯寶琪回泰安建立臨時縣委,進行起義準備工作。10月下旬,泰安縣委在篦子店召開自衛團代表會議,成立了泰安縣人民抗敵自衛團,與會人員按照分工各自回鄉,實施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的各項準備工作。

他們只有“兩支半槍”,卻在大批日軍逼近時,宣佈起義對日作戰

請輸入圖片描述

12月24日,韓復榘數萬大軍棄險南逃,日軍分兩路渡過黃河,佔領濟南。27日,省委在篦子店召開緊急會議,黎玉、洪濤、金明、劉居英、林浩、馬馥塘、程照軒、孫陶林、武中奇、武思平等10人參加會議(當時被稱作"十人會議")。會議根據急劇變化的形勢,研究確定了起義的具體部署,決定在泰城淪陷時正式舉行起義。12月30日,日軍逼近泰安。省委機關和平津流亡學生以及當地黨員、自衛團員分兩批撤離篦子店村。洪濤、林浩率領的一部分人員攜僅有的三支槍,首先趕往徂徠山西麓的四禪寺,準備迎接各路起義人員。

他們只有“兩支半槍”,卻在大批日軍逼近時,宣佈起義對日作戰

請輸入圖片描述

在等待的過程中,林浩、武中奇等成功地爭取了韓復榘部潰散的李懷英、韓德等全副武裝的五個大兵,為這支武器奇缺的隊伍生色不少。上山前,在篦子店村做好來帶有鐮刀、斧頭的紅旗,旗上繡有武中奇書寫的"遊擊"二字,他還刻了印章。另一部分由黎玉、景曉村帶領去山陽村,與程照軒、趙傑、封振武、馮平、李鎮卿等在山陽、封家莊、樓德一帶發動的人員匯合。與此同時,泰安縣委也立即通知全縣各地參加起義人員,迅速趕到徂徠山集合。

他們只有“兩支半槍”,卻在大批日軍逼近時,宣佈起義對日作戰

請輸入圖片描述

1938年1月1日,160餘名抗日誌士聚集在徂徠山四禪寺,宣佈成立八路軍山東抗日遊擊第四支隊,任命洪濤為支隊長,黎玉為政委。當時我軍全部的正規武器,僅僅是三支漢陽造。而且其中一支槍栓壞了,射擊後彈殼夾在槍膛中,只能用鉤子勾出來才能再次射擊。起義部隊整訓二週後,隨即開始對日偽軍作戰。部隊分為兩路;一路向東南新泰、蒙陰、黃縣、泗水地區發展;一路向東北萊蕪、淄川、博山地區發展。1月下旬,部隊主動出擊,26日在寺嶺伏擊日軍,斃傷4人,首戰告捷,寧陽、泗水等地抗日武裝相繼加入四支隊,不到一個月起義部隊即發展到5箇中隊。2月18日,四槐樹戰鬥又獲勝利,在四槐樹村用地雷炸燬日軍汽車2輛,斃傷其40餘人,從此軍威大振,其後歷經整編,轉戰魯中各地。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創建了兩支革命黨隊伍,隨後,還召開了南上莊會議,為建立山東抗日根據地奠定了堅實基礎,無論是在中共黨史還是軍史上,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因此嚴格說來,徂徠山起義,是以“兩支半槍”打響了山東抗日的第一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