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信玄的赤備真的那麼牛嗎?

正二位都承旨


就是一般的部隊,只是穿著紅色的衣服和鎧甲而已。武田其實挺可惜,他不死,織田信長還不知道怎麼樣呢。武田信玄是日本戰國時代的著名武將,為甲斐守護,武田家第19 代家督,本名武田晴信,信玄是其出家後的法號。武田信玄繼承了已經統一的甲斐國,平定信濃後又能據上野、奪武藏、侵駿河、攻遠江,最後病死於為奪取天下的上洛途中。武田信玄一生開拓領地達120 萬石之多,能與之媲美的也唯有織田信長和的毛利輝元。

自江戶時期廣為傳播的《甲陽軍鑑》第九篇將武田信玄描繪為:“明君、名將,並與中國三國時代的諸葛亮相提並論”。 在繼任家督之後,武田晴信開始了他東征西討的一生。與父親一樣,晴信也將擴張的目標定在了信濃。但是晴信選擇了信虎沒有成功的道路—入侵諏訪,並且取得了成功。

繼位後的第二年,武田晴信擊敗諏訪賴重,同年 7 月諏訪賴重在甲斐府中自殺。諏訪平定。以諏訪郡為依託。武田晴信先後平定了伊奈郡的高遠氏、築摩郡的木曾氏、信濃守護小笠原氏以及北信的村上氏。從 1568 年(永祿 11 年)到 1570 年(元龜元年)年,武田信玄共 5 次入侵駿河。最終武田信玄佔領了駿河府中,實現了對駿河一國的壓制。1572年(元龜 3 年),三方原合戰武田軍大勝德川織田聯軍,直接威脅到德川家康的主城濱松城。然而就在武田信玄朝著天下制霸的終點一路進發之時,死神卻不期而至。1573年(天正元年),武田信玄病死信濃伊奈郡駒場,時年 53 歲。


李三萬的三萬裡


赤備≠騎兵,赤備並不是某支軍隊的名稱,只是形容穿什麼顏色鎧甲的軍隊而已!!!日本戰國時代軍隊的軍勢被稱為“備”,穿紅色鎧甲的軍隊便是赤備。



武田家的赤備

武田信玄手下,有穿過赤色鎧甲被稱為“赤備”的領導人有飯富虎昌、小幡信貞、武田信豐、山縣昌景。通常因為遊戲的原因,很多人都認為赤備指的是武田家的騎兵,戰鬥力強悍,其實不然。



按《甲陽軍鑑》的說法,飯富虎昌死後,武田家的赤備交給了弟弟山縣昌景、小幡信貞等人指揮。但是在一份元龜三年九月武田信玄寫給武田信豐的書信中提到,武田信玄授予武田信豐的軍勢使用紅色背旗的權限,當年十二月三方原合戰暴發。也就是說,三方原合戰暴發的這個時間,赤備是武田信豐率領的軍隊。

山縣昌景的戰鬥力

武田軍的那麼多赤備裡,以山縣昌景的最有名氣(遊戲使然),不過如果山縣昌景的軍隊不是赤備的話,他的軍隊戰鬥力如何呢?



其實很差。

三方原合戰中,武田軍的先鋒便是山家三方眾與山縣昌景。《甲陽軍鑑》、《日本外史》、《武家事紀》等史料中記載,身為前鋒的山縣昌景軍被德川軍打得全軍崩潰,多虧武田勝賴與馬場信房率軍來援,這才阻止了崩潰,挽救了戰局。山縣昌景軍並非純騎馬武士兵種,而是步騎混合,因此無論他的軍隊是否是赤備,都不是所謂的“騎兵”。



不過,《上杉家文書》收錄的德川家康所寫的書信裡提到,武田家的先鋒是上野的小幡眾,不過當然還是沒能逃脫被德川軍擊潰的事實。

長筱合戰裡,山縣昌景同樣也是武田軍的前鋒,在《信長公記》裡記載,山縣昌景軍(沒提到顏色)敲著太鼓進軍,在一波鐵炮齊射以後退卻。



長筱合戰裡的赤備

同樣在長筱合戰當中,並沒有說明山縣昌景的軍隊是否是騎馬隊。但是提到了當時武田家的赤備騎馬隊則是由小幡信貞率領的小幡赤備。



《信長公記》裡記載:三番隊是由小幡信貞率領的西上野的穿著赤色具足的武士,其麾下的善於騎馬的坂東武士伴隨著太鼓聲發起進攻。我軍等待其接近以後一齊射擊,小幡隊傷亡過半後退卻。



可以看出,在長筱合戰裡,武田家的足夠組成一波攻勢的騎馬武者隊是由小幡信貞率領的上野武士,關東自古就盛產騎兵,因此小幡隊才會被稱為善於騎馬的武者。當然,這支赤備同樣不是山縣昌景率領的。

在黑澤明的電影《影子武士》裡,武田軍被分為“風”、“林”、“火”三支軍隊,並在長筱合戰對織田德川軍發起三波進攻,這其實是黑澤明的藝術表現手法。實際上武田軍並沒有這樣劃分過軍勢,長筱合戰中武田軍也是共發起了五波進攻。電影的處理手法則是想著重表現武田信玄代表的“山”。



綜上所述,赤備並不是某支軍隊的特指,要是炊事班也穿紅色鎧甲,他們也是赤備。山縣昌景的軍隊戰鬥力並不強,武田家的騎馬武士也並非特指他與兄長飯富虎昌率領的軍勢。自然,赤備沒有特指哪支軍隊,便也沒有赤備強不強的說法了。

北條家的騎兵

因為各種遊戲從來都不給北條家加騎兵buff,例如遊戲《信長的野望》系列、《太閣立志傳》系列、《幕府將軍2全面戰爭》等等。因此給人造成了一種錯覺——北條家的騎兵並不出彩。


實際上這是一個大誤區,佔有關東大部分面積領地的北條家實際上才擁有當時日本東國最精銳的騎馬武士。

例如北條家的領地巖付城的在城番眾,一共一千五百人的軍役,其中光騎馬武士就有五百人,33%的騎兵人數佔比大大超過當時日本各地的大名。並且,在武田家的軍役帳中,武田軍中騎馬武士的比例大約佔15%,大部分都平攤到各個軍勢中,甚少有像小幡眾(小幡眾還是在武田信玄晚年侵攻上野過時才歸屬武田家)、巖付眾這樣將騎馬武士集結成一定規模的騎兵。而北條家的軍役比例通常則有20%的騎馬武士。



因此北條家的騎兵比重,才是東國最大的。


伊勢早苗


在當時的日本戰國時期來說,武田的赤備,不是一般的牛。

作為戰國時期,大部分大名手下的軍隊都還是足輕組成,就是基本上都是農民,臨時拼湊起來的,戰鬥力弱。但武田的赤備不同,基本上都是武家出身的武士組成,作戰勇猛。

武田信玄的軍事改革無疑是成功的。

讓赤備出名的有兩件事:

一件事是三方原合戰,這一戰,僅僅依靠山縣昌景和秋山信友的一部分先鋒赤備,就直接把德川家康打的尿褲子(要知道德川家康的三河兵作戰也很勇猛的),事後還讓畫家畫出當時狼狽的樣子掛在自己的床頭,時刻鞭策自己。


武田家滅亡後,德川家康收編武田家的赤備,並組建了由井伊直政統領的赤備。

還有一件事是大阪夏之陣,由真田幸村率領的赤備,直接突擊德川家康本陣,差點德川家康切腹自盡,導致被迫後撤本陣,直至戰至最後一人。連薩摩島津氏都自嘆不如,深感佩服地稱真田幸村為日本第一兵。

我覺得赤備之所以厲害,除了自身的作戰素養,還有跟統帥有很大的關係。


心技BOY


騎兵算是冷兵器時代的坦克吧,只能算是在特定時期最強的部隊 火槍成熟以後並且大批量成建制後 騎兵就沒用了 武田的騎兵之所以厲害確實和信玄有很大關係 他的凝聚力和指揮能力確實不是蓋的 同一時期的上杉謙信也是這個道理。騎兵的厲害很大程度取決於統帥的指揮能力 之後的真田幸村也是這個道理 兵強帥更強。還有一點 騎兵是要靠錢💰養出來的 甲山的金礦那叫一個多呀😄 這就是我的一點看法不足之處 還請指教


143508548


戰鬥力確實不容小覷!赤備選用的人是清一色的武士階層。在封建社會,人分三六九等,日本也不例外,武士階層在日本戰國時期是掌握國家政權的,這基本跟我們中國古代的士族階層差不多,而且還更為嚴格,中國人從士還可以通過捐官、科舉等方式。日本普通人想變成武士幾乎不可能(不是每個人都像織田信長那樣不拘泥於身份),同時武士階層互相通婚,這就更能造就凝聚力,包括福利待遇也是比一般士兵高很多,還有一部《武田家法》不間斷的洗腦,所以這部隊在當時算是國家級的軍事力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