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戰爭中,伊朗與俄屬同一陣營,爲什麼伊想買俄蘇-30SM戰機卻遭到俄羅斯拒絕呢?

冷眼看裝備


國家之間的軍售武器和相關採購,與正常的商品經貿往來完全不同。軍事武器的銷售受到很多條件和因素的制約,其中最大的就是政治因素。俄羅斯之所以沒有出售給伊朗蘇-30SM戰機,就是因為這其中充滿了太多的政治因素。



不是俄羅斯不想出售給伊朗蘇-30SM多用途戰鬥機,而是俄羅斯顧慮美國和以色列方面的政治因素。雖然說國際武器貿易上基本上都是出售給關係相對較好的國家,而伊朗同樣與俄羅斯的關係非常密切。那麼,俄羅斯為什麼要顧慮美國和以色列方面的政治因素呢?我們分別來看。


先說美國因素,美國作為世界城及大國。去擁有龐大的經濟霸主地位。世界的貨幣結算地位,貿易領頭羊地位,金融霸主地位,進而催生的世界輿論權和話語權,國家信用評級權。而這些權利讓美國擁有整個世界貿易體系的主導地位。

問題就出來了,俄羅斯想要融入世界經濟貿易體系當中,必然會受制於美國因素的制約。那麼在面對由美國主導的世界貿易體系中,俄羅斯也是“人在矮簷下,不得不低頭”。尤其是美國主導的北約不斷地進行東擴,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生存空間。就讓俄羅斯不得不對外反抗,件造成了與美國和北約的軍事事件。



2014年的烏克蘭危機,俄羅斯直接出兵佔領克里米亞,這導致了以美國為首的整個歐洲國家展開對俄羅斯的批判。並且開始對俄羅斯實施規模龐大的經濟制裁,這一場經濟制裁差一點讓俄羅斯經濟崩潰。幸好俄羅斯與東方的夥伴達成了更多的商貿往來協議,才得以喘息,緩過神來。不過俄羅斯深深的領教了美國的貿易霸權主義政策的威力。


因而在很多國際場合,只要不涉及到俄羅斯的核心利益。俄羅斯通常不會給予美國太多的阻礙和麻煩。畢竟整體上,俄羅斯的實力還是相對於美國較弱一些。那麼在面對伊朗問題上,俄羅斯暫時就不可能給伊朗出售進攻型武器,進而刺激美國的神經。

就是在烏克蘭危機爆發之後,美俄關係極度低下之時。俄羅斯履行2004年與伊朗簽署購買S300防空導彈的合同,從2014年開始到2016年結束。但是俄羅斯提供給伊朗的也只是用於防禦的S-300PMU2防空導彈系統。像蘇-30SM多用途戰鬥機這樣的進攻型武器系統,俄羅斯迫於不刺激美國,並不急於提供給伊朗。



以色列方面,俄羅斯與以色列的關係向來較好,這是自二戰時期就一直保持的傳統。猶太人在以色列建國,俄羅斯為上百萬,猶太人提供了相當的幫助。因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幾乎每年都要訪問俄羅斯一次,可見,俄羅斯於以色列的關係甚好。從敘利亞局勢上就可以看到俄羅斯與以色列的關係。



可是以色列與伊朗一直以來都是世仇,雙方之間的矛盾不僅僅限於宗教這一塊。總之一句話,矛盾錯綜複雜讓雙方始終都敵視對方。那麼俄羅斯如果大肆武裝伊朗,勢必會遭到以色列的不滿。並且肯定會找到俄羅斯頭上,這會讓俄羅斯很為難。

俄羅斯為了照顧以色列的感受,自然對伊朗有所限制,不會讓伊朗有太多的實力威脅以色列的。只不過這種尺度俄羅斯肯定是會把握的,不可能讓伊朗真的處於國家的危險之中。尤其是美國目前正在步步緊逼的狀態下,俄羅斯肯定會對局勢有所考量。



另外說一個方面,那就是國家之間也通常都是留一手的。沒有永恆的友誼,只有永恆的利益。那麼俄羅斯與伊朗之間也同樣是如此。伊朗是一個擁有雄心勃勃的國家,並且在伊斯蘭世界當中以什葉派的領袖自居。伊朗的實業派在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包括也門卡塔爾等都佔據了相當的主動,可以說,伊朗的實業派勢力已經形成了美國口中的“什葉派之弧”。


那麼作為俄羅斯來講,曾經與伊朗在歷史上也發生過對抗。俄羅斯並不想看到在中東地區擁有龐大勢力伊朗的崛起,那麼對伊朗有所限制,也就成為俄羅斯的必然手段。俄羅斯對任何國家都是有防範之心的。比如2000年的時候,賣給我們的蘇-30MKK,整體版本性能就不如他們本國裝備的,和賣個印度,越南的。

所以淡然小司覺得,俄羅斯對伊朗來說就是隻要把持伊朗的政權不倒,但是伊朗也不要做的太強大。只要能對抗住美國就可以了,不想讓伊朗的進攻力量太強大,那麼可能會給俄羅斯帶來更大的麻煩。那麼對伊朗的軍事武器採購自然是要根本俄羅斯的戰略而調整。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不會因為伊朗的需求而改變的,這就是俄羅斯的平衡術。而作為伊朗那也只能是默默承受畢竟自己製造不了三代機,更造不出來像蘇-30SM這麼優秀的三代半戰機了,那麼伊朗只能是等待機會了。那麼伊朗有沒有可能購買我們的殲-10戰機麼?歡迎大家都留言評論!謝謝大家的點贊,轉發和關注奧!!!


淡然小司


俄羅斯害怕繼續得罪美國和以色列,

因此不願意向伊朗出售蘇30戰鬥機,這是俄羅斯權衡利弊的結果,以下由我來分析這次事件的來龍去脈



1.伊朗歷史上就是反美、反以色列的國家。因為伊朗1979年爆發了革命,推翻了伊朗親美的巴列維政府。沒收了美國在伊朗的資產。因此伊朗遭到了美國、

以色列和沙特的經濟、軍事制裁。



2.伊拉克總統薩達姆2003年被美國推翻後,伊朗迅速向伊拉克進行滲透。目前伊朗已經與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真主黨和也門的胡塞武裝組成了中東地區什葉派聯盟,伊朗的勢力瞬間做大威脅了美國、以色列和沙特的安全利益。



3.俄羅斯自從普京執政以來,經濟得到了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普京對俄羅斯軍隊進行改革,購買了先進的武器,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普京短短几年就把俄羅斯重新帶入了世界強國行列,對美國的國家安全和全球利益造成了威脅。



4.由於伊朗和俄羅斯都是敘利亞總統阿薩德的盟友,因此兩國派軍隊進入敘利亞,打擊美國支持的敘利亞反對派。美國的目的是想通過敘利亞戰爭消耗俄羅斯和伊朗的國力。



5.不過由於俄羅斯同時參與了烏克蘭和敘利亞的兩場戰爭,並遭到了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導致俄羅斯國力衰退,經濟下滑。俄羅斯經濟無法支撐軍隊在烏克蘭和敘利亞打持久戰。




6.伊朗希望要購買俄羅斯的蘇30戰鬥機,對俄羅斯增加經濟收入絕對有好處。但是俄羅斯一定會遭到美國更大的經濟制裁,美國還會支持敘利亞反對派加大對阿薩德政權和俄羅斯軍隊的軍事威脅。讓俄羅斯在敘利亞戰場上付出更大的代價。因此俄羅斯權衡利弊,沒有向伊朗出售蘇30戰鬥機。


杜達特洛夫斯基


俄羅斯和伊朗只是表面兄弟,他們只是利益的結合。

因為對俄羅斯來說,蘇三零的產能不是個問題,這大把大把賣的,也就是需要顧及一下美國和以色列的態度,畢竟俄羅斯的經濟也不怎麼好,還是需要改善一下同美國的關係的。



伊朗本來就沒多少錢,還有大把大把嗷嗷待哺的行業,所以伊朗直接購買了200多架客機,然後,這個戰鬥機嘛,直接一個也沒買。

等伊朗繼續被經濟制裁了,伊朗也反應過來了,但是已經遲了,拿什麼買?沒錢了真的大把大把錢扔出去了。然後俄羅斯是實在不想繼續這種石油貿易的,畢竟俄羅斯自己也是產油國的。

更何況俄羅斯缺的是現金,而不是這種油田!

所以俄羅斯需要一些實際的東西。

再說,伊朗和以色列的關係緊張的,萬一伊朗的蘇三零被以色列的拿下了。

俄羅斯,就很尷尬了嘛。

再說伊朗也是有雄心壯志的,也是積極拓展伊朗的政治影響力的。俄羅斯可不想再養虎為患了,已經被坑了一次了,還能不能再掉進同一個坑裡面再死一次嘛。


尋找丟失的方向盤




一個超級強大的伊朗,不符合俄羅斯在中東的利益,雖然在近幾年伊朗在敘利亞問題上與俄羅斯走到一起,但這並不意味著伊朗與俄羅斯就真的親密無間了。

歷史原因



歷史上,從十九世紀初開始,當時的沙皇俄國在擴張過程中就與當時的波斯帝國在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地區發生過經年累月的戰爭。而到了二戰期間與冷戰期間,兩國更是齷齪不斷。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兩伊戰爭期間。



當時的蘇聯全力支持伊拉克,而美國則是支持伊朗。這場戰爭打了八年,讓伊朗國力消耗殆盡。雖然後來宗教領袖霍梅尼因此上位,但這並不意味著俄羅斯與伊朗的關係就此好轉。




國家在地區間的影響力。

伊朗在雖然處於中亞的邊緣地帶,但是由於其是伊斯蘭什葉派的大本營,也曾經是美國製約蘇聯的前沿陣地。當時的美國與巴列維王朝時期的伊朗擁有著非常廣泛的經濟軍事合作。



為了幫助伊朗,美軍向伊朗出口了大量的先進軍事裝備,包括當時最先進的f14雄貓戰鬥機及其配套武器。



因此,伊朗在中亞地區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同時由於伊朗在經受了兩伊戰爭的軍事洗禮之後,其整體軍事實力在中亞地區不容小覷。

這當然是俄羅斯所不願意看到的,雖然在某些時候俄羅斯在中亞需要一個強而有力的政治盟友,但是如果這個盟友實力太強,往往也是一個大麻煩。因為實力更多的時候意味著野心。



所以俄羅斯在中東最希望獲得的就是像薩達姆、阿薩德這樣一慣親密的戰友。而像霍梅尼這樣曾經的敵人,哪怕現在和自己現在一個戰壕裡,也是無法讓人真正的放心的。

畢竟今天伊朗可以和自己現在一個戰壕裡,明天也會站到別的戰壕裡拿起槍對準自己。甚至在某一天勢力膨脹起來以後,會把自己踢出戰壕,獨佔利益,為未可知。

因此適當的削弱伊朗,對於俄羅斯提升在中亞地區的話語權分量,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世界上的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猶如一盤圍棋,有的時候要疾風猛進,有的時候也要春風化雨。

而軍事技術,特別是像先進戰鬥機物資、技術的輸出,更多的時候需要考慮的往往是政治因素。因此在某些時候並不是你想買,出的價格高就會賣給你。政治家們考慮的往往是這個東西賣給你,會不會使你對我產生威脅,或者會不會損害我的利益。為自己的國家儘可能多的利益,恐怕才是那些大國元首們需要考慮的因素。


落下m


俄羅斯不是不願意出售SU30戰機,而是伊朗沒有滿足俄羅斯的購買條件,解禁後的伊朗未必急切想得到SU30,另外,伊朗更願意等待條件成熟會有更多的選擇。說是因為擔心美國以色列反彈,完全是主觀臆測。

伊朗是俄羅斯對抗西方的盟友,需要看美國以色列臉色行事?增強伊朗空軍實力,讓伊朗在前面唱黑臉,俄羅斯唱白臉,難道不是普京最好的選擇嗎?

美國對伊朗的制裁長達三十多年,伊朗經濟奄奄一息,剛剛解除制裁的伊朗,百廢待興。伊朗需要大量的資金重建自己的經濟基礎設施,而伊朗缺少足夠的外匯進口急需的裝備,只能優先解決涉及國計民生的設備引進,改善就業環境。伊朗向空中客車和波音採購了200多架客機,用於更新其早已老化的民用航空機群。伊朗當然沒有那麼多資金,其中有一部分資金是通過用油田項目做交換來解決的。

伊朗民航嗷嗷待哺

解除制裁後 ,伊朗錯誤估計形勢,沒有把採購空軍裝備作為優先目標。伊朗雖然有采購SU30的意向,但是條件苛刻,意圖也不明,需要俄羅斯大規模轉移關鍵技術以助力伊朗發展自己的航空工業。採購數量和付款條件似乎也不能滿足俄羅斯的要求。

對於SU30,你知道伊朗人是怎麼想的?俄羅斯人怎麼想的?或許伊朗購買SU30後,會直接與以色列發生空戰,如果SU30被打敗,則俄羅斯王牌戰機聲譽就會受到影響,SU30誰還會買?

另外,伊朗有非常成熟的導彈研發、試驗和製造基礎,伊朗幾乎把大部分資源投入到各型導彈的研發上來。對花大價錢引入先進戰機似乎不是那麼急迫,外界普遍認為,伊朗即使採購了幾十架SU30,在美國、以色列面前也無法取得優勢,與其無法獲得非對稱優勢,不如緩圖之,繼續大力發展已有雄厚基礎的導彈工業。

伊朗盤算:在以色列隱形空軍體系面前,SU30有等於無,乾脆再等等吧,還是導彈管用

伊朗有巨大的需求,但是伊朗也有非凡的雄心。長期的孤立和周邊充滿敵意的環境,使伊朗人不是一個簡單的買家,伊朗更希望能夠引進技術自己製造,因此,伊朗、法國和俄羅斯都在等待一個好的契機。伊朗人是否看得上SU30還要打個大大問號,伊朗似乎更看重法國“陣風”和歐洲“颱風”。同時,法國也非常看重伊朗的軍機市場,畢竟伊朗是個地區大國,市場潛力巨大。儘管伊朗就SU30向俄羅斯詢價,但似乎只是意向性的,更或是一種友好表示,一旦伊朗經濟條件改善,高傲的伊朗人眼界也是非常高的,待價而沽,多方選擇更為有利。何況伊朗空軍有使用西方裝備的習慣,購買俄羅斯空軍裝備在制裁條件下的無奈之舉,解禁之後,心態自然變了。

伊朗人對歐洲軍工技術有一種期待,未必喜歡粗糙的SU30,何況伊朗人善變

伊朗眼界很高,居然自行發展隱形戰機,因此,與沙特等國不同,伊朗不是一個簡單的買家,有大國雄心,強國之志

不過,現在伊朗重回被制裁狀態,能買到SU30當然不錯,但是被制裁的伊朗哪裡來的美元呢?拿石油換?俄羅斯自己的油都賣不出去,會要伊朗的石油嗎?貸款?更沒門。還是低頭髮展導彈吧!

『關注鶇飛天,感謝圖片作者,期待您的反饋,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鶇飛天


首先要說明一點:伊朗與俄羅斯並不是同一陣營,只是同樣在面對西方的壓力時,有點抱團取暖的意思。

伊朗是政教合一的國家,它的國家意識形態就是伊斯蘭教,而俄羅斯在面對本國伊斯蘭教分離勢力的時候是相當頭疼的。所以無論如何,俄羅斯不會和一個伊斯蘭教國家站同一陣營。

但是自從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之後,確實一直和蘇聯/俄羅斯保持著友好關係,很多軍事裝備都是從俄羅斯採購的。包括最近的S-300防空導彈。

俄羅斯當然也樂見自己的武器有外銷的市場,但對於伊朗來說就比較尷尬了。

第一點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伊朗因為核問題遭受國際制裁,俄羅斯不想因為賣給伊朗武器而違反國際協議或者開罪西方。

但這其實並不是主要的原因,伊朗與之前俄羅斯武器的傾銷國有本質的區別,它注重發展自己的軍工產業,而且仿製能力極強。俄羅斯賣給伊朗S-300之後,伊朗就立刻仿製出了自己國產的產品,這讓俄羅斯很是惱火,因為後續的產品基本上就不會再買了。



所以說如果單單只是因為西方反對俄羅斯就不賣武器給伊朗,那也太小看俄羅斯了。關鍵是老毛子自己發現賣武器給伊朗並沒有多少好處,搞不好還要洩漏核心機密,所以一番權衡之下,就算了吧,反正蘇-30系列產品根本不愁銷路。


布魯科夫


這個問題要從國際大環境的角度來考慮俄方的態度了。要知道出售武器的利潤,就知道沒有一個國家願意放棄這筆交易的。因為武器和毒品並稱為世界二大最賺錢的買賣,利潤都是百分之幾百的。向伊朗出售武器,俄羅斯能賺取大量外匯,可為什麼不同意呢?

中東強國以色列和中東富豪沙特的合力反對應該是一個重要原因。以色列和伊朗互懟,伊朗不承認以色列二戰時被納粹屠殺的事,認為那是謠言,即使是真也是猶太人該殺。並認為猶太族應該被在地球上抹去,其扶持的黎巴嫩真主黨不斷給以色列找麻煩。為此以色列外長多次出訪俄羅斯,為雙方軍售的事要求俄政府慎重考慮出售給伊朗武器的後果。如果俄政府不顧以色列反對強行出售,那就是與以色列撕破臉了。巴沙爾政府在一碰就倒的時刻,以色列也沒有出兵敘利亞。其實以色列想幹挺巴沙爾政權,不管敘有無戰事,一天之內就能把敘利亞巴沙爾變成流亡政府。那為什麼呢?其中的奧妙不就是俄與以有私下協議在嗎?俄在敘的軍事行動,以色列也沒有干預,只是和俄達成了協議,對於抵近的認為是伊朗的武裝組織予以毫不留情的打擊,這點也是得到俄認可的。雙方在私底下都有底線,只要不觸碰,就相安無事。俄從來不敢小看以色列的作用,與以徹底翻臉並不符合俄的利益。再來說說沙特,這個中東富豪也與伊朗不接壤,但是隔海相望。二國分屬二個教派,千年來互相不服對方。伊朗從海灣戰爭以後開始大幅擴大什葉派勢力,其扶植的也門胡塞武裝即將獲得也門的統治權,這是沙特政府萬萬不能允許的,在家門口有一個什葉派政權再虎視眈眈的。所以沙特為此付出重大代價,糾集了十幾國聯軍出兵干涉也門局勢,就是不想讓伊朗扶植的政權輕易上臺,寧可搞亂也門。沙特是石油王國的盟主,俄羅斯現在也僅靠石油出口掙外匯求得溫飽,得罪了沙特,沙特把油價拉到極低極低,讓俄羅斯也不好受,因為美國幹挺蘇聯就是這麼做的。這二個國家的反對,是俄最主要的考慮之一,所以不得不放棄與伊朗的武器軍售,因為互懟並不符合俄羅斯的利益。

至於美國的反對,主要也是因為以色列和沙特的共同反對。憑藉美國的強大軍力,伊朗就是把俄羅斯全部常規武器搬回伊朗,美國也不放在眼裡的,照樣給你全部炸個稀巴爛。伊朗的武器想打到美國,還不知猴年馬月呢,但是對於只有幾百上千公里以色列和沙特,確是恐懼萬分的。俄羅斯應該就與伊朗武器供應與二國達成了共識,至於俄供應s300導彈,那隻屬於防禦性武器,而軍機就不同了,是可以用來進攻的,俄當然會予以拒絕。


春風7023121


敘利亞戰爭,伊朗與俄有共同訴求沒錯,但並非盟友,在俄介入敘利亞前,伊朗早於俄羅斯暗中介入了敘利亞博弈中去,只不過由於自身能力有限,無法扭轉阿薩德政府被動和無力反擊的局面而已,自從1979年伊朗政變後,在中東推行自己的意識形態,無論是美國,還是中蘇兩大國,伊朗人誰都不買賬,更不是那個陳營的鐵桿盟友,伊朗人有伊朗人的大中東利益算盤和訴求,它所推崇的外交政策與美俄是有異曲同工之處的,伊朗人擁有獨立於美俄中之外的獨立外交理念,理在雖然站到了敘利亞政府的戰壕裡與美以土支持的力量對抗,但獨立的外交理念及過去波斯人自豪的歷史,讓伊朗人四面樹敵。當敘利亞博弈告一段落,伊朗人在敘利亞的利益訴求與俄羅斯的戰略利益是否脅調一致!?要知道俄羅斯在敘利亞的目標是明確和堅定的,那就是主導未來敘利亞的未來,而伊朗政府並非一個值得信賴的戰友,致少在成為盟友之前如此。現在俄缺錢的情況下,卻拒絕伊朗人就不難理解。這點精明的猶太人會加以利用。而敘利亞還需要經過半年之後大混戰也許會停下,但亂局還看不到頭!在中國人慶祝新春佳節,家人團聚之際,祝願世界沒有戰爭!祝願敘利亞早日和平!


用戶遇公移山


我發表下我自己的觀點吧,其實我覺得在俄羅斯眼裡除了害怕美國製裁外,最為重要的是因為,伊朗是俄羅斯手中的一張極為重要的牌,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打出去的

試想一下,假使現在俄羅斯直接把戰機賣給伊朗,其實是自己把重要的牌給打出去了。等於是自己主動打了美國的臉,在挑戰美國。普京明白,表面上要硬,但是自己手中的錢很有限,牌更少。

美國為什麼有時候忌憚俄羅斯啊,一是怕俄羅斯的核導彈,二是因為俄羅斯可以說是伊朗等反美力量的能夠提供尖端武器的僅有的幾個渠道之一。

所以就普京的戰略智慧來說他是絕對不會主動招惹美國的,他會把伊朗這張牌放在最為危機的時刻。現在打出去大材小用了。

所以俄羅斯沒有同意賣給伊朗戰機。不光俄羅斯不賣,詳細其他國際也不會賣。大家都董,伊朗是美國的死穴,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輕易用。


同大叔


需要明確,不是俄羅斯不想賣,而是不能賣。俄羅斯缺錢,巴不得做這筆買賣,但早在多年前伊朗表達希望購買俄羅斯蘇30SM戰機時,美國就以違反聯合國對德黑蘭的武器禁運條令為由,出面阻攔這筆交易,最後導致不了了之。
圖:俄伊首腦會晤

目前,伊朗現役主力戰機為米格29,F-14,F-4等型號,數量少質量又不夠好,面臨嚴重的機體老化問題。

伊朗早就提出空軍戰機更新計劃,但一方面苦於受到西方制裁,向西方購買是無望了;俄羅斯倒是願意賣,伊朗也早就向俄羅斯提出購買蘇30SM戰機的意願,而且雙方已經達成購買協議,但最終因為美國的攪局而流產;中國也是一個選擇,外界早就傳出伊朗有意購買中國殲-10戰機的消息,但缺少確切的消息證實。
圖:伊朗空軍F-14戰機

在小兵看來,殲-10雖不錯,但應該不會是伊朗的選擇。殲-10作為一款多用途中型戰機,服役期間表現出不錯的性能,按理說也應該比較適合伊朗的需求。但

問題是伊朗無力購買很多戰機,這種中型戰機相對短腿,載彈量也不夠,滿足不了伊朗高強度的出勤任務。為了用最少的錢發揮最大的用處,伊朗肯定首選那種皮實耐用,性能比較先進,質量有保證的多用途重型戰機。這也是為什麼伊朗對俄羅斯蘇30SM這麼感興趣的原因。
圖:蘇30SM

但按目前的趨勢看,俄羅斯對伊朗出售蘇30SM的前景是不容樂觀的。俄羅斯雖然有意跟伊朗走近,但也並不願意因此而得罪西方。普京雖然氣傲,但十分明白現在處處跟西方硬碰硬不是聰明的選擇。俄羅斯現在的處境並不好,經濟復甦艱難,外交又處處受到西方制約,此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圖:蘇30SM繼承了蘇式戰機優異的機動性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