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庫布其沙漠治理是我國荒漠化防治的成功實踐,也是我國荒漠化防治的縮影,是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和樣板。”國家林草局治沙辦總工程師屠志方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庫布其沙漠,是我國第七大沙漠。30年間,1/3的沙漠得到治理,從“沙逼人退”到“綠進沙退”,創造了大漠變綠洲的奇蹟。
為什麼會成功?“原因很特別,主要是民營企業牽頭,依靠產業,帶動當地農牧民積極參與,為我國防治荒漠化探索出一條新途徑。”中國林業科學院防沙治沙首席專家楊文斌對科技日報記者說。
“在庫布其,當地企業和老百姓參與荒漠化治理的積極性都很高,堅持走生態治理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路子,通過‘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實現了國家要生態、企業要利潤、農民要票子的‘三贏’局面。”屠志方認為。
尊重自然、天人合一
必須用最少的水治理沙漠
“對沙漠從‘癌症’到‘資源’的認識轉變是科技探索的結果。”楊文斌說。
我國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造林固沙,但在沙漠鮮少看到50年生的大樹。
“我們出現過多次的中幼齡固沙林衰敗死亡,損失非常慘重。50多年來,科技人員不斷探索、創新,使得‘尊重自然、天人合一’成為當前防沙治沙的主導思路。”楊文斌說,目前,在防沙治沙方面,我國能夠做到適地適樹,和合理的喬、灌、草複合格局,確保了治沙的穩定持續,避免了人工中幼齡林的衰敗死亡,“大樹”的固沙林指日可待。
治沙中如何用水也是一個突出問題。沙是寶貴資源,水是乾旱、半乾旱區的命脈,由於缺水,才形成了沙漠。
“科學治沙要把生態用水放在第一位,必須用最少的水治理沙漠;用水附加值高的產業,發展沙區經濟,如沙區的每1噸水能創造價值100元(保護地產業)、200元(有機奶產業)、500元(微藻類產業)等,就是值得開發的。”楊文斌說。
同樣,在屠志方看來,科學防治沙漠,保護是放在第一位的。“沙區生態資源屬於稀缺資源,來之不易、十分珍貴。要堅決杜絕邊治理邊破壞,特別要保護好荒漠天然植被。”他說。
“其次要堅持尊重自然,自然修復和人工修復相結合。人工治理要推廣應用鄉土樹草種,推廣應用抗逆性強、低耗水的灌草種;堅持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草則草、宜荒則荒,對於人力不能及的大沙漠腹地,我們決不要去治理它。”屠志方說。
屠志方特別強調,沙區自然條件惡劣,生態十分脆弱,開發建設活動要適度,決不能超過沙區的生態承載能力。
技術創新發揮支撐作用
為防治荒漠化探索出一條新途徑
更值得關注的是,從沙漠是地球的“癌症”轉變為沙漠是地球上穩定的自然資源的思路,促成了庫布其國家沙漠公園和響沙度假島等的建設、發展。
“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強化政策扶持,科學編制規劃,重視科技創新,堅持綠富同興。”屠志方認為,這是庫布其治沙成功的重要原因。
在政府重視、政策扶持方面,鄂爾多斯將防沙治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諸如“誰造誰有,合造共有,允許繼承,長期不變”等政策機制,調動了社會各界參與的積極性,使各種社會資源向沙區匯聚。
堅持科學防治、重視科技創新,在庫布其治沙中舉足輕重。
上世紀50年代,我國就在庫布其沙漠建立了治沙站,如展旦召治沙站。
楊文斌說,長期的研究與積累形成的技術與思路,支撐了庫布其沙漠的治理,如,無刺大果沙棘優良品種的培育成果,以及甘草平移種植技術等,都取得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多年前的“前擋後拉”“鎖邊固沙”以及近年來的“低覆蓋度治沙”確保了庫布其沙漠治理成果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在造林技術方面,庫布其機械化造林技術、飛播造林技術等的發展,顯著的提高了造林成活率,降低了成本。
“大膽探索沙漠資源的開發利用技術,如沙漠光伏電、沙漠工業園區等,進一步支撐了民營企業牽頭治理庫布其沙漠的進展和步伐。”楊文斌說。
庫布其治沙已初見成效,但生態修復是漫長的過程,有可能會反覆。
楊文斌建議,儘快按新修訂的《國家造林技術規程》,開展新的固沙造林,改造現有的低質固沙林;持續跟蹤觀察治理區的生態變化,及時發現不穩定現象並調整或修復;進一步開發或者推廣水附加值高的治沙技術與沙產業,提升治理的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
閱讀更多 科技日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