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海鮮刺傷爲何會導致死亡,食用海鮮過敏如何快速施救!

夏季少不了的就是吃海鮮,很多人都知道吃海鮮要重視衛生問題,否則容易出現腸胃不適,甚至食物中毒。但是除了吃出來的健康問題,還有一些我們忽略的安全隱患。

近日,蝦尾刺傷手指身亡的新聞霸佔熱搜,迅速成為熱點話題。連雲港王女士在家裡清洗海蝦時,手指被蝦尾刺破。兩天後王女士開始發燒,並且出現下肢腫脹,送到醫院後被診斷疑似感染了“海洋創傷弧菌”,該細菌是一種相對罕見且十分兇險的細菌,一旦感染髮病很快,48小時內死亡率可超過50%。王女士的病情迅速惡化導致其多個臟器功能衰竭,最終不治身亡。

被海鮮刺傷為何會導致死亡,食用海鮮過敏如何快速施救!

“海洋創傷弧菌”是海洋中的一種細菌,如果被海洋中的魚類、貝類、蝦、魚鉤等刺傷或食用生蠔、生魚片等,可能感染此菌。感染“海洋創傷弧菌”後,患者初期表現為發燒和皮膚受損部位出現發紅、水皰。如果不及時治療,病情會迅速發展為皮膚組織大面積壞死,出現全身中毒症狀,多臟器功能衰竭,最終導致死亡。醫生表示,有肝硬化病史人群最易感染該種細菌。

不過大家也不用因此對海鮮避而遠之,日常生活中為避免感染“海洋創傷弧菌”,要儘量少吃生冷海鮮,將水產煮熟再食用;注意避免受傷或將皮膚傷口暴露在海水中;挑選和處理海鮮時儘量帶上防護手套進行操作。海邊作業或遊玩不要光腳。如果出現皮膚髮紅或局部出現水泡,又有吃生海鮮、皮膚被海鮮剌破或海邊作業的病史,要儘早到醫院診治。

被海鮮刺傷為何會導致死亡,食用海鮮過敏如何快速施救!

之前還有新聞曝出,長沙市楊先生在與朋友剝小龍蝦蝦殼時,左手中指被刺傷。第二天他發現受傷中指靠近甲溝的地方越來越疼,但傷口不大。之後開始腫脹,進而發黑發紫。四天後,到長沙市中心醫院檢查,手指已經嚴重發炎化膿,需要開刀治療。致病原因是小龍蝦體內的細菌隨蝦殼刺入患者傷口,導致發炎化膿。

長沙市中心醫院骨創傷手外科楊立軍醫生提醒,在吃小龍蝦時儘量戴手套,避免龍蝦殼直接接觸手指,尤其要重視甲溝處,以免感染甲溝炎。一旦被刺傷,可以局部用清水清洗,用碘酒消毒。除此之外還要提醒大家,小龍蝦的頭部是吸收和處理毒素最多的地方,容易聚集水體中的髒物,建議食用時最好去除頭胸甲後烹飪,一定要煮熟煮透再食用。

被海鮮刺傷為何會導致死亡,食用海鮮過敏如何快速施救!

此外2016年一則新聞曝出,一位75歲的黎姓老人在處理螃蟹時,右手虎口被蟹鉗夾傷,由於傷口不大,老人沒有在意,也沒有對傷口做相應的處理。隨後,老人手背就開始發紅、腫脹,後來又開始發黑,而且還出現了腹瀉、腹痛等症狀。家人把他送到廣醫二院急診科求診。但是,由於病情發展過快、過重,最終仍然沒有挽回老人的生命。據介紹,導致老人喪命的壞死性筋膜炎,其致病原因是被蟹鉗夾傷的傷口感染了食肉菌。

要知道所謂的“食肉菌”不是單一細菌。而是混合病菌,其中最常見的致病原有化膿鏈球菌、創傷弧菌,其他的病菌還有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食肉菌通常附著在魚鰭、龍蝦和蟹鉗中,但並不只存在海產品中,稻草、木屑中也可能存在。需要提醒大家,日常操作注意做好防護措施,出現傷口要用碘伏消毒。注意觀察傷口變化,如有惡化要及時就醫。

由此可見,海鮮水產最常出現的就是細菌感染,傷口惡化。避免這類危害就要做到挑選和處理時做好防護;食用時一定要保證煮熟;受傷出血要及時消毒;身體出現不適要及時就醫。

被海鮮刺傷為何會導致死亡,食用海鮮過敏如何快速施救!

除了以上這些因為忽視而導致病情惡化的情況以外,海鮮過敏也應該受到重視。海鮮過敏的原因一般有兩種。第一種是因為個人體質,具體來說就是海鮮中含有大量組織胺,少數人因天生缺少分解組織胺的酶,吃海鮮就會因為攝入組織胺出現過敏症狀。第二種原因是大量攝入,由於海鮮中富含大量的異種蛋白,會引起化學介質的釋放,從而產生生物化學反應。常見的過敏症狀有臉紅、頭暈、心慌、胸悶、呼吸急迫,臉、唇腫脹,口舌及四肢發麻,噁心、嘔吐、皮膚瘙癢等,如果不及時治療,嚴重的甚至會導致休克。

如果是因為食用海鮮導致出現上述過敏症狀,應立刻就醫,不建議擅自服用抗敏藥物。

首先,服藥後會有一種心理,暨觀察病情是否得到控制,讓患者進行臥床休息。這極有可能導致病情延誤,病情加重,出現過敏性休克,如不能注射腎上腺素,則有生命危險。

其次,過敏藥都是“多面手”,也就是說一片藥裡可能同時包括抗組織胺藥、止痛、止咳、解充血藥和 排痰等多種成分,容易導致“誤傷”,並增加副作用的風險。例如口服解充血藥能增加心率和血壓,一些抗組織胺藥有鎮靜效果。對於不瞭解藥物副作用的患者,極易造成二次傷害,或因服藥導致生命危險。

本文為二哥網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二哥,您身邊的購物消費指導專家!為您提供各種專業購物消費知識和資訊,幫您解決購物消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或困惑,讓您有依有據、快速買到優質的商品或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