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6492個貧困村和1235個深度貧困村因爲「致富電」有了新奔頭

河南6492個貧困村和1235個深度貧困村因為“致富電”有了新奔頭

河南6492個貧困村和1235個深度貧困村因為“致富電”有了新奔頭

“過去電不好使,想發展不敢發展,如今電力有了保障,發展沒有了瓶頸,老百姓用上了致富電。”7月29日,河南濟源市承留鎮玉皇廟村村主任原東興發自肺腑地對記者說。這句話也道出了眾多貧困地區群眾的心聲。

近年來,圍繞河南省委省政府打贏脫貧攻堅戰總體目標,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始終把貧困地區電網改造擺在電網發展的突出位置,累計完成投資56億元,投入1.5萬餘人次參加貧困村電網改造。截至目前,河南全省6492個貧困村和1235個深度貧困村電網脫貧改造任務已經圓滿完成。

攻堅克難 電網脫貧任務收官

“太感謝供電公司了,再也不用為電發愁了,俺的客棧也該火一把了。”7月4日上午,輝縣齊王寨村望月農家客棧的王老闆走出家門,指著嶄新的變壓器對記者說。

作為河南電力2018年深度貧困村配電網改造村之一,今年6月30日之前,齊王寨村的配電網改造已全部完工。該村地處南太行深山區,許多杆塔位於懸崖上或溝壑中,遠離道路,物資運輸極為艱難,機械加人力,是施工人員因地制宜想出來的新辦法。“山高溝深,交通不便,施工時正是盛夏,山谷裡的溫度常常能達到37攝氏度,但是想到老百姓能用好電,我們覺得再辛苦也值得。”負責施工的輝縣供電公司項目負責人說。

正是在這樣的幹勁鼓舞下,截至6月30日,河南電力今年電網脫貧攻堅目標中的249個貧困村和1235個深度貧困村電網改造任務全部順利完成。河南全省貧困村供電能力較改造前實現倍增,存量“低電壓”和供電“卡脖子”問題全面解決,因電網設備引起的故障停電現象基本消除,群眾用電滿意率明顯提升,有力地服務了河南脫貧攻堅大局。

勇挑重擔 千村萬戶換新顏

事實上,貧困村農網改造工程多數需要在深山中開展,施工難度較大。

三門峽盧氏縣,素有河南“小西藏”之稱,“八山一水一分田”,10千伏線路最大檔距500餘米,而且大多數還都穿越山間密林。

“在深山施工,由於山脊杆塔間跨度大,運輸物料困難,我們採用了承重能力強的騾隊運送設備。一匹騾子上山能馱300多斤重的物資,一天能來回好幾趟。”盧氏縣供電公司配網辦負責人說。

為確保工程安全順利進行,河南電力上下聯動,統籌安排各市、縣公司骨幹力量互相配合援助農配網建設,合力攻堅;將工程安全放在首位,強化安全管控,提升工程質量,嚴格落實“十不幹”要求,採取現場安全檢查督查“四不兩直”檢查方式,強化設備質量驗收把關;強化考核評估機制,對各部門、各單位履行脫貧攻堅責任情況進行專項考核,落實獎懲措施,促進真抓實幹。

電網脫貧攻堅實施3年來,河南全省貧困村電網新建改造配電變壓器2.18萬臺、新增配電容量337萬千伏安,建設改造10千伏及以下線路3.55萬千米,實現了村村通動力電。改造後貧困村戶均配變容量達到1.91千伏安,較改造之前翻番,其中濟源、焦作、許昌等8個市貧困村戶均配變容量超過2千伏安,為貧困村及貧困戶因地制宜發展扶貧產業提供了充足電力保障。

電足人勤 山區致富新希望

在充沛電力的支撐下,貧困山區迎來了致富新希望。

據河南省統計局調查,電網改造後,河南農村家庭擁有的空調、電熱水器等家電數量增長60%以上,促進了農村居民生活條件和質量的改善。全省約65%的扶貧車間是電網改造後開辦的,實現了有勞動能力貧困人口就近就業,為貧困戶脫貧致富搭建了平臺。

“以前,每天用鋼圈手工壓油量僅有50公斤,現在,俺用電動榨油機每天產油量可達400公斤,收入能翻幾倍,我們脫貧的動力更足了。”平頂山市魯山縣辛集鄉三西村貧困戶丁天定望著新安裝的電動榨油機在三相動力電的帶動下嗡嗡作響,笑容燦爛。

在河南原陽,最有名的是被譽為“中國第一米”的原陽大米,現如今,隨著農網改造和機井通電工程實施,該縣農民開始摸索大棚蔬菜種植和稻蟹共養生態養殖。稻蟹共養可使每畝地的產值達到1.7萬元左右,土地收益大大提升,比傳統種植增收許多,農民找到了致富新路子。

服務貧困村特色產業脫貧的同時,河南電力還開闢了光伏扶貧項目綠色通道,保障全省9309個、159.7萬千瓦光伏扶貧村級電站及時併網,累計支付購電費2.06億元。

新動力,新希望。下一步,河南電力將繼續全面落實《河南省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工作要求,進一步夯實工作基礎,全面提升脫貧攻堅工作質量,切實發揮電力“先行官”作用,全力保障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電力需要。(張曉婷 陳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