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東設了場騙局?你不知道你傷害和嘲笑的正是你的家人

馬東設了場騙局?你不知道你傷害和嘲笑的正是你的家人

這是一道選擇題:

“時間只有三分鐘,你必須勸說別人頂替自己才能脫身,你的選擇是?”

A. 熟人 B. 陌生人

選擇A(熟人)

視頻中,馬東首先拋出問題:你擁有一個看似很好的機會,並把它分享給身邊的人,充分利用他對你的信任,但結果並不好。

把信任當籌碼,你會有愧疚感嗎?

馬東設了場騙局?你不知道你傷害和嘲笑的正是你的家人

多數測試者的回答是“看出發點和本意是什麼”“我是想分享好機會,不是故意想害他”。

遺憾的是,這場看似能獲利的熟人遊戲其實是場殺熟遊戲,而這個測試,講的就是網絡傳銷。

馬東設了場騙局?你不知道你傷害和嘲笑的正是你的家人

選擇B(陌生人)

選擇答案B——讓陌生人來頂替自己,大多基於保護家人和朋友的本意。

但陌生人之間毫無信任,又如何能成功勸說呢?

於是,馬東開始使用自己公眾人物身份,勸說大家更改選項,一對一溝通,以給對方壓力。

馬東設了場騙局?你不知道你傷害和嘲笑的正是你的家人

對話格局由“一對多”變為“一對一”

最終,近80%的人被誘導著修改了選項,但他們並不知道,自己正進入了一場殺熟遊戲。

因此,無論你選擇熟人還是陌生人,都是這場遊戲的輸家,真正贏的,是一開始就不參與遊戲的人。

馬東設了場騙局?你不知道你傷害和嘲笑的正是你的家人

馬東演繹現實版狼人殺

好的公益視頻在於喚醒“同理心”

這支由騰訊守護計劃推出的公益廣告H5,名叫《殺熟遊戲》,馬東向120個人發起實驗測試,最後得出結論——殺熟遊戲裡,沒有贏家。

馬東設了場騙局?你不知道你傷害和嘲笑的正是你的家人

事實上,除了這支H5,騰訊守護計劃此前還推出過一支類型相同的公益廣告《給聰明人的實驗》,同樣很觸動人心。

短片中,當李晨問大家對短信詐騙受害者的印象時,許多人回答:太貪心了,太傻了,太糊塗,智商不在線……

馬東設了場騙局?你不知道你傷害和嘲笑的正是你的家人

馬東設了場騙局?你不知道你傷害和嘲笑的正是你的家人

但他們並不知道,他們所嘲笑的可憐人,正是自己最珍視的家人。

馬東設了場騙局?你不知道你傷害和嘲笑的正是你的家人

許多受騙者正是因為害怕家人的責備和嘲笑,選擇隱忍。

馬東設了場騙局?你不知道你傷害和嘲笑的正是你的家人

短片本身強調的,並非短信詐騙的可怕之處,而是一種反思——我們真的關心自己的家人嗎?

馬東設了場騙局?你不知道你傷害和嘲笑的正是你的家人

無論《殺熟遊戲》還是《給聰明人的實驗》,你會發現這兩支公益視頻的兩點共性:

1.以“實驗測試”場景讓你自覺帶入到故事中;

2.以“受害者視角”講故事,喚醒你的同理心

最大程度讓你理解受害者,是兩支視頻的動人之處,“共情”是一種公益片的拍攝技巧,卻也是一種人性的善意。

為何要有同理心?

因為我們都有可能是受害人

《殺熟遊戲》短片裡,馬東談道:傳銷事件裡,只有受害人。

而我們之所以要有同理心,也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受害者。

據騰訊守護者計劃團隊與騰訊新聞客戶端聯合發佈的調查數據顯示:

高達62.2%的人身邊有親戚或朋友遭遇過網絡傳銷騙局,且被騙金額在1000元以上的超過80%,26.6%的人因為購買朋友推薦的項目或產品而蒙受損失。

馬東設了場騙局?你不知道你傷害和嘲笑的正是你的家人

由此來看,傳銷並不僅僅存在於電視裡,對身邊人多一份關心和理解總是必要的。而這才是公益廣告的本意。

日本電影《0.5毫米》中有一個這樣的故事——獨居老頭被人騙了1000萬,女主質問他“為什麼會傻到被騙”,老頭說:錢被騙了也無所謂,我只是想和他當朋友。

馬東設了場騙局?你不知道你傷害和嘲笑的正是你的家人

多一點同理心,多一點溫暖。

馬東設了場騙局?你不知道你傷害和嘲笑的正是你的家人

馬東設了場騙局?你不知道你傷害和嘲笑的正是你的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