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控碎滿地,網貸價值仍是個被美化的幻影

2018年6月至今,中國的網貸行業經歷了從個別暴雷到系統性崩跌。這不禁讓人懷疑,

行業的模式與價值等立身之本是否存在重大問題

風控碎滿地,網貸價值仍是個被美化的幻影

學叔分析發現,網貸先天的障礙以及後天不當商業利益驅使——共同作用下的風險管理缺位,導致風險惡性積累、資產定價失靈

走過十年,P2P的風險管理能力,卻遠不足以支撐其應對外部風險壓力、實現其商業企圖;距離擔起提高金融效率之責也很遠。無論是經營者還是投資者,都應該從美夢與無知中醒來:P2P模式被美化太多太久了

風險定價:P2P模式的痛

P2P從事資金的融通業務,本質依然是金融,而金融的核心是風險定價。然而,筆者從兩端客群、平臺、風險補償及市場因素分析發現,該模式缺少有效的風險定價。

  • 兩端客群決定風險被放大

P2P平臺的借款群體,多為傳統金融機構覆蓋不到的“小微企業主和個人”。

比如連續3個月逾期或者6次逾期的人無法從銀行借到錢,但可以從網貸借到;申請銀行信用卡要有單位證明、收入證明、房產車輛等財力證明,但申請網貸借款就不需要。

收入較低或不穩定、徵信記錄缺失、信用資質極度不全,讓他們成為較高風險人群,被隔離在銀行甚至借唄、微粒貸等較低利率互聯網借貸產品之外,進而轉向網貸渠道,同時也將高風險帶進來。

此外,網貸投資端的風險也在升高,因為網貸並不具備證券、私募、信託等對投資人明確的資質要求和風險評級制度,導致網貸投資人缺乏對風險的判斷及承受能力。這次行業暴雷潮中,可謂生動上演。

筆者接觸的投資人中,很多認為投資網貸等同於“銀行存款”,提前退出不了就是平臺有問題,由此引發所謂的“擠兌”風險,而不知有投資契約約束,平臺可以協助實現其流動性要求,但非必然;以為錢投給了平臺,反覆問的是平臺會不會跑路,而不知即便平臺不在、債權依然存在

,債務人是另一端的借款人而非平臺。諸多認知錯誤導致投資人對風險的心理預期出現偏差,導致風險非理性蔓延。

所以,兩端用戶特點決定它先天自帶更大的金融風險。

  • 平臺本身無能力進行風險定價

不同風險的資產被定出不同的價格,體現在利率上,這是風險定價的邏輯,也是金融信用機構資產交易的核心。這一點並不因為P2P的信息中介定位而有所改變,P2P同樣須有極強的風險定價能力,才能平衡金融風險

而反觀目前國內的網貸平臺,接不了央行徵信芝麻信用也不帶玩兒了百行徵信只接了兩家網貸所謂的大數據只是零散的數據,完全不足以支撐對一筆資產資質的判斷。基礎設施欠缺直接導致風控成本上升

。據風控人士介紹,目前網貸借款人的風控成本一般是2-4元,單是要核實是否為學生身份就要近2元,所以能接入的外部數據非常有限。如果要通過其他渠道接入人行簡版徵信,要2-3元,成本直接翻倍。所以,平臺的風控目前只能做到:借款人是真實人,有基本還款能力,不在欺詐黑名單上;勢必無法準確評估資產的風險

  • 不當商業逐利讓平臺無動力進行風險定價

在風險管理先天不足的情況下,平臺有一個慣用做法——提高利率以覆蓋違約成本。比如某P2P平臺,並非所有借款人的資質、違約概率都一樣,但針對所有借款人的任何類型的借款產品的費率卻完全一樣。如,評為B級與評為A級的用戶同樣借了5000元,前者的違約概率一定高於後者;且次級用戶的風險調查和管理成本也更高。但其高風險成本並沒有體現在資金成本上,難道說讓平臺承擔?不!平臺通過統一提高利率覆蓋壞賬,靠好客戶賺來的錢來為壞客戶買單,設定的利率最終保證平臺穩賺就行了。

這種方法甚至比設置差異化利率的平臺賺得更多,為什麼還要費力去做風險管理和定價呢?

此外,網貸還有殺入現金貸、暗含資金池、設置砍頭息、拆分期限等“創舉”,在明知高風險的情況下追逐不當利益。如果說用戶特點與基礎設施限制是先天不足,那麼在商業利益驅使下的一系列操作,就是後天的變異自殘,讓其更無動力進行風險定價。但實現短期獲利、轉移平臺風險的同時,卻增加整體風險。

  • 灰色地帶的風險補償機制也被監管叫停

網貸平臺也知風險管理不足,於是設置風險準備金試圖彌補。但基於網貸本身的信息中介定位以及準備金名大於實的補償作用,網貸設置風險準備金本就是蓄積風險的行為。監管層叫停網貸風險準備金制,原本是釋放風險、撥亂反正的舉動;但又因長期以來,準備金成為平臺和投資人共同的自我安慰,監管的叫停,顯然還是讓最後的補救稻草也蔫兒了。

  • 市場剛兌慣性再減風險定價效力

2004年,光大銀行發行國內首款人民幣理財產品“陽光B計劃”,打開了剛兌大門一發不可收拾。從此在中國的理財市場上,無風險理財成為或明或隱的共識。你讓我虧本?那我撤我鬧。所以在近期的網貸暴雷潮中,投資人的反應一是強行提前撤資,二是向政府機構維權。在這種市場預期下,風險定價失去了運轉的基礎,進一步降低風險定價在P2P模式中的價值。

從上面五個方面可以看到,P2P模式下,風險管理的諸多先天障礙以及後天急功近利的操作,導致P2P沒有有效的風險評估機制,並且較傳統金融機構有更大風險。在這種狀況下,網貸行業面臨的是什麼?

風險管理缺位,傷害商業可持續性

  • 直接後果:風險積累、失控

無人正視、無人認領,但風險永遠客觀存在。在風險管理缺位的情況下,最直接的後果就是整體行業風險得不到良性釋放、不斷積累。這正是行業目前集體遭遇流動性危機、面對風險測試不合格的根本原因和必然結果:相似的借款人群(資產質量)、沒有核心競爭力、沒有差異化,一旦發生信用風險,全員無力抵抗。有媒體統計7月16日至7月22日一週時間爆雷65家、截止7月23日,45天暴雷或退出133家。在此情形下,人人做金融,人人放大風險;一旦一角崩塌,沒有普惠只有普損。

  • 深層結果:沒有高效匹配資產、支持實體

在風險定價失靈的情況下,資產篩選與資金匹配自然陷入無效。這裡的無效一是指無法界定資產的質量,挑不出好資產;二是無法按照市場價格機制給優劣質資產匹配高低資金成本。

長期以來,P2P平臺言必稱支持小微經濟,但事實滿足的絕大多數是個人無場景無用途消費借貸,甚至是不良過度消費、多頭借債的現金貸;而不是經營信貸。以某美國上市網貸平臺為例,其招股說明書數據顯示,當年上半年,佔比達80.87%的標準貸款平均貸款額為2851元。其他信貸產品包括現金貸、分期消費貸款等,成為P2P資產類型的典型代表。如果涉及現金貸,資產質量更降N層,與支持實體相距更遠。

平臺投資人群特別廣,但本身缺乏風險識別與管理能力,一旦出風險集體出逃?抱歉,這沒體現金融服務的普惠性;平臺只是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但錢都給壞資產?抱歉,這也不叫提高金融效率。

目前P2P實操層面多與普惠背道而馳,與所宣稱的提高資金匹配效率、支持小微經濟發展,還有很大出入。

  • 持久傷害:商業發展不可持續

任何商業組織圖生存、圖利潤,這是天性。網貸行業在商業逐利驅動下的種種扭曲操作,好像有了合理的解釋。但可惜的是,事實證明並沒有給行業帶來真正的商業成長。經過10年發展,仍現今夏之坍塌,很多正常經營的平臺也被拉入泥潭,投資人倉皇撤資、風險無迴旋餘地,這真的實現了平臺追求的商業利益嗎?若實現,也不過是短期只想撈一票的賭徒之利,傷害的卻是整個行業長期的商業可持續發展。

風控碎滿地,網貸價值仍是個被美化的幻影

後記

網貸並非沒有價值。前不久,央行副行長潘功勝提到,發揮互聯網技術在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務普惠性等方面的積極作用,這兩點正是網貸存在的基礎和價值。但面對各種風險,還沒找到良策的P2P,顯然自我陶醉且被美化太多太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