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畫家黃永厚,拒絕范曾辦展建議,曾問:沒有主張,畫什麼畫?


最新消息,2018年8月7日,著名畫家黃永厚,在安徽合肥病逝。這位堪稱“大器晚成”的畫家,以平靜的姿態度過餘生,直到這時,才給許多人留下長久的嘆息!

不少人都知道,黃永厚有個哥哥黃永玉——已經過了94歲生日了,他因為和沈從文的關係,以及自己在繪畫方面的突出成就,同時還能寫寫文章,而在當代有著更響亮的名聲。從常規角度思考,“書畫圈”以為黃永厚還會安享晚年好久,誰知卻在今天得到了這樣的消息…… 從事實看,黃永厚後來之所以在畫壇有著一定的影響力,和兄長的助力關係密切。

青年時期,黃家家庭困苦,克服重重困難,正在外地半工半讀的黃永玉想念弟弟,怕他無所事事,就給他寄了一本畫冊。 誰知正是這畫冊,激發了黃永厚對於繪畫方面的興趣,沒有人指點,他就照著作品在牆壁上自己畫了起來。三畫兩畫,越畫越像,藝術之路越走越寬闊。


哥哥無意插柳,卻湊成了弟弟,和他一樣將大半生奉獻給藝術。 14歲的黃永厚,被抓去當兵,文從沈夢聽聞,正是因為畫了一幅畫,他被安排到相關部門,不用訓練、不做早操,顯得比較特別。 這樣的生活沒持續多久,黃永厚部隊轉業。他一心想報考中央美術學院,這次又是兄長黃永玉的幫忙,讓他終於如願以償……

但兄長能幫助的僅是個別事兒,人生的路還要自己走。此後的人生,黃永厚和黃永玉,有了更多的交集,但,繪畫卻走上了各自不同的道路。

黃永厚的工作經歷挺坎坷,當過個體戶,當過大學教師。直到1980年代,才成為真正的自由畫家,生活才穩定了下來,而且名氣越來越大,這時他已經50多歲了。 穩定下來的黃永厚,心態卻依舊年輕。 他喜歡創作,留下了數以千計的、個人風格濃厚的作品,但他卻不願意隨大流辦畫展,也不願意出書來宣傳自己。

這樣一來,他自然流失了一大批潛在的“客戶”。卻,意外的,給世人留下一種獨特的印象。 他的個人風格獨特,這只是表面,他創作作品也極具風格,不隨大流,這才是關鍵。 黃永厚度過不少艱苦時日,喜歡關注生活,他將這種態度融進了自己的作品裡。

本組圖所看到的他的作品,有他風格的畫、還配上一大段題字,只有將他的畫和字認真品鑑、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才能懂他表達的深刻意義。就像他說的:人不能在烏雲裡霧裡活著,大事來了不關心,真冷漠!

也正因為這個架勢,他的畫家朋友並不很多。甚至聽說,在人生的晚年,黃永厚和兄長,還鬧過不愉快,有近20年不相往來。這從黃永厚的個性以及黃永玉的性格來看,是可以理解的。

黃永厚的朋友範曾看不慣他這樣深居簡出的低調生活,向他建議:我介紹你去日本辦畫展吧,不過,你畫李白就畫李白,畫杜甫就畫杜甫,別往遠處扯! 嘿,範曾當年就是靠著在日本辦過數次畫展而成功“出口轉內銷”,暴得大名。他如果成功幫黃永厚一把,別的不說,上個“藝術頭條”應該沒問題。可這倔老頭,愣是沒給飯範曾好臉!

在畫畫上,黃永厚就是這麼固執,主張鮮明不苟且,他曾明知故問:有的人畫了一輩子,卻弄不明白他的主張是什麼?一個畫畫的人,主張是很重要的,沒有主張,畫什麼畫?


唉,今天這樣一位老畫家走了,這個性畫家又少了一位。能不覺得悲傷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