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美產業旺百姓富——浦北縣上半年經濟發展綜述

提起浦北,連綿的森林,清澈的溪水,長壽的老人與和諧的鄉村,自然成為腦際中一幅幅生動的畫面。

招商只招環境友好型企業,治理環境問題有自己專門的“生態安全警察”,脫貧致富走的也是循環發展道路。

守住綠水青山,就是擁有金山銀山。在上半年的發展中,浦北縣90多萬鄉親用帶著鳥語花香的數據陳列出了自己的“年中考試成績單”:全縣GDP完成71.39億元,增長9.1%;規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3.46億元,增長10.5%;財政收入完成5.45億元,增長14.6%。其中,GDP、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率均排在全市第一位。

保護生態環境,永遠在路上

獲得“長壽之鄉”稱號之後,浦北並不是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而是在上半年以 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整改為契機,緊抓綜合環境治理工作。

縣委書記韋業葵說,中央環保督察組要求該縣整改的問題,6月底已完成整改 94%。投入2.17億元建設南流江、武思江流域的10個鎮級汙水處理廠和23個垃圾處理中心,已全部建成並試運行。同時,依法取締拆除63家“小散亂汙”企業,拆除禁養區 361個養殖場,截流整治排汙口174個,使浦北縣的水源和空氣潔淨度再上新臺階。

生态美产业旺百姓富——浦北县上半年经济发展综述

在狠抓脫貧攻堅工作中,該縣積極構建循環經濟,出臺《2018-2020年百香果和黑豬產業發展扶持獎勵工作方案》,使“一種一養”兩大特色產業的循環對接,並在自治區2017年度扶貧成效考核中榮獲一類縣一等獎。今年以來,該縣新種植百香果1萬多畝,新增出欄肉豬48萬頭。利用1.67億元扶貧資金建成產業示範點22個,覆蓋7031戶貧困戶。同時,率先在全區探索建立5種扶貧車間模式,認定扶貧車間40個,佔全市總量的72.2%,吸納貧困人口就近就業404人。雖然特色產業不斷壯大,卻沒有產生與生態環境“違和”的新問題。

提升經濟質量,生態是前提

在新的征程中,浦北縣把建設“北部灣美麗後花園”和“國際康養勝地”作為標杆。

上半年,該縣開工建設園區基礎設施項目8個,總投資5.7億元。其中浦北健康產業園被列為自治區級經濟開發區,木業循環經濟產業園也成長為廣西沿海最大的木材加工基地。上半年僅木材加工總產值就達13億元,增長11%。

生态美产业旺百姓富——浦北县上半年经济发展综述

在龍門風力發電場一期500萬千瓦時成功併網發電之後,該縣又快馬加鞭推進琦泉生物質發電、凱迪生物質發電和龍門風力發電二期等新能源產業發展。

韋業葵說,上半年該縣到上海、山東、湖北、江蘇等地集中推介57個項目時,十分重視項目會商預審中企業對環境的影響幾率。最終,“有所選擇”地引進浦北高邁年產5萬輛新能源重卡、山東臨沂林板傢俱一體化循環加工園、浦北縣家居產業園等項目27個,目前到位資金30億元,其中外資800萬美元。特別是投資35億元年產5萬輛新能源電動重卡項目,填補了廣西同類新能源汽車空白。

護好好山好水,奏響城鄉新曲

作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縣,浦北實踐“產城一體化,學城一體化”新型城鎮化發展思路,大城鎮、大交通格局初步呈現,為城鎮化發展注入新活力。

“要讓村裡的人可以進城創業安家,也讓城裡的人可以進村康養。”這是採訪 中,浦北縣幹部群眾對新型城鎮化提出的新要求。

上半年,縣城面積已由4.5平方公里擴展到了12平方公里,引進了奧園、碧桂園等一批房地產企業,開發建成70多個住宅小區。

生态美产业旺百姓富——浦北县上半年经济发展综述

同時,該縣還投入資金2155萬元,加快推進了公豬脊森林公園、濱水文化休閒公園的綠化、亮化和美化工程,完成風雨橋建設和“一江兩岸”的全面亮化。重點推進華僑山公園、中心公園、縣中醫院綜合樓、婦幼保健院整體搬遷等項目。全縣共建成保障性住房2330套(戶),率先完成市下達的700戶任務的333%。

為讓浦北交通條件更為完善,上半年,大塘至浦北高速公路已完成徵地,並完成建設產值4705萬元。浦北至北流(清灣)高速公路已初步完成設計外業工作,龍門至平馬一級公路實現開工建設,六硍經官垌至福旺二級公路、石埇經張黃至欽州公路徵地工作穩步推進。

在出山大通道如火如荼推進的同時,該縣的鄉村振興戰略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上半年,經過大力實施“現代特色農業提升工程”,全縣正創建示範區自治區級3個、 縣級5個、鄉級25個、村級162個。通過緊緊圍繞“消除空殼村、減少薄弱村、壯大一 般村、打造示範村”工作思路,該縣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取得了新的突破。上半年,全縣265個村(社區)集體經濟收入均達3000元以上,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實現 263.55萬元,同比增長30.9%,全縣53個“空殼村”全部實現新創收。

生态美产业旺百姓富——浦北县上半年经济发展综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