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青春期到底有多叛逆?

兒子進入了青春期,我們家的貓見到他都要躲著走。

青春期到底有多叛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首先是青春期的荷爾蒙的迅速分泌,瞬間充滿了全身。動不動就摔東西、脾氣變壞、早戀、抽菸酗酒、打架群毆。

青春期是一個過渡期,是孩子極力要擺脫對父母的依賴、追求獨立自主的重要時期,孩子心理上要求與父母分開,能力上卻仍然要依附父母,所以會造成青春期的經典的反應——叛逆。學業壓力,長時間缺眠以及頻繁地在同一個環境內進行枯燥的學習,的確會導致脾氣急躁等現象。這時候家長千萬不要以暴制暴,你越批評他越叛逆。

孩子的青春期到底有多叛逆?

他會突然變得讓我難以接受,我會發現自己突然不認識這個孩子了,孩子變得不聽話,不服管教,凡事跟自己較勁,我和孩子他爸也很頭痛。

作為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身體和心理成長的同時,也在經歷性成熟的過程,家長們要做好孩子會早戀的心理準備。不僅影響了孩子的學習成績,內心也一直是處於衝突狀態中的,孩子自然也就沒有過多的精力去學習了。十八九歲的男孩子,他心裡裝的女人大概比皇帝的三宮六院還要多,而且對女人的想法比廁所還要骯髒。但是與此同時,他又在嚮往最純潔、最美好的愛情。

孩子的青春期到底有多叛逆?

早戀這件事真的要管到底,未成年的孩子性慾出生,很容易釀成惡果,結局不堪設想,最壞的是兩敗俱傷。

青春期還會長痘痘,孩子不願意和別人交流,很容易產生自卑心理。青春期長痘是由雄性激素分泌過高刺激皮脂腺大量分泌油脂,增加了皮膚粘合力,長時間清潔不徹底,堵塞毛孔引起的。最好能早治療。

孩子的青春期到底有多叛逆?

孩子很有可能會因為痘痘得抑鬱症。變的脾氣暴燥,變得不喜歡出門, 不敢對著別人的眼睛說話,感覺自己像是被全世界拋棄了一般,情緒達到了低谷。

孩子的青春期到底有多叛逆?

在我們國家有個傳統的觀念,那就是孩子是我的,所以聽我的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這種想法的父母那他們的孩子一定是叛逆的。

人與人之間的任何溝通都是以相互的尊重為前提的。父母與孩子,相互深愛的人之間,當然更要相互尊重。尊重,是交流的前提,也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才有理解,父母瞭解孩子的想法從而理解孩子,孩子瞭解父母的苦衷和意願才能理解和配合父母。

孩子的青春期到底有多叛逆?

與判逆的孩子溝通,要注意幾點:

在孩子面前不要再扮演全知全能的父母角色,適當地裝傻,不再講究權威,溝通時候要培養孩子的權威和尊嚴,否則孩子憑什麼買你的帳?許多孩子在叛逆的時期是對父母橫挑鼻子豎挑眼的,這個時候要學會讓步,把孩子放在他想要的位置,父母先學會示弱。

孩子的青春期到底有多叛逆?

對孩子感興趣的事物表現出欣賞和感興趣,不要用自己的價值喜惡來評判孩子的鑑賞力,就算孩子喜歡的東西你看不上眼,也不能流露出不屑,要知道,孩子會對父母的價值判斷非常敏感 ,父母反對他喜歡的,他就會感到焦慮和衝突,容易和父母抬槓對抗,聰明的父母就不要和孩子對著幹。

孩子的青春期到底有多叛逆?

不管孩子提出的要求是不是合理,或者甚至是荒謬的,不要馬上反駁和打擊他,不要一口回絕,和他討論計劃和權衡利弊。只要你一蠻橫地拒絕孩子,孩子會不依不饒到底。

孩子的青春期到底有多叛逆?

對青春期的孩子,必須拿出對成年人尊重的態度來對待他,沒有尊重,就談不上溝通了,溝通不是用嘴巴說話,最為關鍵的是態度的平和與行為上的支持,讓孩子在青春期躁動的時期,也能感覺到自己是被父母接納的,在家裡的安全感是十足的,這樣才能贏得孩子的心。在這裡默認的是父母與青春期孩子的溝通。其他長輩或平輩之間的溝通,道理相同。

孩子的青春期到底有多叛逆?

孩子從出生那天起,就是個獨立的人,他雖然弱小,需要父母的養育、呵護,但他仍然有其獨立的性格,得到父母家人的尊重是他應有的權利。父母有責任引領他認識環境,認識社會,但不應該是“我說你聽”,而是交流,講道理。

希望這篇文章對正處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有幫助,儘早度過這個特殊的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