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人到中年,越來越窮,可能是沒戒掉這三個壞習慣

心理學:人到中年,越來越窮,可能是沒戒掉這三個壞習慣

心理學曾發現,真正影響人一輩子走向的往往是我們內在思維的缺陷。可能有時我們自己覺得無傷大雅,但是有些思維缺陷則可以影響我們事業的走向與財富的分配,如果我們不能對照這些毛病查漏補缺,那麼我們的日子就會越來越窮。

心理學:人到中年,越來越窮,可能是沒戒掉這三個壞習慣

心理學:思維習慣

1、不愛學習,不願意擁抱新事物

變是世界唯一的真理,這告訴我們,調整好心態隨時學習才是最好的態度。人從生下來那一刻開始,就在不停地學習,區別是,有的人總是主動學習,善於學習,所以活得有聲有色;有的人總是被動學習,不愛學習,所以活得毫無起色。

從心理學角度上來說,學習本身就是逆人性的。人的本性是好逸惡勞,喜歡呆在自我舒適區。越來越窮的人往往不思進取,他們很少學習,對事物的認知也較為有限,這是拘囿他們視野的關鍵。

真正富有的人深深懂得新事物可能藏著我們最好的未來與寶藏。他們天生就會有一種危機感,這種危機來自對環境敏銳的察覺,更來自對新機會的洞察與發現。這是拉開他們彼此最大差距的原因所在。

心理學:人到中年,越來越窮,可能是沒戒掉這三個壞習慣

心理學:思維習慣

2、不喜歡團結他人,而是單打獨鬥

其二,越來越窮的人第二個思維習慣則是喜歡單打獨鬥,不喜歡整合資源,團結他人。琢磨老師曾經講述自己妻子比他賺的錢多,他發現她妻子最大的優點是善於借力。

比如他喜歡什麼都靠自己,有次他對自己妻子說道,我想去經濟學博士,以便更好了解經濟。而他的妻子告訴他,如果你想了解經濟,我可以幫你僱一批經濟學博士供你使用。

這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導致妻子越變越富,而他則一直停留在小康生活水平。這告訴我們,我們如果只是單打獨鬥,依靠自己的力量,我們成長會有限。而藉助他人的力量,學會整合,互利共贏,我們的境界與視野的格局也會得到巨大的提升。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團結他人,資源整合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行為藝術,根本上來說,整合的最高境界是協同作戰,目標是互利共贏。學會了協同也就學會了整合。把身邊的資源充分的調動起來,把被隱藏的項目、被忽略的資金、被浪費的渠道統統全部都有效的運用起來,目標是使參與者達到互利共贏,彼此命運就緊緊連在一起。

心理學:人到中年,越來越窮,可能是沒戒掉這三個壞習慣

心理學:思維習慣

3、逃避問題,聽不進他人意見

第三個影響我們的思維習慣則是是否習慣逃避問題。其實每個人每天都會遇到問題。心理學曾經發現,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是中立的嗎,而影響我們對事情的看法往往是我們的心態。

當我們認為問題是麻煩的時候,我們往往就會逃避,不喜歡面對。一旦養成了這種壞習慣,堆積在我們身上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多。為什麼我們會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強調就是問題的累積就像一座大山一般成為我們內在的障礙,阻止我們成為最好的自己。

在成長型思維看來,問題則是完善自我最重要方式,所以他們會非常認真態度對待自己的問題。瑞.達利歐曾經在《原則》這本書中講述,對於任何問題,我們都必須養成一種對任何性質的惡習都不容忍的習慣,我們才會變得越來越強大,也才會觸摸現實的本質。


總的來說,越來越窮的人之所以會境況越來越糟糕,這是由於他們思維的缺陷決定的。他們喜歡躲在自我的舒適區,不敢面對真實的變化,頭腦較為封閉;

他們喜歡單打獨鬥,很少走出去團結他人;第三個方面則是喜歡逃避問題,聽不進他人的意見,讓自己遇到的問題越來越多,直至消磨個人的激情與志氣,這是最容易讓人傷心的。

所以我們要想變得變得越來越好,請記住一點的是,你最需要是打開自己的新思維,真實擁抱這個世界,積極學習,相信自己的心定然會創造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今日話題:你覺得人到中年,越來越窮主要是什麼原因,歡迎探討與交流。

作者簡介:唐若,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力成長訓練營開創者,DISC認證講師與顧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